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富财经网 11-11
净利润暴增超1530倍!方正电机是业绩逆袭,还是短期“高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Q3 财报季已过,方正电机(002196.SZ)成了最耀眼的存在。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0.13 亿元,同比增长 10.44%;净利润为 0.14 亿元,同比增长 153128.60%。能够看出,尽管涨幅惊人,但录得的净利润数额却并不大。且通过对方正电机近年的基本面进行观察后可发现,其近年来的业绩波动极为显著,甚至屡屡陷入亏损困境。

业绩的四个阶段

方正电机前身为 1995 年创立的丽水方正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以生产铁壳家缝小电机起步;2001 年更名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自主开发出缝纫机变频调速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04 年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2007 年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之后,方正电机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将核心业务集中在科技含量较高的电脑高速自动平缝机等缝纫机电动机领域之外,还拓展了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公司的整体业绩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007 年至 2014 年为第一阶段。2007 年上市当年,方正电机实现净利润 0.31 亿元,同比增长 50.70%,之后几年虽无爆发式增长,但整体维持盈利状态。这一时期公司尚未大规模涉足新能源等领域,业务结构单一但风险较低,为后续转型积累了初始资本和技术基础。

2015 年至 2017 年为第二阶段,也是上市后的业绩高光阶段。2015 年至 2017 年,方正电机分别实现净利润 0.65 亿元、1.18 亿元、1.32 亿元,同比增速连续保持高位。其中 2017 年的净利润是其上市以来的业绩最高点,核心驱动力来自战略并购与新能源业务拓展。

2018 年至 2020 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公司业绩急转直下,陷入大幅亏损。2018 年净利润亏损 5.16 亿元,2019 年扭亏回升至 0.16 亿元,但 2020 年再度大幅亏损 6.49 亿元,创下上市以来的业绩最低点。

2021 年至 2025 年为第四阶段。该阶段业绩呈现 " 亏 - 盈 - 亏 " 的反复态势。2021 年、2022 年净利润分别为 0.29 亿元、- 2.31 亿元;2023 年扭亏,全年净利润约 1 亿元,同比增长 143.29%;但 2024 年业绩再度大幅下滑,净利润大跌 128.32%,全年净亏损 0.28 亿元;2025 年前三季度,方正电机再度扭亏,业绩大幅度提升。

标的公司才是坑?

通过对方正电机业绩的整理,可以发现其基本面的动荡,且奇怪的是,尽管较早布局了新能源,方正电机却并未像其他企业那样借新能源之势获得盈利与发展,反而是陷入更深的泥潭。

在业绩的第二阶段,方正电机实现了较好的增长,也是在这个阶段方正电机发行股份收购上海海能、德沃仕等公司。彼时的方正电机主营缝纫机电动机等传统业务,为突破业务瓶颈、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决定通过并购快速完善产业链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海能在柴油及气体发动机控制器市场占有率领先,还实现了 AMT 自动变速箱产业化,技术优势显著;德沃仕则拥有专业销售团队和优质客户资源,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领域具备市场拓展能力。

交易双方还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上海海能承诺 2015 年至 2017 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7600 万元、8000 万元、8400 万元;德沃仕承诺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1650 万元、2400 万元、3500 万元。业绩承诺期内,上海海能完成率分别为 100.40%、92.66%、108.24%,整体勉强达标;德沃仕完成率为 102.11%、50.84%、74.20%,2016 年至 2017 年大幅未完成承诺目标。

尽管如此,这些标的公司的财务数据纳入合并报表,直接带动方正电机业绩大幅增长;同时,并购后公司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汽车座椅电机等领域,新业务客户拓展顺利,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与原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推动 2015 年至 2017 年业绩连续三年攀升。

方正电机的初心是期望通过收购,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动力总成系统集成商,形成硬件与软件协同的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没想到问题反而出在这些标的公司上。

据悉,本次收购资产总对价 13.45 亿元,其中现金对价 6.13 亿元,股份对价 7.32 亿元。上海海能 100% 股权作价 11 亿元,德沃仕 100% 股权作价 2.45 亿元,相较于两公司账面净值,估值分别上升 4.5 倍和 12 倍。

高溢价收购使得方正电机账面形成高额商誉,其中上海海能对应商誉 8.29 亿元,德沃仕对应 2.11 亿元。2018 年,上海海能受重卡销量放缓、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器销量下滑;德沃仕则因新能源物流车补贴政策变化,核心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公司为此计提商誉减值,直接导致 2018 年净利润大幅亏损。

后续上海海能还暴露出产品质量索赔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2018 年至 2022 年需补提或调整多笔 " 三包费 ",该费用又进一步影响对应年度的商誉减值计算。

布局新业务仍缺钱

如果说,标的公司的商誉影响是导致方正电机业绩波动的原因之一,那么,行业环境恶化,竞争激烈,成本管控不到位就是公司业绩跌入谷底的另一诱因。

可以认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生态、全球化能力的综合较量,而方正电机聚焦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微特电机等细分领域,竞争同样呈现白热化态势,具有头部企业主导、技术门槛不断提高的特点。

其中,弗迪动力凭借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优势,2024 年纯电电机市占率达 30%,处于领先地位;方正电机在混动专用电机领域表现突出,2024 年市占率 25%,位居第一;上海电驱动以 15% 市占率紧随其后。此外,汇川技术、联合电子等也是强劲对手,行业头部效应明显。

技术上,扁线电机、800V 高压平台等成为竞争核心,方正电机虽以超 90% 的扁线电机量产效率领先行业均值,但仍需应对同行的技术追赶。同时,主机厂自研电机的趋势给供应商带来压力,如比亚迪 2025 年计划提升自研电机比例,可能导致方正电机这类核心供应商面临订单流失风险。

在行业你追我赶,并购而来的公司又不够优质的情形下,方正电机只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方正电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62 亿元、1.94 亿元、1.68 亿元、1.78 亿元,始终保持在高位,投入增长明显,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压力。

这也导致方正电机的现金流在多个财年为负,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2021 年至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 54.01%、66.67%、65.41%、65.89%、68.10%。

在这样的情形下,方正电机再度加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在 2023 年通过设立专属子公司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虽绑定了多个客户且有技术突破,但众所周知,人形机器人属于科技领域,资金投入较大,方正电机自身财务、量产能力等问题,以及行业竞争、技术迭代等外部环境影响,其布局之路存在不少弊端。

一方面,公司现金流紧张,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均值,短期偿债能力弱。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产能建设均需持续大额资金投入,而公司现金流管理压力大,可能导致后续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其盈利稳定性差,2024 年净利润暴跌,2025 业绩大增也源于同期基数低,且历史上还出现过业绩预告盈利最终修正为亏损的情况。这会影响其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上的利润空间和投入持续性。

目前,方正电机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仅小批量交付,尚未形成大规模订单,2025 年内也难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方正 新能源 高光 核心业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