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曼谷 SuperRich 最新汇率牌上,1 人民币只能兑换 4.52 泰铢。要知道,三年前还能换到接近 5.3 泰铢。这意味着,中国游客如今去泰国,所有消费都贵了近 15%。

过去中国人来泰国,吃一顿海鲜、住四星酒店、做个 SPA,都能自信喊出一句 " 太划算了 ";如今再看账单,连本地人都摇头。
﹀
﹀
﹀
汇率让 " 性价比 " 消失
汇率表不会说谎。SuperRich 的数据显示,美元兑泰铢 32.35、欧元 37.40、英镑 42.60、人民币仅 4.58。人民币成了榜单里最弱的几种货币之一。
换句话说,中国人带着同样的钱,能买的泰铢变少了。过去换 1 万元人民币能拿到 5.3 万泰铢,现在只能拿到 4.5 万。差出来的 7200 泰铢,足够在曼谷吃十顿正宗冬阴功火锅。
汇率的波动带来的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切切实实的 " 钱包疼 "。无论是游客、留学生还是中资企业员工,都在感受到泰铢坚挺带来的成本飙升。

﹀
﹀
物价 " 泰式逆袭 ",消费压力全面爆发
当泰铢走强、通胀高企,曼谷的物价也悄悄 " 升级 "。
一杯路边手冲泰式奶茶,从 30 泰铢涨到 45;
出租车起步价 35 泰铢,堵车半小时动辄上百;
酒店、景区门票、按摩店全线提价,外卖也加入涨价潮。
过去 200 人民币能在泰国玩得舒舒服服,如今只能勉强吃顿中餐。更尴尬的是——在汇率吃紧时,泰国政府还在推 " 提高最低工资 " 政策,商家只能继续转嫁成本。
" 泰国不再便宜 " 不只是游客的吐槽,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趋势。曼谷早已告别 " 东南亚穷游圣地 " 的定位,进入了物价追平吉隆坡甚至上海的时代。

﹀
﹀
中国游客开始犹豫
泰国的 " 黄金时代 " 在退潮
疫情前,中国游客一年贡献超过 1100 万人次,让泰国旅游业黄金闪闪。但如今,面对强势泰铢和高物价,不少游客开始重新计算账本。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留言:" 这价格都能去日本了 "" 在泰国吃顿海鲜比在海南还贵 "。
数据显示,今年赴泰游客人均消费虽提升,但人次增幅明显放缓。泰国政府原以为 " 量价齐升 ",结果变成 " 价升量稳 "。
在芭提雅、普吉岛,商家为了挽回中国游客,纷纷推出 " 人民币结算 " 与 " 扫码打折 " 活动,但依旧难以掩盖消费贵、汇率差的现实。
当价格优势不再,泰国的吸引力需要靠新的故事重建。

﹀
﹀
泰铢坚挺背后的 " 真相 "
泰铢走强并非偶然。泰国出口仍稳定增长,外资持续流入,加上美元走弱,使泰铢成为亚洲表现最稳健的货币之一。
但对旅游业而言,强势泰铢意味着成本上升、利润缩水。许多依靠游客的中小企业开始感叹:" 赚的泰铢变少、支出的人民币变多。"
在短期内,这种趋势难以逆转。除非泰国央行出手干预或全球汇市转向,否则 " 强泰铢 " 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泰国依旧迷人,阳光、微笑、海浪都没变。但对中国游客而言,那个 " 性价比最高的旅行天堂 " 正在慢慢远去。
今天的曼谷,更像一个温柔的陷阱:你以为还是廉价假期,其实账单早已翻倍。
当泰铢越来越强,泰国的竞争力也在被重新定义。
真正留住中国游客的,可能已不是价格,而是服务、文化与体验的综合实力。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