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围绕泡泡玛特最近电商销售一块手链,员工私下说贵翻车这件事,我觉得有必要在咱们汽车圈去好好聊一聊,因为这件事很有可能给咱汽车圈也上了一课。
围绕这件事大家发现:一泡泡玛特到现在没有做出正面的回应;第二许多博主在这个关键点上给了泡泡玛特很多建议,包括一位 60 岁的妈妈,名为哀绿妈妈洪朝阳。这位博主希望泡泡玛特把这个手有这样的开发投入的过程价值讲出去,披露出去,让大家对于泡泡玛特的投入产出比有一个认知。这个建议听起来好像对,但如果泡泡玛特要真这么做了,我说就翻车翻得更大了。
为啥呀?一个是基于大前提不同,这位博主的案例是日常一个关键的技术药品的价格矛盾,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应对方式去回应自己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因为在制定这个价格的时候,就有一套投入产出的方案,不是偶然性事故。而这次泡泡玛特是员工私下一次偶然性的事故,将原本大家就质疑这家企业的产品价格的这个问题,一下推到了风口浪尖。而且这个手链不是泡泡玛特的核心商品,他卖的很可能就是泡泡玛特的品牌溢价,真实的过程价值不像那位博主说的药品一样,那么的价值对称。如果真的要是公开这个手链的成本,那泡泡玛特可能我说的真的就要塌房了。
所以在这对于咱们汽车企业来说,关于一次危机公关,千万不要去网络上找办法,更不要相信任何网络博主或大师的意见。我也经常打着给咱们车企提建议的幌子去录视频。但本质上大家其实不是为了冲着提建议去的,而是为了去给那些看热闹的普通老百姓去看的。说白了要的是流量。

如果要真的是为企业提建议,大家想一想,一你得在自己的真的商业赛道上够格,你不熬几个月,人家千亿企业老板凭什么听你给人家去讲过去的经验,给人家上课,这不现实。第二,如果这个点子真的很值钱,很有效,我说那个人也不会在这个公开场合去瞎说八道。所以说回到咱们汽车,我说泡泡玛特这一次直播翻车这种事,在咱们今天的汽车产业也是比比皆是。而且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频次或者说影响力,不会亚于泡泡玛特的。你看小米最近在咱们汽车圈一系列的问题不用多说了,除了小米我们汽车圈你说谁敢把自己的研发过程给人家拆开了让大家真的去看。本质上我说 90% 在咱们国内的这些所谓智能电动车,还是攒车,技术的投入价值并不高。就比如今年一大批 6 座 SUV 上市,讲的都是天花乱坠。

但我说除了头部那几个不错的确实有点技术,其他的产品充其量就是供应商的集成品。看着别人做了一款车,自己也赶快做一款车给交差。比如所谓的空气悬挂都用的是国产的,而且都是那一家供应商的。大家看看发布会上宣传的那段测试方法和场地的视频都一模一样,为啥呀?就是供应商给你厂家录的,没有什么太高价值。而且我斗胆猜测,他验证周期估计也没有达到全球零部件的一个标准和水平。所以过几年可能品控问题就开始有了。
这就要让咱们不得不反思一个事,为啥泡玛特不老老实实的去做自己的生意,在网上瞎卖什么手链,这不徒增自己的翻车风险吗?

其实说白了,人都是有欲望,这个社会现在都没有什么商业边界。你看泡泡玛特毛利率这么高的一个垄断性的一个企业了,自己的市场本身就没有扩展空间了,所以得找热点蔓延。你看我们外人眼里这家企业已经市值千亿了,但在泡泡玛特的这个心里,从老板到战略到财务,到每个员工,都觉得自己的市值还不够,眼里盯的都是万亿生。想法对不对?确实对,但回头我们站在旁观的角度去想一想,泡泡玛特的生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偶然性,你还想把一个偶然的生意做成万亿生意,这就有点不自量力了。所以我们汽车也一样,别说人家泡泡玛特有欲望,咱们的欲望也不小。
你看这几年一些干了没几年的造车新势力老板,动不动就在公开场合说自己的企业要进到全球车企前五前十,动不动就预测中国接下来活下来的车企不超过五个,自己就在其中。我说这都是被自己公司的财务和战略部门给洗脑了。为啥有这种想法?不就是按照财务测算,你进入到世界前五车企才能安全的在商业赛道上留下来吗?但你不想想另一个问题,眼前你这几辆车的产品和技术都还没弄清楚,你就开始盘算接下来几百万辆,甚至于说赶超欧美的事了,这不就跟咱老百姓坐在炕头和兄弟喝酒吹牛差不多。真正和目标接近的企业,大家去看他一定不会说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的。

就拿吉利李书福来说,当年我记得十几年前刚收沃尔沃的时候,那个雄心壮志比现在的造车新势力老板大了去了。现在吉利真做到了,你再去网上搜一搜,李书福还说自己的吉利要做到世界前几吗?早就不说了。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真要快做成的事,哪能对外瞎说。就像大染坊里陈寿亭收拾日本鬼子的时候,他说过一句古语叫 "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这几句话我建议汽车企业的大老板们都一定要私下记下来,对你接下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有用。
最后我们还回到泡泡玛特这件事,泡泡玛特之所以翻车,本质上就是商业欲望太强,体系能力没有跟上,其实就是自己的商业边界该收一收了。咱们汽车产业除了看人家其他行业或企业的热闹,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企业价值到底配不配我们的商业欲望,我们不要天天算白日梦的账,无论泡泡玛特还是咱们汽车企业,有一个算一个。

我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迪士尼,你看这家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上,他看的眼光很准,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亏就亏,什么时候该赚就赚,看看他的玩具哪个便宜,但你去问一问买他的消费者,或者说我们旁观的这种舆论,谁会说他的玩具不值钱?但有一点,迪士尼它不随便赚不该赚的钱。前几天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拿着一个迪士尼推出的名为妲己的玩具,确实很好。但可能从我的这个逻辑上不能理解,迪士尼原来是没有这样的一个人物造型 IP 的,就是给中国人做的,那为什么就火起来?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发现有点意思,他是按照迪士尼的规则在我们中国去做,而不是偶然的给你炒流量炒出来,也不是说推出妲己之后,再推出其他类似于大家想得到的 IP,没完没了的给你推,不赚这种钱的,他就这一个妲己,这背后就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了。
所以汽车和玩具都一样,做生意要先看自己的能力和体系价值有没有跟上自己的欲望,然后再去算计怎么去掏老百姓兜里钱的这个速度和目标。价格和价值的商业玄机,其实本质就在这儿。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