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3小时前
长三角图博联动,“寻根家源”厚植家文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敦煌壁画的飞天线条与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 " 小故宫 " 的展览中隔空对话,当聂氏家族的勤俭家风与宁波帮的家国担当在讲座现场交织共鸣," 寻根家源 " 家谱文化项目持续以多元创新的形式,在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敦煌文脉映海派丝路光影织秀带微型展览

作为杨浦区文旅局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共同主办,杨浦区图书馆承办的文化品牌项目," 寻根家源 " 以家谱文化为核心,以长三角协同为脉络,通过讲座、展览、传统技艺体验、线上研学笔记等多元形式,串联起家族记忆与区域文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据统计,项目自 2018 年 5 月启动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170 场,收益群众达 13 万人次,制作新式线装家谱 700 余本。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 寻根家源 " 项目今年携手南通博物苑、宁波博物院、敦煌当代美术馆等优质文博资源,以图博联动模式打造跨区域文化交流平台,让不同城市的文脉在杨浦碰撞出别样火花。

项目开展的大讲堂系列讲座及微型展览海报图片集

春日的杨浦图书馆,以 " 敦煌文脉映海派 丝路光影织秀带 " 为主题开启了系列活动第一场,同期举行的敦煌壁画讲座分享、杨浦区非遗传承人史敦宇的分享、《敦煌初见时》新书签售与敦煌元素盖章体验,让莫高精神与海派文化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5 月 18 日 " 国际博物馆日 ",适逢南通博物苑建苑 120 周年之际,该博物苑原园林部主任居卫东教授详解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 园馆一体 " 的设计理念,读懂张謇这位实业家 " 以文化人、启迪民智 " 的初心。11 月 2 日,携手宁波博物院推出 " 建筑美学与历史藏品的双重叙事 " 主题讲座,读者在该博物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陈茹带领下走进 " 因港而生、因海而兴 " 的宁波。

" 国际博物馆日 " 开展的张謇与中国的第一座博物馆讲座

" 一本家谱,不仅是家族世系的记载,更是家风家训的传承载体。" 这是 " 寻根家源 " 项目深耕家谱文化的核心理念。2025 年,项目通过家族故事宣讲、传统技艺体验、线装家谱装订培训等形式,让更多市民走进家族记忆,在亲手实践中感受 " 家 " 文化的温度。

4 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后郝雪丽的讲述,让 " 闲闲山庄 " 的藏书传奇重回大众视野。从高燮以三十万卷藏书闻名江南,到日寇侵华时冒死守护《诗经》类古籍,再到 1956 年将珍贵文献捐赠复旦大学——这段 " 守书如守国 " 的往事,搭配高氏族谱网格图与 " 诗礼传家 " 的家风解读,让读者读懂中国知识分子的文脉坚守。9 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博士后杨硕培讲述聂云台家族 " 从仕宦之家到工商望族 " 的变迁。

以聂云台家族为主题的分享会

在后续的线装家谱推广中,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古籍部馆员严天月走进五角场社区文化中心、五角场小学,为社区居民、家长师生科普家谱文化,指导活字印刷、瓦当拓印等传统技艺体验,在装订培训中带领读者完成 " 齐书口、上书衣、订线、贴题签 " 的全流程操作——当参与者将家族故事书写在空白页,用棉线将纸张缝合成册,一本本线装家谱便成为 " 看得见的家族记忆 "。活动中,一位老读者特意带来自己的《盐城左氏宗谱》分享:" 这个活动让我更懂家谱的意义,也更坚定了传承家族文化的决心。杨浦区图书馆的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

走进五角场社区文化中心举办线装家谱装订体验活动

文汇报记者了解到,未来,项目将继续深耕家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融合创新,让更多市民在触摸历史、传承家风中筑牢文化自信,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敦煌 长三角 讲座 宁波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