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0 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报 1.68 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 76.7 亿元,结束此前连续三日的调整态势,创下近一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增幅。这一数据变化不仅反映出杠杆资金风险偏好的边际改善,更折射出市场对当前政策环境与产业机遇的积极预期。从历史维度看,此次融资余额回升发生在 A 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的背景下——当前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约 11.5 倍,低于近五年均值 13.2 倍,这种 " 低估值 + 政策托底 " 的组合,正推动融资客重新入场布局。

分行业来看,科技成长板块成为融资资金加仓的核心方向。众赢财富通统计发现,当日电子、计算机、汽车三大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 28.3 亿元、19.5 亿元和 15.2 亿元,合计贡献了全市场超 80% 的融资增量。具体到标的,半导体领域的中芯国际获融资净买入 5.7 亿元,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全球芯片产能调整;智能驾驶板块的小鹏汽车 -W 净买入 4.2 亿元,其 XNGP 高阶智驾系统渗透率突破 68% 的业绩公告刺激了资金关注度;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净买入 3.1 亿元,反映出市场对高端制造赛道的长期看好。众赢财富通认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金融、地产板块融资净卖出额分别达 8.6 亿元和 5.3 亿元,资金 " 弃旧取新 " 的特征较为明显。
融资余额的回升与政策面的积极信号形成呼应。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11 月上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 " 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力度 ",随后央行宣布增加 1000 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利率维持 1.75% 的低位水平。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不仅降低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强化了市场对新质生产力赛道的成长预期。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近期调整两融标的名单,新增 20 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包括 6 家半导体公司和 4 家新能源企业,标的扩容为融资资金提供了更多优质选择。某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表示,政策组合拳下,11 月以来科技类标的融资开户数环比增长 23%,杠杆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
市场资金面的协同改善进一步巩固了反弹基础。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当日北向资金同步净买入 52.4 亿元,与融资资金形成 " 双轮驱动 ",其中北向资金在电子元件板块的净买入额达 18.7 亿元,与融资资金的配置方向高度重合。这种内外资同向操作的格局,既反映出对中国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共识,也增强了市场的上涨动能。从交易结构看,融资余额的增加主要来自主动买入,当日融资买入额达 892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 12.3%,而偿还额基本持平,显示出资金入场的主动性较强。历史数据显示,当融资买入额占全市场成交额比例突破 8% 时,往往预示着短期市场情绪的回暖,目前这一比例已回升至 7.8%,接近阈值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融资余额回升呈现出 " 集中布局 + 精选个股 " 的特征。众赢财富通认为除了前述龙头企业外,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也获得资金青睐,如激光雷达领域的禾赛科技净买入 2.8 亿元,工业软件领域的中望软件净买入 2.1 亿元。这种配置策略既体现了融资客对产业政策的精准把握,也反映出市场从 " 普涨思维 " 向 " 价值成长 " 的转变。某私募机构投资总监分析指出,在经济结构转型期,融资资金更倾向于选择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业绩确定性的企业,这种趋势将推动市场估值体系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展望后市,融资余额能否持续回升取决于政策落地效果与产业景气度变化。短期内,随着科技创新再贷款的逐步投放和两融标的扩容效应的释放,科技成长板块仍有望获得资金加持;中长期来看,半导体设备、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等赛道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与全球竞争力提升,将为融资资金提供持续的配置逻辑。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融资余额与股价的联动关系,以及行业间的资金轮动节奏,在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同时控制杠杆风险。此次融资余额的显著增加,不仅是市场情绪的短期回暖信号,更可能成为科技成长行情启动的重要推手,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