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 30-40 万级大型 SUV 市场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必争之地,智己 LS9 与领克 900 的登场堪称精准卡位。前者作为上汽高端转型的核心旗舰,携 " 恒星增程技术 " 与 " 灵蜥数字底盘 " 强势破局,后者则以 SPA Evo 架构为基石,延续领克品牌的爆款基因。两款车均以六座布局、智能驱动为核心卖点,但产品逻辑却呈现鲜明差异。


智己 LS9 以 32.28 万起的售价形成显著价格优势,比领克 900 顶配版(41.69 万)低近 9 万元,却在核心配置上实现反超。领克 900 虽提供 30.99 万的入门版本,但该车型纯电续航仅 220km,且缺失空气悬架等关键配置;而智己 LS9 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800V 架构,入门版就拥有 320km 纯电续航,顶配版更是将续航拉至 402km。从 " 价格 - 配置比 " 来看,智己无疑更具诚意。

动力参数上,领克 900 以 630 匹马力略占优势,2.0T 版本零百加速达 4.6 秒,展现出更强的性能取向。但智己 LS9 的 " 恒星增程系统 " 更贴合日常使用场景: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组合输出 390kW 功率,4.9 秒破百完全满足通勤需求,6.5L 的亏电油耗比领克低 0.79L,每年可节省近千元油费。

续航表现的差距更为悬殊:智己 LS9 66kWh 电池版实现 402km 纯电续航,综合续航高达 1508km,足以覆盖两周通勤无需补能;领克 900 顶配版纯电续航仅 280km,综合续航少 65km,且需依赖充电桩缓解里程焦虑。

智己 LS9 的灵蜥数字底盘 3.0 堪称同级标杆:双向 24 ° 后轮转向系统让 5.2 米长的车身实现 4.95 米最小转弯半径,比领克 900 更灵活,市区掉头、山路弯道优势明显。双腔闭式空悬 +CDC 减震系统的组合,能将碎石路面颠簸幅度降低 60%,配合爆胎稳定控制系统,高速避险时侧倾角度减小 33%。
领克 900 基于 SPA Evo 架构打造,Super AI 数字底盘的调校偏向运动,但缺失后轮转向功能。

智己 LS9 的智能座舱堪称移动科技舱:主驾 27.1 寸 5K 屏 + 副驾 15.6 寸 3K 屏 + 二排 21.5 寸 4K 吸顶屏的三联屏组合,配合 520 线束雷达与英伟达 Thor 芯片,辅助驾驶感知能力达到 L3 级别。全球首创的 4D 机械按摩座椅(强度为气动按摩 7 倍)、25 扬声器 B&O 音响,进一步强化豪华感。

领克 900 则主打实用主义:哈曼卡顿音响、气动按摩座椅满足基础需求,但 126 线束雷达的感知精度有限,且仅配备常规尺寸中控屏。不过其双 180 度旋转座椅设计新颖,六座布局更适合多孩家庭短途出行。
若您追求 " 花小钱享顶配 ",智己 LS9 是明确之选—— 33 万级价格能获得 40 万级配置,超长续航与灵活驾控兼顾家用与长途;若更看重品牌调性与极限性能,且充电条件便利,领克 900 2.0T 版本可提供更强的加速快感。从长期使用成本看,智己的低油耗、高保值率更具优势。
写在最后:智己 LS9 与领克 900 的对决,本质是 " 技术普惠 " 与 " 性能标杆 " 的路线之争。前者以 800V 架构、超长续航、智能底盘重构价值底线,让普通消费者能触及高端配置;后者则坚守性能基因,为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提供选择。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迭代,这场 30 万级旗舰之战或将推动整个细分市场的配置升级,最终受益的仍是消费者。
(图 / 文 网通社 张凯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