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11-13
“乘用车默认百公里加速应不小于5秒,车门外把手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公安部起草的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2 日消息,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官网,公安部组织起草的国家标准计划《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向社会征求意见。该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拟在征求意见稿发布后 6 个月正式实施,替代现行的 GB 7258。

标准起草工作组表示,GB 7258 是我国机动车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制造、进口、质检、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运行安全管理等相关领域。从近年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践和国内外机动车安全技术发展情况看,现行的 2017 版 GB 7258 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相关交通安全隐患和事故也逐渐增多,但目前标准相关技术要求滞后,难以满足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需求。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内容变更方面," 征求意见稿 " 指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要求,以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一是增加 A 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要求,规范 " 单踏板 " 模式应用。二是增加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要求,要求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三是增加车载娱乐系统安全应用技术要求,要求汽车行驶速度超过 10km/h 时,驾驶人侧显示屏应关闭和禁止开启娱乐影像播放和游戏功能。四是增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明确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应符合 GB 38031 的规定,车身设有定向泄压和压力平衡装置。

同时," 征求意见稿 " 增加辅助驾驶汽车安全技术要求,以引导规范辅助驾驶汽车发展。一是增加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激活和退出条件。二是增加驾驶人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要求。三是增加限定授权驾驶人开启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要求。四是增加驾驶人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人机交互等要求。五是增加说明书关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说明要求。

例如,在系统激活环节," 征求意见稿 " 确立了主动操作结合多条件核验的保障机制。其中明确,车辆每次上电或点火后,仅当驾驶人执行规定激活操作,且同时满足多项核心条件时,系统方可激活。这些条件既包括系好安全带等,也涵盖了驾驶人脱离检测功能可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开启等一系列条件。

此外,驾驶人的系统使用能力验证成为另一项关键要求。" 征求意见稿 " 提出,每次车辆上电或点火后,需通过生物识别或账号登录两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确认驾驶人已完成系统使用培训。这一要求通过强制培训确认,可有效提升驾驶人对系统的认知水平,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

同时,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在激活状态下,车速大于 10km/h 时,应至少采用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方式,持续检测驾驶人是否在执行相应的动态驾驶任务。这一条例或能让今年爆火的 " 智驾脱手神器 " 受到技术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 征求意见稿 " 也聚焦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因加速过快而带来的失控问题。

" 征求意见稿 " 在 " 超速报警和限速功能 " 技术指标中明确新增了两项针对乘用车的要求:一是指出,乘用车每次上电 / 点火后 ( 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 ) ,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 5s 的默认工作状态。

二是要求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静止、蠕行时能够检测,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 ( 例如声或光信号 ) 提示驾驶人。

聚焦近期频频出现的汽车门把手锁死导致的交通事故," 征求意见稿 " 新增了 " 装备电子控制式车门锁止系统或自动激活式车门锁止系统的汽车,当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时或动力电池发生热事件时,非碰撞侧车门应自动解锁。"

对于电动门把手," 征求意见稿 " 也新增了更详细的要求:乘用车应保证每个乘员至少能从两个不同的车门上下车,汽车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外把手。若装备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应同时配备具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作为机械应急车门内把手,并在机械式解锁和开启装置附近设置相应醒目的标志。汽车每个车门 ( 不包括尾门 ) 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同时,所有车窗玻璃不应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前风窗玻璃驾驶人视区部位及驾驶人驾驶时用于观察外后视镜的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或等于 70%。

为了保障逃生,作为击碎玻璃式应急窗的车窗,应使用厚度小于或等于 5 毫米的钢化玻璃或每层厚度不超过 5 毫米的中空钢化玻璃,且不应张贴遮阳膜。

编辑|程鹏  杜波

校对 |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混合动力 公安部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交通安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