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六氟磷酸锂、 VC 添加剂 ( 碳酸亚乙烯酯 ) 价格暴涨之后,又一种电解液原材料价格出现快速拉升。
11 月 13 日,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氯化亚砜最新报价 1765 元 / 吨,单日涨幅 13.72%。11 月以来,氯化亚砜价格累计上涨 23.5%,自 8 月初的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过 35%。
什么是氯化亚砜?
氯化亚砜,化学式 SOCl ₂,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化工行业内部,它被誉为 " 酰氯之王 ",这个称号精准地概括了其核心价值。
从化学特性来看,氯化亚砜最突出的能力在于其强大的酰氯化作用。它能够高效地将有机物分子中的羧基 ( -COOH ) 或羟基 ( -OH ) 转变为活性更高的酰氯 ( -COCl ) 或氯代烃。这一转化过程在有机合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连接基础化工原料与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关键 " 桥梁 "。
基于这一特性,氯化亚砜在传统化工领域建立了稳固的应用基础。它是合成医药中间体 ( 如降压药、消炎药 ) 不可或缺的原料,在农药原药制备、活性染料生产等领域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数十年来,其市场需求与这些传统行业的景气周期紧密相连,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多维共振推动价值重估
氯化亚砜从专业的化工实验室走向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最核心的驱动力源于锂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其与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 ( LiFSI ) 的深度绑定。
LiFSI 作为新一代锂盐,在各项关键技术指标上展现出全面优于传统六氟磷酸锂 ( LiPF6 ) 的性能。具体而言,它具有更高的电导率、更优异的热稳定性、更好的耐水解性,以及出色的耐高温和抑制电池胀气能力。这些特性完美契合了现代锂电池对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宽温度适用范围和更高安全性的发展要求。
当前的技术应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虽然 LiFSI 目前多用于高镍三元、高压、快充等高性能电池,通常与六氟磷酸锂混合使用,但替代的临界点正在临近。一个重要的发展是,随着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至 13 万元 / 吨,两者之间的成本差距显著缩小,这为 LiFSI 的加速替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产业链角度看,氯化亚砜与 LiFSI 的供需关系十分紧密。生产 1 吨 LiFSI 大约需要消耗 1.5 吨氯化亚砜,这种明确的数量关系使得 LiFSI 产业的任何发展都会直接传导至氯化亚砜市场。
另一方面,在新兴需求爆发的同时,氯化亚砜的传统基本盘同样展现出强劲支撑。在医药、农药、染料等传统应用领域,氯化亚砜作为重要的氯化剂,需求保持稳定。更为重要的是,成本端出现了显著变化。
其主要原料硫磺的价格在年内涨幅超过 130%,突破 3500 元 / 吨,这为氯化亚砜价格提供了坚实的成本支撑。这种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氯化亚砜的价格传导机制得以顺畅运行,进一步强化了涨价趋势的持续性。
相关概念股梳理
面对这一轮由技术革命驱动的市场机遇,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已经展开了积极布局。
全球氯化亚砜产业龙头凯盛新材拥有高达 15 万吨 / 年的产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 26% 以上。公司明确表示,其氯化亚砜产品已供应给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厂家,直接参与到新能源产业链中。
金禾实业作为另一重要参与者,现有氯化亚砜产能 8 万吨 / 年,同时年产 10 万吨氯化亚砜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今年 7 月宣布,年产 1 万吨新一代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核心前驱体——双氯磺酰亚胺酸生产装置近期投产,这标志着公司正式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世龙实业则保持着 5 万吨的年产能,公司确认少部分产品已涉及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三友化工也在积极布局,其精细化工一期项目中的年产 4 万吨氯化亚砜装置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建成。
在下游 LiFSI 领域,各大厂商的布局同样令人瞩目。永太科技拥有 6.7 万吨 / 年液态 LiFSI 产能,泰和科技规划了 2 万吨 / 年项目,联化科技的产能规划为折固 1 万吨 / 年,利民股份则规划了总产能 2 万吨,其中一期 2200 吨预计在 2025 年试生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