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亿元,6.1 万枚比特币,12.8 万名受害者,跨越中英两国、改英国籍潜逃七年——这不是影视剧,而是真实发生的英国最大加密货币 " 洗钱案 "。
2025 年 11 月 11 日,英国南华克刑事法院宣判,现年 47 岁的 " 比特币女王 " 钱志敏因洗钱罪(具体为 " 拥有犯罪财产 " 和 " 转移犯罪财产 " 两项罪名),被判处 "11 年 8 个月监禁 "。
值得注意的是,钱志敏是通过在天津注册的 " 蓝天格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骗取公众资金,国内认定钱志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简称 " 非吸罪 ")。
" 非吸罪 " 与洗钱罪相比,二者的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案情判断,但若情节相当,非吸罪的刑罚通常更重。
从 2014 年天津蓝天格锐的 " 科技理财 " 骗局,到 2017 年伪造护照潜逃英国,再到 2024 年在约克被捕,出生于江苏如皋,取得专科学历却号称可以给你 " 三世富贵 " 的钱志敏,用七年时间演绎了从财富神话到阶下囚的完整循环。
这起案件,不仅创下英国史上最大规模比特币洗钱纪录,也因为跨境追偿,而让中英两国的司法体系首次在虚拟资产领域正面 " 交锋 "。
而此刻,6.1 万枚比特币的去向、12.8 万名中国投资者的追讨,成为 " 钱志敏案 " 的新焦点。
01 " 财富幻觉 " 开局,海外转账落网
2014 年,钱志敏在天津注册成立 " 蓝天格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打出 " 人工智能 + 比特币挖矿 + 高收益理财 " 的旗号,号称 " 科技驱动财富新纪元 "。
公司在全国铺开 " 理财宣讲会 ",租用五星级酒店会议厅,邀请所谓 " 区块链专家 " 站台。她们告诉投资者:" 蓝天格锐对接海外算力,年化收益 100%,稳赚不赔。"
诱人的收益加上 " 高科技 " 包装,短短三年,项目吸引全国 31 个省市的约 12.8 万名投资者。英国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其吸收资金达约 46 亿英镑(折合人民币 430 亿元)。
而法院披露的事实是:从 2014 年起,钱志敏通过 " 火币网 " 等渠道,将募集资金兑换为比特币; 在中国警方介入前,已通过场外交易等方式累计购入超过 7 万枚比特币,并转入个人控制的钱包;到 2018 年 10 月 31 日时,这一系列钱包累计增至七个,持有比特币数量达到 71,417 枚。这些资产最终被转移至境外,完全脱离监管。
2017 年春天,蓝天格锐资金链崩盘,天津公安立案侦查。同年 7 月 26 日,钱志敏携带装有加密钱包的笔记本电脑离境,经多国辗转,于 9 月化名 "Yadi Zhang" 抵达英国,正式开始逃亡。
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未在抵英时随身带入据称含有全部资产的笔记本;根据法院记录,这台含有大量比特币钱包的电脑由温简(Jian Wen,钱志敏招募的华裔女子作为自己的助手)于 2017 年 10 月 20 日从泰国取回,2017 年 11 月 29 日又取回第二台电脑。也就是说,资产迁移与人员行动之间存在有意的分离安排,便于规避边检与跨境审查。
那一年,比特币迎来第一轮暴涨,她的财富也随之膨胀——纸面资产一度超过 30 亿英镑。
抵英后,钱志敏通过伪装、奢靡与暗网洗钱开始了七年潜逃生涯。
温简作为她的助手,帮她租住伦敦高端社区汉普斯特德的豪宅 "Manor House",并协助她以假名办理银行账户、驾照、百货会员卡。
这段时间内,钱志敏的生活极尽奢华:一次性花 12 万英镑买两块豪表;用比特币购买欧洲多处房产; 经常包机旅行,但刻意避开与中国签署引渡条约的国家。
法院指出,钱志敏用金钱收买他人,包括为温简、林成福以及数名外籍雇员提供高额报酬,并签订了旨在隐藏身份与行踪的合同。她还雇佣了四名外籍劳工为其提供日常生活服务,而这些人被安排为 " 隐身团队 ",以规避调查。
02 洗钱路径:加密转移、跨国变现与地产运作
钱志敏并非简单 " 持币不动 ",法院记录详述了她多种洗钱与变现手段:
1. 链上转移与多钱包分散:最早的 70,000 枚比特币并非全部静止保存,随时间被分散到多个钱包并多次转移。在 2018 年 10 月、11 月及 2024 年 4 月的警方搜查中,不同钱包被扣押,查获的数字资产与交易记录揭示了长期、复杂的转移网络。
2018 年 10 月,警方在钱志敏住所搜查,查获装有 4741 枚比特币 的电脑,当时价值约 2520 万英镑。
2. 法币兑换与海外通道:案件审理中呈现的交易路径显示,钱志敏将比特币先转换为其他加密货币,再转换成 USDT 后分批转给境外合伙人,最终转换为阿联酋迪拉姆、英镑、港元、新加坡元等法定货币并入账海外银行账户。例如,部分交易将 10.13 枚比特币兑换为 677,000 USDT,随后分三笔交付给迪拜合伙人并兑换为阿联酋迪拉姆入账。
3. 房地产与即刻变现:钱志敏及其同伙在迪拜购置房产并迅速转售以套现,伦敦也有尝试通过高价房产交易实现 " 洗白 "。她们多次尝试以购买高价值房产为方式把比特币变现。
在这期间,钱志敏派温简前往迪拜、圣基茨和尼维斯考察投资项目,通过房产交易 " 洗白 " 加密资产。她还在伦敦聘用非法外籍雇员,专职为其处理生活与财务。
4. 短期消费与隐匿性支出:除了投资性变现,钱志敏还用现金与加密货币支付租金、员工费用及奢侈消费,以分散资金来源,并用合同或第三方账户掩盖最终受益人。法院材料中提到她为员工支付费用、用加密货币偿付房租,并以迂回方式掩饰其与租赁合同的关联。
这些手法正是法庭认定其 " 高度复杂 "" 跨国且计划性强 " 的重要证据。
直到 2024 年初,钱志敏动用一个休眠五年的比特币钱包,转出 8.2 枚比特币至马来西亚籍同伙 林成福 的账户。警方通过链上追踪技术发现这笔转账,由此揭开潜逃者的行踪。
2024 年 4 月 22 日,她在约克落网,七年逃亡,就此终结。
警方在钱志敏住处查获四个加密钱包(当日价值超过 6200 万英镑)、两本假护照及大量现金。
讯问中,钱志敏基本保持沉默,并持续声称自己是 " 某国当局虚假指控的受害者 "(判决文未公开该国名称)。她在庭审首日选择认罪(这一点给其带来最高 10% 的量刑折扣),同时在羁押期间参与监狱项目并学习英语,监狱报告对其表现给予肯定。
林成福在被捕后提供的材料显示,他最初否认知道自己处理的是犯罪收益,但随后承认在 2019 年起与钱志敏接触,并在 2024 年初意识到可疑情况后仍继续参与部分交易。
林成福在讯问中向警方交出了手机开机密码,帮助警方获取部分钱包的助记词,这一行为成为追缴资产的关键证据来源之一。
03 " 卷跑数百亿 " 仅被判 11 年 8 个月,12.8 万受害人如何追缴?
英国法院的量刑依据是《2002 年犯罪所得法》(POCA)。法官从 " 罪责 " 和 " 损害 " 两方面认定,钱志敏应承担最高级别的刑事责任。
英国法院给钱志敏的罪责评估是:主谋角色与高度复杂性。其中认定,钱志敏是整个犯罪网络的策划者与主导者;招募简文、林成福作为 " 白手套 ";犯罪手法跨国操作、层层伪装,持续时间超过七年。
而在损害评估方面,主要认定有两重危害叠加:
一方面,按查获时资产计算,涉案加密货币价值 3.84 亿英镑,远超量刑指南最高档(3000 万英镑)。
另一方面,法院认为底层欺诈造成严重社会后果:" 受害者失去房屋、家庭破裂、身心俱疲,羞耻感贯穿其后半生。"
这类 " 非财务性伤害 " 被法院认定为加重情节,使刑期基点从 10 年提升至 13 年半。但考虑到钱志敏在庭审首日认罪、配合警方解锁钱包等因素,最终刑期减至 11 年 8 个月。
林成福因协助洗钱 67.7 枚比特币(约 280 万英镑),被判 4 年 11 个月。
法官在宣判时斥责:" 你的动机纯粹是贪婪。你用金钱收买忠诚,靠谎言和诡计逃避司法长达七年。"
刑事判决尘埃落定,但对中国 13 万名投资者而言,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目前,英国皇家检察署(CPS)冻结了 6.1 万枚比特币,并宣布将依据《POCA》第 281 条启动民事追缴程序,允许受害人申索权益。
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必须在英国法庭上证明:他们投入的人民币资金,与被冻结的比特币存在可追溯关系。
听起来简单,操作却极其困难。
首先,举证门槛高:受害人需证明其投入的法币与被冻结的比特币之间存在可追溯、可证实的法律关系。
其次,证据类型复杂:需要法币出入金证明、链上追踪报告、第三方取证报告以及英法律师对链上证据的法律意见书。
最后是成本问题:小额投资者(例如投入 10 万元人民币)几乎不可能单独承担高额取证与律师费用。
对普通受害者而言,这一过程成本高昂、几近不可能。
因此,业内普遍认为:" 只有由中国政府出面,统一整理证据、代理集体诉讼,才有可能追回部分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若未在时限内提出申索,英国政府将依据 POCA 第 266 条没收全部资产,并划入国家财政。
那将意味着,数十万受害者的血汗钱,再次化为乌有。
04 比特币的 " 隐匿神话 " 被彻底击碎
基于上述追缴以及量刑等问题," 钱志敏案 " 也成为中英司法合作的 " 试金石 "。
英国警方在官方公告中称:" 此次调查的成功,离不开与中国执法部门的前所未有的合作。"
事实上,天津与北京警方早在 2018 年就向英方提供了关键取证材料,帮助锁定比特币钱包的资金流。
然而,当涉及资产返还问题时,双方利益出现分歧。英国主张依据国内法先行处理,中国则强调受害者财产权优先。这场比特币的归属之争,已从法庭延伸到外交层面。
一位熟悉案件的律师直言:" 刑事判决只是序幕,真正的博弈是这笔‘数字黄金’究竟归谁。"
案件另一个值得警醒的细节,是比特币的 " 隐匿神话 " 被彻底击碎。
英国警方在判决中披露,能锁定钱志敏,是因为她操作的钱包早在五年前就被 " 链上标注 "。
当她再次转出 8.2 枚比特币时,系统立即报警。
伦敦警方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总结:" 每一笔加密货币交易都会留下痕迹。所谓匿名,不过是假象。"
这为全球执法机关提供了样本:加密货币并非无法监管,只要技术与司法协作到位,链上资金流同样可追可溯。
在财富的幻觉中,钱志敏一度成为 " 女性创业神话 "" 比特币传奇 "。
她曾对外宣称:" 技术让我们超越制度。" 然而,正是制度让她最终现形。她用七年时间证明了:贪婪与幻觉结合,比任何病毒传播得更快。
这起 526 亿比特币洗钱案,既是一场金融犯罪,也是一面照出人性的镜子。在资本与技术交织的时代,法律的边界或许延迟,但从不会缺席。
正如英国法官最后的陈述:" 若非你认罪,刑期将是十三年。金钱买得来忠诚,却买不回自由。"
对于十几万名受害者而言,他们的追赃之路仍在继续。但至少,这一次,法网已张,正义正在路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