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财经 昨天
为什么是小鹏,看起来更像一家AI出行公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小鹏科技园(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近,小鹏汽车一年一度的 " 科技日 " 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一次,刷屏的不是新车,而是机器人。

一段名为新一代 "IRON" 的人形机器人走猫步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迅速发酵。柔和的肩颈舒展、自然的胯部摆动、流畅的转身衔接,动作逼真到让不少网友质疑:" 这一定是真人套皮!"

小鹏随后迅速反应,在第二天的新车发布会上,再次请出 IRON 机器人上台。工作人员当着现场所有人的面,拉开机器人拉链,剪开小腿皮肤,露出里面的机械装置。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现场一度哽咽,"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将自证环节比作姜文导演作品《让子弹飞》中 " 剖腹验粉 " 的悲壮场景。

直到马斯克与何小鹏在网络上隔空互动,人们才真正确信,如此丝滑的机器人走猫步,确实是出自一家中国公司之手,这甚至刷新了人们对小鹏汽车的新认知。这还不是全部,在这次科技日上,小鹏除了全新一代 IRON 人形机器人,还发布了三项核心技术,第二代 VLA 大模型、小鹏 Robotaxi 以及汇天飞行汽车体系。

看似横跨地面交通、人形交互、低空出行等多个领域,但不难发现,它们背后始终贯穿着同一条技术主线:物理 AI。2025 年成为小鹏汽车从 " 未来出行探索者 " 转向 " 物理 AI 世界的出行探索者 " 的关键一年,小鹏汽车的定位升级为 " 物理 AI 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

当人们还在新能源汽车框架下讨论造车新势力时,小鹏已经在人形机器人、VLA 大模型、智能无人驾驶出租车以及飞行汽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场以 " 科技日 " 为名的成果展示活动,究竟勾勒出小鹏汽车怎样的企业底色?为什么是小鹏,看起来更像是一家 AI 出行公司?

战略转型:从汽车制造商到物理 AI 探索者

今年上半年,何小鹏曾发表过自己对 AI 的最新思考:"AI 的最大价值在于改变物理世界,不仅是改变数字世界。" 这句话,成为理解小鹏汽车近年来一系列布局的关键注脚。

在这场名为 " 涌现 " 为主题的 2025 小鹏科技日上,何小鹏一口气亮出了四张 " 王牌 ":第二代 VLA 大模型、小鹏 Robotaxi、全新一代 IRON 人形机器人以及汇天飞行汽车体系,让与会的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些产品形态各异,看似横跨地面交通、人形交互、低空出行等多个领域,但背后有一条共同的技术主线——都是小鹏 " 物理 AI" 战略具象化的落地载体。

何小鹏在现场明确给出新定位:" 物理 AI 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这标志着小鹏彻底告别 "AI 汽车公司 " 的阶段性标签,正式向多元化科技平台跃迁。

小鹏的战略转型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近十年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早在车端算力仅有 30TOPS 的时代,何小鹏就笃定智能驾驶是人类进入 AI 快车道的核心路径,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布局于此。

自 2024 年起,小鹏汽车以年均 45 亿元的算力投入,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规模智算集群 " 星云 ",并在阿里云部署 3 万卡云端智算集群,实现每 5 天迭代一次大模型的速度。

潜心其中,自待花开!如今,小鹏已经构建了全栈自研的物理 AI 体系,覆盖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在何小鹏的设想中,这种全栈能力必须与实体硬件深度绑定才能释放价值。" 小鹏要做 AI + 大型硬件,或者 AI + 机器人,两者要并列,AI 必须与大型硬件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他曾在媒体专访中这样解释战略逻辑。这种 "AI + 硬件 " 的路径选择,曾让他与董事会产生严重分歧。" 董事会从头到尾没赞成过,我造飞行汽车和机器人,是我自己一个人坚持。"

但如今,这种孤注一掷的坚持似乎正迎来物理 AI 浪潮的技术红利。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达 8634 亿元,同比增长 65%,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9731 亿元。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十余个省市也都出台了专项政策,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现在来看,小鹏显然抓住了这个趋势,已经从一家新能源造车企业,蜕变为 AI 生态出行的科技公司。

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构建物理 AI 生态体系

在这次科技日上,小鹏最核心的突破,是正式推出的第二代 VLA 大模型。

传统 VLA 模型遵循 " 视觉 - 语言 - 动作 " 的流程,即先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文本描述,再生成控制指令。这种 " 转译 " 过程存在信息损耗与延迟。

小鹏的第二代 VLA 模型去掉了 " 语言 " 作为中间媒介,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生成。相当于让 AI 像人一样看世界、做动作。

这一架构变革带来的是系统性的效率提升与泛化能力增强。该模型不仅能用于智能驾驶,还可跨域驱动 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成为小鹏各类智能设备的 " 统一操作系统 "。

在此基础上,小鹏构建了四大产品线,首先是小鹏 Robotaxi,这款产品搭载 4 颗图灵 AI 芯片,车端算力高达 3000TOPS,其采用纯视觉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可适配全球不同道路类型与交通环境,配合双冗余硬件架构,两套系统互为备份确保安全。

全新一代 IRON 人形机器人则以 " 极致拟人 " 为核心,搭载 3 颗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达 2250TOPS,采用全固态电池,通过 "VLT+VLA+VLM" 的高阶大小脑组合,实现 " 对话、行走、交互 " 等三大智能功能。

汇天飞行汽车已经规划出两大飞行体系,即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 "A868" 与个人低空飞行器 " 陆地航母 "。"A868" 采用鲲鹏超级增程架构和自研航空级混电内核,预计航程 500km、最高航速 360km/h,可最多支持 6 人乘坐。" 陆地航母 " 则首创智能飞行座舱和 " 四轴合一 " 单杆操纵,适合新人上手。

当然,作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智能汽车业务仍是小鹏物理 AI 生态的压舱石。第二代 VLA 带来的智驾升级,可以让 " 小路 NGP" 功能大展身手,使得复杂窄路、老小区等场景的平均接管里程提升 13 倍,小鹏还将推出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 SuperLCC+ 人机共驾。 据悉,第二代 VLA 将在今年年底,邀请先锋用户共创体验,明年第一季度,在 Ultra 车型上全量推送。

从大模型突破到四大产品协同,小鹏的物理 AI 生态已不再是概念性布局,而是通过 " 芯片 - 模型 - 硬件 - 场景 " 的全栈自研与开源合作,构建起可自我进化的技术体系。一个覆盖地面、低空、人形交互的全场景智能出行生态正在加速成型。

为什么是小鹏,看起来更像一家 AI 出行公司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已经连续八个季度毛利率改善。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份,小鹏交付新车 42013 台,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连续 2 个月超过 4 万台。今年 1 至 10 月份,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已经达到 355209 台,同比增长 190%。

毛利率的改善和销量的拉升,让小鹏的现金储备重回历史高位。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高达 475.7 亿元,虽然大盘尚未盈利,但小鹏的潜力在不断增大。

基本盘向好的同时,小鹏的先锋尝试也有着明确的商业化规划。

在核心技术层面,小鹏宣布第二代 VLA 大模型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大众汽车已成为其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小鹏图灵 AI 芯片获得大众定点订单。这种开源策略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也让小鹏有望在车辆销售之外,开辟软件授权与芯片销售的新收入来源。

在场景落地层面,小鹏采取 " 技术输出 + 生态共建 " 的轻资产模式。Robotaxi 业务不介入运营,而是联合高德、滴滴等出行平台,输出自动驾驶技术与量产车辆,计划将于 2026 年推出三款全栈自研量产 Robotaxi,并开启试运营。

飞行汽车则通过与交通运输、旅游、地产等领域的企业合作,批量获取订单。目前 " 陆地航母 " 全球订单累计已经突破 7000 台,全球首座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于 11 月 3 日试产,初期年产能 5000 辆。

人形机器人还在早期阶段,何小鹏的商业化规划目前是优先切入导览、巡检、导购等商业场景。目前,宝钢已成为其生态合作伙伴,将探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依托小鹏具身智能数据工厂与全栈自研优势,计划 2026 年底实现规模量产。

最后,我们来回答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是小鹏,看起来更像一家 AI 出行公司?

紫金财经认为首先是技术路径的前瞻性。小鹏是国内最早押注 AI 驾驶的车企之一,从早期 30TOPS 算力时代就坚持全栈自研,使其在算法、数据、算力上积累了深厚壁垒。并且在战略执行上创始人何小鹏一直坚持。从汽车到机器人,从地面到低空,小鹏的布局看似分散,实则一直坚持围绕 " 物理 AI" 这一核心逻辑展开,如今的战略升级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其次是其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小鹏不再局限于整车制造,而是通过 AI 中台、开源策略、多终端协同,构建一个以 " 出行 " 为场景的科技平台,这正是传统互联网时代 " 操作系统 " 思维在物理世界的再次重构。

结语

某种程度上,小鹏与特斯拉非常相似,两者都在构建一个以 AI 为中枢、以多形态硬件为载体的物理智能生态。

可以预期,未来小鹏的竞争赛道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新能源汽车,而是全球 AI 出行的科技赛道。当然转型注定充满挑战,但从持续改善的财务数据、不断扩大的生态版图与领先行业的技术突破来看,小鹏已经坚定地走在正确的路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小鹏 机器人 小鹏汽车 物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