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 月 14 日讯(记者 郭辉)" 当前产业链切换加速进行,渠道备货补库存持续,公司积极配合客户保证出货,三季度公司产能及出货量持续提升。" 中芯国际联合 CEO 赵海军在今日举行的业绩会上表示,在产业链迭代效应持续的影响下,第四季度淡季不淡,并且据测算,公司全年销售收入预计超过 90 亿美元,收入规模将踏上新台阶。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销售总收入 23.82 亿美元,较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22.09 亿美元环比增长 7.8%,较 2024 年第三季度的 21.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9.7%。
第三季度,折合 8 英寸标准逻辑,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增至约 249.95 万片,月产能首度超过百万片,增至约 102.28 万片。中芯国际 Q3 产能利用率上升至 95.8%,环比增长 3.3 个百分点。
中芯国际表示,第三季度生产波动性影响消失,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制程更加复杂的产品出货量增加,共同使得公司三季度平均销售单价(ASP)环比增长 3.8%,并且毛利率超过此前预期,为 22%。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中芯国际 12 英寸产品的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从第二季度的 76.1% 升至 77%。
三季度销售收入以地区分类来看,中国、美国、欧亚市场占比分别为 86.2%、10.8% 和 3%。
赵海军表示,三季度国内市场持续扩大,中芯国际围绕支援紧急需求,调整产能分配,中国区收入绝对值环比增加 11%。
工艺平台方面,中芯国际超低功耗 28nm 逻辑工艺进入量产阶段;图像传感器 CIS 和信号处理 ISP 工艺持续技术迭代,提高感光能力、画面质量和信噪比,同时开发了覆盖更多波段的光学工艺平台;嵌入式存储平台从消费市场,向车规级、工业 MCU 领域拓展;特色存储 NOR、NAND 提供更高密度、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高可靠存储平台。此外,中芯国际抓住汽车芯片市场增长机会,推出车规级传感器芯片、BCD、MCU、RF、存储、显示等多个特色工艺,为客户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收入按下游应用来看,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工业与汽车收入占比继续提升,从 Q2 的 10.6% 升至 11.9%;智能手机收入占比降至 21.5%。
赵海军表示,今年以来,除去人工智能,其他主流应用市场温和增长或回稳。整体来看,当前中芯国际产线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出货量还无法完全满足客户需求。
对于智能手机业务占比下降,赵海军回答投资者提问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为应对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以及急单的情况,对订单生产顺序进行了调整,推迟了手机相关产品出货,并且得到了客户的同意和谅解。其中,急单主要包括模拟类、存储类、MCU 等产品。
赵海军表示,近期存储芯片产能供应紧张,致使手机领域客户拿货趋于谨慎。一方面存储供给紧缺,即使厂商备好其他种类芯片,也未必能组装成手机;另一方面,在手机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客户对明年其他种类芯片的价格能否降低,以平衡存储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还在谈判和预测当中。
赵海军表示,存储产品在大周期当中对制造环节有正面影响,但同时担忧明年供不应求状况持续,影响手机客户制定新一年生产规划时会趋于保守。另外,存储以外的其他芯片产品,在明年可能受客户降价意愿,引发制造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