公路新势力 11-10
宾利法拉利集体「通电」,超豪华品牌如何「反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木俞、毓肥

2022 年 10 月份,劳斯莱斯发布了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 Spectre(闪灵),打响了超豪华品牌电动化的第一枪。

那个晚上,时任劳斯莱斯首席执行官的 Torsten M ü ller- Ö tv ö s,把闪灵的发布当做品牌的「第二个起点」。

他还表示,这是劳斯莱斯有史以来「最完美」的车型之一。

然而,劳斯莱斯的这第一次「亮牌」,并没有真正带动超豪华品牌进入纯电时代。

2025 年 4 月,劳斯莱斯闪灵在华仅售出 4 台,环比暴跌 75%,85% 的经销商一台卖不出去,优惠力度多达 85 万元,被视为「富豪不买账」的证明。

由于市场表现不佳,部分超豪华品牌也表示放缓电动化,延续燃油车业务。

但到了 2025 年下半年,我们看到了超豪华品牌在电动赛道的更多动作。

除了劳斯莱斯,法拉利、宾利先后官宣 / 预热自家的纯电技术和车型,捷豹、丰田世纪则尝试通过产品、品牌升级等,跻身超豪华队伍。

当外界还在质疑,没有内燃机,超豪华品牌如何延续的时候,品牌已经行动起来,瞄准 2026 年甚至更远的未来。

这些横跨百年汽车工业历史的超豪华品牌,是否能在电动化浪潮中找到「灵魂」。面对不断向上的中国自主品牌,超豪华品牌要如何应对?

或许,从这些超豪华品牌的规划和布局里,我们能窥见一二。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惊喜】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继劳斯莱斯闪灵发布之后的 2-3 年里,超豪华品牌的纯电布局几乎陷入沉寂。

用宾利 CEO Frank-Steffen Walliser 的话来说,就是「豪华电动车需求下滑,客户需求不足以支撑完全电动化战略」。

超豪华车企普遍认为,在这个追求稀缺性的超豪华汽车市场,三电系统提供不了与大排量内燃机同等的情绪价值。

不过,这些超豪华品牌只是放慢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

2025 年密集出现的电动化动作,或许在说明,「劳斯莱斯们」又将发起新一轮冲击。

那么,对于纯电时代的新开局,传统超豪华品牌都做了什么?

新纯电

最近,传统超豪华品牌宾利预告了他们的首款纯电车型,车长不足 5 米,是定位略低于添越的 SUV。

据了解,新车将会基于保时捷与奥迪共同开发的 PPE 平台打造。10 月中,在官方宣布之前,这款新车已经在纽北赛道上被频繁曝光。

宾利研发主管 Matthias Rabe 透露,它的内饰还将覆盖 30m ² 的皮革,并用 150 米线缝制 13 万针,以此凸显超豪华造车的加工底蕴。

另外,他还表示,这款电动汽车「像飞驰一样舒适,又像欧陆 GT 一样灵活」。

同样是 10 月份,法拉利首个纯电技术架构在马拉内罗总部活动上公开。

构造上,法拉利用的是短前后悬和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官方宣称对比同等的燃油车型,重心降低 80mm,电池等大部分核心零部件集中在底盘上。

法拉利还表示,首款纯电车型不模拟内燃机声浪,也不模拟电动声浪,而是放大真实的电驱声浪。

可以看出,法拉利为了纯电做了专门的架构体系,布局上却采用了眼下常见的电池平铺底盘的方案,架构设计看似有些「传统」了。

纯电时代,大排量内燃机不再是超豪华的「入门券」。因此,豪华品牌也有了向上突破的机会。

比如说捷豹,去年 12 月公布了品牌全面重塑后的第一款概念车,内部代号「Type 00」。

「Type 00」的量产版伪装车于今年 9 月、10 月被集中曝光,在纽北赛道测试。

更有一组图片显示,这款新车采用了无后窗和高开口的尾箱方案,设计很大胆。

新车将基于 Jaguar Electrical Architecture 平台打造,拥有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并采用   Orin-X 和高通 8295P 芯片。

总的来说,传统超豪华品牌这一批新纯电,都是基于新的或现有的纯电架构,「纯电味」更浓厚。

不过,如果细究起参数,可以发现这些超豪华品牌们的纯电新车,远没有燃油大排量时代来得震撼。

数字游戏

燃油时代,大排量内燃机代表了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的「护城河」。

比如说劳斯莱斯传承数十年的 6.75L V8,又比如与宾利画上等号的 6.0L V12。

即便是今天,大排量内燃机仍是超豪华品牌的专属物件,像「规则」一般,从未被打破。

但到了纯电时代,这些品牌在数字比拼这场游戏里,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为所欲为」。

如果你了解新能源汽车,大概能够知道,马力并非「含金量」很高的参数。

以捷豹和法拉利的首款纯电为例,它们的峰值动力分别为   986 马力、1000 马力。

两者均支持高压和快充能力,按照官方说法,捷豹的「Type 00」量产版可以做到 15 分钟补充 322 公里续航,法拉利的 Elettrica 支持 880V 最高电压。

如果只看参数,可能它们在海外市场足够震撼,但在卷生卷死的中国新造车看来,已经完全不够看了。

作为对比,比亚迪旗下的腾势 Z9 GT 纯电版,峰值功率为 710kW,换算下来约 965 匹马力,官方定价 35.48 万元起。

30 万元以内的比亚迪汉 L EV,不光有 1100 匹的马力,甚至有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支持「兆瓦闪充」,十分钟内即可充满电。

高性能电车领域,小米 SU7 Ultra 标配了 1500 匹马力。

没错,这就是法拉利买回去做开发和测试的那一款。

而在续航上,国产 30-40 万元的纯电车型,基本能够做到 650-770 公里的 CLTC 续航里程。

换句话说,并非传统超豪华品牌「不争气」,只是在参数比拼这件事上,并不像燃油车那样形成对下碾压的显著优势,难以用参数优越形成溢价。

更何况,无论是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还是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架构技术,对中国自主品牌而言早已不是新鲜事。

要在纯电时代卷出优势,传统超豪华品牌显然无法靠参数获得胜利。假以时日,内饰用料与做工,也有可能被新品牌超越。

若想赋予纯电车型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统超豪华品牌的「力气与手段」,大概集中在操控、设计,以及说起来有些虚的「品牌底蕴」。

品牌之魂

很显然,超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远不止是将发动机更换成电机、电池这么简单。

对于传统超豪华品牌,大排量内燃机具备稀缺属性。同时,品牌背后的身份认同和「故事」带来的溢价空间,仍然是超豪华品牌屹立至今的一大因素。

另外,大排量内燃机的引擎声浪是「品牌之魂」的代表,同样是三电系统无法提供的。

少了 V8 和 V12 之后,超豪华品牌如何在纯电时代立足,高管们或许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宾利 CEO Frank-Stefan Walliser ,在今年 10 月表达出豪华电动车需求低于预期。

但他补充到,他们的任务是把「魔毯」搬进电动时代,让电车拥有与飞驰同级的舒适与 NVH,否则客户不会买单。

法拉利的立场更加鲜明。

2023 年 5 月,时任法拉利首席执行官 Benedetto Vinga 在公开采访中,明确表示「不会做一台电脑替你开的法拉利」,以此宣称对驾驶乐趣的坚持。

另外,针对电动车,他也提出过「把大象变成马」的观点,即通过自研电机、逆变器和铸件,让法拉利的电动车型足够轻量。

很显然,宾利与法拉利并不是两个「志趣相投」的超豪华品牌,对「超豪华」的理解各不相同:

一家认为极致豪华与舒适是品牌底色;一家坚持为纯粹的驾驶乐趣服务。

操控同样是保时捷的「招牌」,其 CEO Oliver Blume 在 2021 年的时候就表示,高性能动力电池就如当年的内燃机一般,是保时捷的专长。

尽管内燃机是超豪华品牌历史的重要组成,但面对纯电时代,传统超豪华依旧要告诉市场:无论油电,他们都有征服顶端人群的信心。

但问题是,面对不断涌入的新造车玩家,单纯只靠品牌溢价能坚持多久?传统超豪华品牌是否已经做好电动化的准备?

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的较量已经触及超豪华领域。

虽然传统超豪华品牌普遍认为市场不需要「纯电豪车」,但中国的「超豪华势力」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面向超豪华市场,国产自主品牌先后推出了仰望 U8、仰望 U9、蔚来 ET9、尊界 S800 等尖端旗舰。

从销量上看,鸿蒙智行的尊界 S800 在 10 月份销量为 1918 辆,高于奔驰 S 级(含迈巴赫)的 1548 辆。

刚刚过去的一周,根据 @孙少军 09 的信息,尊界交付继续新高。

作为对比,乘联分会秘书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5 月,宾利在中国销量为 884 辆,同比减少 20%;劳斯莱斯销售 289 辆,同比减少 23%。

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跑品牌,亦有一定程度的负增长。前三季度,保时捷销售利润暴跌 99%,为近年来表现最差。

市场因素占据大头,中国品牌靠技术创新占领超豪华话语权,跨国品牌仍然在溢价上保留优势,但这种优势未能顺利转移到电动车上。

《麦肯锡—— 2025 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50% 的消费者不愿为跨国品牌电动车型支付高溢价,愿意支付 20% 以上溢价的仅占 3%。

报告还提到,新车与新技术带来的净刺激效应达 10.8%,且家庭收入越高,技术创新吸引力越强。

换句话说,并非市场不买账,而是买账的逻辑从品牌驱动导向创新驱动。

另一方面,是 7 月 20 日开始实施的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新政。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零售价格   130 万元降至 90 万元,一定程度上对购车决策形成影响。

那么,传统超豪华品牌的拐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对于现阶段的「劳斯莱斯们」,大概是有些悲观的。

最早布局量产纯电的劳斯莱斯,下一款产品没有声息(仅有定制款闪灵更新)。

宾利、捷豹、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有所行动,但量产节点不明朗,参数对比走量的国产车并不占太多优势。

从品牌角度看,中国品牌在这场较量中争夺声量,用销量证明「超豪华电动也有市场」。

而且,中国品牌扎堆冲高的动作,未来几年都不会有所停歇,更有大量号称「百万级」体验的产品在路上。

随着国产品牌不断「向上」,跨国超豪华品牌的紧迫感或许会更加强烈。

这种紧迫感一时半刻并没有「解药」,如何在新能源时代演绎「超豪华」,依旧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

只是,留给「劳斯莱斯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宾利 劳斯莱斯 法拉利 闪灵 自主品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