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 11 月 13 日报道,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从而结束了已持续 43 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 " 停摆 "。
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此前由参议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为结束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 " 停摆 " 迈出决定性一步。当天,众议院最终以 222 票支持、209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该法案。该法案将为联邦政府提供持续拨款,使大部分政府机构获得运作资金直至 2026 年 1 月 30 日。

此前,由于参议院未能在政府资金耗尽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从 10 月 1 日开始 " 停摆 "。11 月 10 日晚,参议院以 60 票支持、40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这一法案。截至 11 月 12 日已达创纪录的 43 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 停摆 "。这一个多月,部分联邦政府雇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资为零,军人的军饷被拖欠,加上 " 食品券 " 停发、航班取消或延误,美国民众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尽管如此,民主、共和两党依旧在互相指责的 " 怪圈 " 里打转。国家陷入混乱,人们在这场危机中迷茫又无助,看不到这场 " 停摆 " 闹剧何时才能画上句号。
按惯例,国会每年需通过 12 项拨款预算,参议院 10 日晚通过的这一法案仅包含 3 项年度拨款预算,这意味着有 9 项年度预算尚未敲定。在临时拨款法案生效期间,两党将继续就年度拨款展开谈判。这意味着,两个多月后,美国联邦政府可能再次面临 " 停摆 " 危机。
编辑|程鹏 杜波
校对 |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CCTV 国际时讯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