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座舱从 " 屏幕数量比拼 " 进入 " 交互体验内卷 " 的新阶段,国产 3D 引擎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行业神经。近日,国内唯一坚持 15 年的开源化 3D 引擎 COCOS 迎来关键转折点——其主体公司被全球头部应用内游戏分发平台 SUD 以 5.1 亿元全资收购。这笔资金不仅为深耕 15 载的 COCOS 注入 " 强心剂 ",更明确了北京柏林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接管其汽车智能座舱业务分支的战略布局,标志着国产 3D 引擎正式迈入 " 资本 + 技术 + 场景 " 协同发力的新周期。

15年开源积淀:COCOS从游戏到车机,填补国产引擎 " 场景空白 "
在海外引擎 Unity、Unreal 长期占据主流的市场中,COCOS 的 15 年更像是一场 " 国产引擎的坚守战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开源 3D 引擎,它没有局限于游戏赛道,而是以 " 轻量、高效、跨平台 " 为核心,逐步渗透到智能座舱、数字孪生、元宇宙、在线教育等关键领域——在在线教育中,它支撑起 3D 互动课件的实时渲染;在数字孪生领域,它为工业设备模拟提供低算力适配方案;而真正让其 " 破圈 " 的,是 2021 年切入的智能座舱赛道。
" 车机和手机、游戏机不一样,它对引擎的‘低算力适配’要求极高——既要在车规级芯片上流畅运行 3D 动画,又要兼顾高温、振动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 行业分析师指出,这正是海外引擎的短板,却成了 COCOS 的优势。凭借高效能渲染技术(支持 Android、Linux、QNX 等主流车机系统),COCOS 短短两年内就敲开了头部车企的大门:比亚迪仰望 U9 的 " 一镜到底 " 驾驶模式切换、海豹荣耀版的红蓝粒子空调动效、深蓝 S05 的能量流可视化交互 …… 这些让用户眼前一亮的座舱体验,背后都是 COCOS 引擎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COCOS 已服务全球 170 万开发者,技术覆盖超 16 亿设备,其中智能座舱领域合作车企超 10 家,成为国产引擎在车规级场景的 " 标杆代表 "。

SUD 5.1亿注资:不止是钱,更是全球生态资源的 " 破局关键 "
此次 SUD 的全资收购,外界最关注的或许是 "5.1 亿资金能做什么 ",但行业内更看重的是资本背后的生态协同价值。作为服务全球 2000 余个头部流量平台(涵盖社交、工具、出行 APP)的分发巨头,SUD 能为 COCOS 解决一个长期困扰开源引擎的核心痛点——开发者商业化难。
" 过去开发者用 COCOS 做工具、做小游戏,开发与变现相对比较割裂。"COCOS 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 SUD 将开放其全球流量体系与互动广告业务,帮助 COCOS 开发者实现从开发到变现的 " 一站式流程 ";而 COCOS 即将推出的 4.0 版本,更将彻底回归 " 全球永久免费 " 的开源本质——开放全部核心代码、简化命令行工具链(CLI),还新增 AI 辅助开发功能," 以前需要 3 天搭建的开发环境,现在 1 小时就能完成,中小开发者的门槛直接降了一半。"
这种 " 资金 + 流量 + 技术 " 的三重赋能,不仅能让 COCOS 的开发者生态从 "170 万 " 向 " 数百万 " 扩容,更能推动国产 3D 引擎打破 " 技术孤岛 " ——比如将游戏领域的诸多实时渲染特效,迁移到智能座舱的 HMI 设计中;将数字孪生的模拟算法,也应用到车载场景里,真正实现 " 跨场景技术复用 "。


柏林互动接棒:从 " 工具开发 " 到 " 生态落地 ",破解座舱定制化难题
在资本为 COCOS 生态 " 搭骨架 " 的同时,智能座舱业务的 " 血肉填充 " 则交给了柏林互动。为何是这家企业?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柏林互动深耕科技应用服务十余年,手握 27 项软件著作权、7 项国内专利,核心团队多来自 COCOS 引擎开发团队,对引擎技术的理解和车规级场景的需求 " 双熟悉 " ——这正是接管智能座舱业务的关键前提。
目前,柏林互动已完成 COCOS 车机版编辑器及全套插件资产的开发,这套工具的 " 针对性 " 直接击中车企痛点:主机厂想定制 3D 座舱 Launcher(桌面),无需从零写代码,通过编辑器 " 一键新建项目 " 即可快速搭建框架;针对不同车型的空调控制逻辑,插件资产里预设了 " 旋钮交互 "" 滑动调节 " 等多种模板,适配周期从 "3 个月 " 压缩到 "2 周 "。" 以前车企找海外引擎做定制,不仅要等 6 个月以上,本地化服务还跟不上;现在我们能做到‘源码级定制’,有问题 24 小时内响应。" 柏林互动业务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柏林互动的核心目标很明确——扩大国产软件在智能座舱的占有率。一方面,针对低、中、高端车型推出分级解决方案:入门级车型提供标准化 HMI 模板,降低车企成本;高端车型则提供专属渲染效果定制,比如配合 AR-HUD 实现 3D 导航叠加;另一方面,计划联合芯片厂商(如高通、联发科)、车载 UI 设计公司共建 " 座舱生态联盟 ",让 COCOS 引擎从 " 单一工具 " 变成 " 全链路解决方案 ",最终让用户感受到 " 更流畅、更懂中国用户习惯 " 的座舱体验。



国产引擎的新使命:从 " 替代 " 到 " 引领 "
" 开源引擎的生命在于开发者生态,而智能座舱的未来在于技术协同与体验创新。" 在谈到此次收购的长远意义时,柏林互动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行业心声。过去,国产 3D 引擎的目标是 " 替代海外产品 ";如今,借助 SUD 的全球资源和柏林互动的场景落地能力,COCOS 正在向 " 引领细分赛道 " 迈进——比如在智能座舱低算力场景下,其渲染效率比海外引擎高 30%;在本地化服务上,能快速响应车企的 " 节日主题座舱 "" 区域方言交互 " 等定制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40%,智能座舱已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阵地。此次 SUD 收购 COCOS、柏林互动接棒智能座舱,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像是国产软件生态的一次 " 抱团突围 " ——用 15 年的技术积淀打底,用资本资源破局,用场景落地造血,最终构建起 " 自主可控、协同共生 " 的国产智能座舱软件生态。未来,当我们坐在车里享受流畅的 3D 交互时,背后或许正是这场 " 国产引擎攻坚战 " 的成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