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Introduction
真正的上乘设计,关乎颜值,更直达灵魂。
从后学晚进,至换道超车,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制造业历史上,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产业史诗。
中国汽车的进阶之路,离不开千万汽车人的汗水与奋斗。不过,有一个关键词,几乎贯穿了中国汽车过去二十年来进化过程的始终——汽车设计。

十多年前,国内消费者面对奇瑞艾瑞泽 7、吉利博瑞等车型感慨 " 国产车总算有好看的产品了 ",推动本土品牌销量上行。时至今日,星途星纪元 ES、iCAR V23、仰望 U8 等让全球感受到,中国汽车设计的原创力量,与技术底蕴同样强大。
"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你们将重新定义个性、意图与文化这些汽车美学的本质,并由此树立全球汽车工业的全新卓越标准。" 汽车设计宗师、前宝马设计负责人克里斯 · 班戈,在 2025 中国汽车论坛——汽车造型设计专场主题论坛上如是说。

藉由重构汽车的美学体系,塑造新阶段由中国领衔的汽车工业标准,可见 " 设计 " 二字份量十足。
我们并不认同 " 只要好看的车一定好卖 ",更反对只追求颜值而不惜抄袭设计,那些属于对设计的肤浅认知。
真正的上乘设计,关乎颜值,更直达灵魂。

从柏拉图在《理想国》里盛赞美学 " 美是真理的光辉 ",到现代设计大师保罗 · 兰德《设计的意义》提出 " 设计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 ",人类对美学的追求一以贯之。
在当今中国汽车工业,设计已从边缘走向核心,成为驱动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引擎。而若要在新阶段持续走高,中国汽车势必把握设计红利。
燃油车时代,于发轫筑基
史蒂夫 · 乔布斯曾言:" 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和感觉,设计是产品如何运作。"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这句话在产业的每个重要发展节点,都是决定品牌成败生死的金科玉律。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的来时路,总有一些要素,伴随着市场规模和产业链实力的跃进。
自 2009 年中国跃居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以来,2009-2010 年,2013 年和 2016 年均出现过全国汽车年销量两位数比例同比增长。
助推因素何在?许多人会联想到购置税优惠政策。但中国品牌汽车产品力的进步更是不可忽略。毕竟 2010 年没有政策也在高速增长,2018-2020 年推行优惠政策却依然下跌。故而产品力本身的决定意义,在每一个高速增长的拐点,作用愈加显著。

进一步解构汽车产品力:在技术壁垒维度的挑战,是刚性策略;而在设计维度另起炉灶,顾及用户感性诉求,则是不可或缺的柔性策略。柔与刚对立统一,设计和技术也相互渗透、协同发力,以臻刚柔并济。
2012-2013 年,中国市场诞生了一批初步追赶世界设计水平的汽车产品,如 2011 年诞生的吉利帝豪,2012 年发布的长安逸动,2013 年问世的奇瑞艾瑞泽 7。
以奇瑞 A3 等产品为国人科普 ESP 理念,奇瑞的技术标签已经在当时深入人心,但 " 奇瑞什么时候才能有一辆好看的车 " 的疑问直击灵魂。2012 年奇瑞聘请了国际知名设计师 James Hope,以 " 自然流水 " 为设计理念灵感来源,勾勒浑然天成的灵性动感水流车身。
别以为奇瑞只是多了一款颜值不错的车,更重要的是,自此新设计理念的功绩有二:首先开启了后续艾瑞泽 5、艾瑞泽 8 等产品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其次标志着奇瑞乃至整个自主品牌阵营,设计理念发生根本转变,从 " 工程师思维 " 转向 " 用户思维 ",开始注重造型的美学价值与情感共鸣。

于是,自主品牌的设计进步,加速了业绩进步。2013 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大涨 13.87% 至 2,198.41 万辆,着实属于政策激励与产品进步共同推动的成果。
相似的故事还上演在 2015-2016 年。
2015 年的吉利博瑞,由沃尔沃设计师彼得 · 霍布里操刀,打出 " 最美自主车 " 旗号,惊艳业内外。2016 年先亮相海外、后登场国内的艾瑞泽 5,秉持了艾瑞泽 7 创立的家族设计语言,更是长期成为自主轿车销量担当之一。
由此可知,2016 年中国汽车销量收获 13.95% 的高增幅,以及 2,802,82 万辆销量,也离不开政策、技术与设计的协同助推。
正因为奇瑞等中国汽车公司,曾多次凭借设计收获市场红利,所以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汽车造型设计专场主题论坛上看到 " 奇瑞集团在国内外有 10 个造型中心,来自不同国家的 1000+ 人员设计团队 " 时,丝毫没有讶异," 爱美 " 的基因在当年就被写入血统。

可以说,2013-2015 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设计觉醒的关键分水岭。一批新车打破了消费者对国产车的刻板印象,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赢得了市场认可,在燃油车时代,为中国汽车产业后发制人做出了卓著贡献。
那么在转型之后的汽车电气化与智能化时代呢?设计是否会降低权重?更多地让位于科技抑或其他要素?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电动 + 智能,让设计价值加速绽放
" 电动汽车千人一面,进气格栅都没了,有什么设计可言?" 诸如此类的质疑言论,俯拾皆是。
真相是什么?在汽车造型设计专场主题论坛上,业界大咖们给出令人鼓舞的观点。
" 随着人工智能与技术进步的不断突破,造型设计成为体现技术进步、科技成果与美学追求的内在表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这样阐释," 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感性特征,给品牌体验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创意想象空间。"

克里斯 · 班戈则高度评价了内饰设计在如今的权重。在援引四十年前 " 消费者因外观初次购车,因内饰再次复购 " 的业界说法之后,班戈强调:" 内饰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为这里才是用户与品牌承诺建立真实联结的场域。"
电动化与智能化,给汽车设计带来的趋势,到底是权重下降,还是地位上升?
按照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何人可的说法,汽车朝着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对设计的影响存在正反两面," 随着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从汽车造型角度来说,有一些元素在变少,但有些东西在变多。"

在其看来,新能源车追求低风阻,外形设计受到空气动力学性能诉求的约束,例如会追求隐藏式门把手、电子后视镜等设计,因而存在一定的趋同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灯语这样的设计新舞台,灯具能够与外部进行交互,这是传统汽车灯具无法做到的。
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让座舱设计更为智能化和科技化,带来更多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人机交互界面应该追求炫酷的科技感还是悦目的设计感?触屏与物理按键如何形成座舱中有机统一的整体?显然,设计师的发挥余地比以往更大。

倘若 " 千车一面 " 是新阶段的汽车设计大忌,那么更大的发挥余地、更广的展示舞台,则是解决同质化的最有利抓手。
" 价格战,同质化非常严重,这种造型的同质化也非常严重。所以我就希望中国汽车反内卷,从造型提升开始,从品牌向上提升开始。"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的寄语,代表了诸多业界人士的心声。
在应对汽车新能源化发展趋势方面,奇瑞以 " 技术赋能 + 文化共鸣 " 重构设计逻辑。新能源化对造型设计的核心是 " 技术符号的显性化设计 " 与 " 可持续设计的落地 "。
风云 A9L 的智能化设计,以 " 用户全场景需求 " 为核心。iCAR 品牌则以 " 趣 " 切入年轻消费群体,开辟了 " 风格越野 " 的全新品类。
燃油车的设计红利时代,比亚迪通过艾格建立了 Dragon Face 设计语言体系;吉利在霍布里的带领下将国潮元素融入原创汽车设计;广汽张帆和上汽邵景峰甚至一度掀起设计师个人 IP 浪潮。那么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设计红利,依然应该是汽车公司们应当追求的重点。

问界理想等外在厚重方正、内在配置炫目,博得家用车用户青睐;极氪智己阿维塔追求运动范儿与年轻化,也建立了不错的口碑。
不过,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行至半路,中国汽车还需要行百里者半九十,持续挖潜汽车设计,以构建自己能够引领的汽车价值体系标准。
汽车之魂,贯穿古今
设计是贯穿古今的汽车之魂,也是中国汽车崛起的关键肯綮。
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拉平硬件差距,造型设计与文化表达,正成为中国汽车从 " 全球销量冠军 " 向 " 全球价值标杆 " 跨越的核心密码。
直到此时,我们方才领悟到," 汽车扬帆出海 " 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同样还有汽车文化与价值体系。而与时俱进的汽车设计,也承载着助力中国汽车出海的重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认为:" 汽车设计不仅是线条与型面的艺术,更是品牌灵魂与文化底蕴的表达,对中国汽车而言,更是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

尹同跃回忆起前些年会见雷诺 CEO 卢卡 · 德 · 梅奥的场景,后者盛赞 iCar V23 设计,称希望能与奇瑞合作。无形中,iCar 以出色设计成为汽车国际化的 " 敲门砖 "。
重塑汽车设计,便是重构汽车价值体系的契机,也是让世界汽车之林拥抱中国汽车精神内核的际遇。
" 还有什么品牌承诺,比‘让你如在家般自在,又惊喜连连’更打动人呢?在成本导向的商业世界里,量化这些人性化理念的价值确实困难。" 克里斯 · 班戈从价值底层逻辑解构," 但请思考:良好的第一印象价值几何?若关乎消费者购车决策,便是无价的。"

还是用数据说话,在中国汽车规模跃进的各个历史节点,销量势头正盛的汽车品牌,往往就是汽车设计取得长足进步的汽车品牌。
2024 年的中国车市,比亚迪销量一马当先,达到 427 万辆;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奇瑞集团,同比增长 38.4% ,创 260.39 万辆历史新高;吉利也突破 200 万辆,增幅超过 30%。
比亚迪旗下海洋与王朝双网以宋 L、海狮、海豹等新车体现设计进步,腾势、方程豹与仰望亦以高端化设计赢得口碑;吉利无论是平价品牌银河,还是高端品牌领克极氪,都凭借设计和颜值收获大量拥趸。
或许奇瑞的设计精进尤其值得细品。
奇瑞在新时代的设计思路体现了从 " 技术赋能 " 到 " 美学共生 " 的演进。奇瑞以 " 技术驱动 + 用户共创 + 全球协同 " 区别于 " 纯美学设计 ",凸显其 " 理工男 " 的设计差异化。在奇瑞看来," 设计不是技术的对立面,而是技术的最佳表达方式 "。
为此,奇瑞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开始狠抓设计,连续三年举办 " 全球大学生设计大赛 ";首次成立 " 艺术开阳实验室 ",与国内十所知名高校围绕造型创意、CMF、人因、交互、体验、工具等维度开展合作。
落到最新产品上,2025 上海车展,奇瑞的新 QQ 品牌以 " 灵感桥 " 的理念,既继承经典 QQ 的圆润造型,又融入了现代简洁的设计方式,构建新时代 QQ 基本造型逻辑。这既是一种朝向未来的创新,也是一种回顾过往的呼应。

" 我的孙子 5 岁了,已经学了三年的画画了,我希望他以后跟你们一样干汽车造型," 尹同跃分享这个 " 秘密 " 时,眼睛眯缝出止不住的笑意," 他不一定听我的话。"
看似一句谦辞,却将浓浓的期待深深浸染到无处不在。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下个阶段的辉煌,就维系于此刻无数或稚嫩或青葱的双手,以憧憬和热爱的名义,所拿起的沉甸甸的画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