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1 月 13 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 " 十四五 " 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规划资源局专场。

市规划资源局名城保护处处长张博介绍,天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了老城厢、古文化街、五大道、劝业场等 16 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大量的保护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特色。
近年来,市规划资源局坚持 "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合理统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关系,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径。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原有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市规划资源局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规划,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增加保护要素,细化管控引导要求。以 " 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更新中的活化利用 " 为题开展调研,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进行实施评估,完成了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及要素挖掘、历史文化街区市政交通及综合防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管理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形成了试点街区保护传承规划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利用夯实基础。
二是强化活化利用。市规划资源局统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推动民园 1920 街区项目实施,该项目位于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内 , 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项目改造以 " 保留历史肌理、激活空间功能、强化文化体验 " 为导向,通过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与现代生活气息相融合的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游客呈现出一个兼具历史韵味、艺术气息和生活温度的时尚活力街区。推动天美艺术街区实现城市更新,借助天津美院资源条件,通过片区更新,带动周边商圈聚集叠加、景点串珠成链、载体盘活利用,促进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两岸资源互动。指导古文化街完成整体风貌提升,实现 " 古为今用、以用促保 "。
三是打造亮点工程。市规划资源局深入开展五大道、泰安道、解放北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在海河两岸开展建筑立面风貌整治,延续特色建筑肌理,以系统性规划思维与精细化技术手段,打造海河两岸日景夜景升级版,实现历史建筑与海河景观的协调共生。以河北路、马场道、泰安道、解放北路等为示范路段,开展沿线建筑立面清整,复原浮雕线条、门窗造型等特色元素,规范道路牌匾、路灯等公共设施造型,结合历史街道特色,以 " 乔木 + 花境 " 营造园林景观,提升街区风貌,实现历史风貌与现代景观的有机融合。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按照上级部委要求,市规划资源局推选古文化街、五大道、一宫花园、解放北路等 4 片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有关部委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向全国进行推广。推动老城厢历史文化街区广东会馆打造为天津戏剧博物馆,实现 " 百年会馆 津彩戏博 ",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天津城市精神,让文化传播、形象展示和提振消费同频共振。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戴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