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11 月 14 日讯(记者 严沁雯)" 标普 500 指数中超过 30% 的市值集中在前七大科技公司,这种集中程度几乎前所未见。"
11 月 13 日,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 · 钱塘对话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Michael Spence(迈克尔 · 斯宾塞)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在斯宾塞看来,美股的疯狂主要由数字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热情和投资驱动。他提到,不仅各大公司,整个市场都在大规模投资人工智能模型和研发以及量子计算。同时,由于电力需求在持续上升,未来可能还会大规模投资发电能力。
" 我认为市场中存在一些泡沫,但股市透露出的不仅仅是狂热。" 斯宾塞用博弈论术语描述道,投资不足所付出的代价远高于投资过度所付出的成本。就比如美国的科技巨头企业可能会承认有些投资过度,但如果落后且被拉开巨大差距,就会被淘汰出局。
中美之间亦是如此,在斯宾塞看来,两国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在中国创新的推动下,开源领域正在不断发展。同时在当下战略竞争的态势中,两国决策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落后,所以不会主动给过热的投资降温。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吸引资金狂热追捧,但对于其中潜在的泡沫风险,斯宾塞并不特别担心。他将其称为 " 理性泡沫 ",并区别于过去的不理性投资。斯宾塞提到硅谷的一种说法:" 人们往往会高估重大技术突破的短期影响,而低估长期影响。"
斯宾塞提到,现在各方正在进行一场军备竞赛,竞争不仅存在于中国大型科技企业间,亦存在于美国的大型科技企业间。对于谷歌、微软、Meta 或亚马逊等企业而言,相比过度投资或效率低下带来的损失,在竞争中沦为第三名所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所以大家都在以极高的速度投资。
"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理性的,是因为这些投资决策背后的逻辑是,一旦被淘汰出局,就会付出比现在更高得多的代价。" 斯宾塞称。
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竞争话题往往围绕中美展开,欧洲的存在感并不高。对话中黄益平提到,欧盟出台了《人工智能法案》,将人工智能创新分为不同等级并加以监管。在他看来,严格的监管似乎在损害创新。
斯宾塞指出,一个好的监管框架或政策框架一方面能缓解风险,防止滥用;另一方面有助于积极促进创新与进步。但现在的政策框架过于偏向限制风险和滥用,而在帮助中小型企业更好地用上这些创新方面做得不够。
斯宾塞解释道,欧洲是一个复杂的实体,缺乏一个足够强大、能够做出统一决策的中心。因此在迅速果断采取行动方面有所欠缺。欧洲没有科技巨头,没有能与中、美相提并论的计算系统,这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但目前欧洲面临诸如增长乏力、缺乏创业活动,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挑战。
" 与其说他们在监管方面做得有些过头,不如说他们缺少向上的动力,缺少研究经费,缺少成为这个领域的主导者所需的基础设施。" 斯宾塞不否认欧洲在预防风险和滥用方面存在过度监管,但他认为真正重要的是,欧洲急需补充上行的潜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