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龚进辉
当时间来到 11 月 14 日,双 11 这场全民消费狂欢即将进入尾声。喧嚣过后,当我们冷静下来复盘今年双 11,你会发现它正焕发新的活力,不仅体现在各大平台晒出喜人的战报,更在于呈现出新变化、新趋势,给电商行业未来的迭代升级指引方向。
每年双 11,除了让利实惠这一永恒主题,都会讲出新故事,而今年新故事的主角是即时零售和 AI。据我观察,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五大玩家各有侧重点。其中,占据主场优势的淘天火力全开,在发力 AI 的同时,也首次以大消费平台的身份举办双 11。京东则同时加码即时零售和 AI,抖音、快手侧重于 AI 落地。
如今,双 11 走过第 17 个年头,早已超出年终大促买买买的范畴,而是内嵌为中国消费体系的压力测试与 " 信心晴雨表 "。而外界对双 11 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更看重消费热情是否被点燃、品牌增长的机会,以及代表未来的新风向。显然,今年双 11 通过打一场漂亮的仗证明了自己。
01 今年双 11 彻底变了
作为下半年最重磅的大促,双 11 玩法和优惠力度向来是剁手党关注的焦点。不少用户经历 " 做数学 " 毒打后,对 " 打折 " 等字眼逐渐脱敏,加上大促周期不断拉长,双 11 吸引力是否下降,已成为摆在电商平台面前的必答题。为了打破这一尴尬局面,各大玩家不约而同回归双 11 本质,即带给用户实实在在的好商品、好价格、好服务,重点重拾卷价格的基操。
因此,你会看到,今年双 11 大促玩法更简单、补贴更直接。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均主打 " 简单 "" 直降 ",用户无需费力计算或拼单凑单,即可以优惠价格购得心仪商品。其中,淘天官方立减 85 折,叠加 9 折优惠券,且淘宝直播发放 30 亿定金红包;京东官方直降、跨店满减,可以叠加国补等多种优惠;抖音则主推立减折扣、一件直降。
当双 11 玩法变得直接、透明,加上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力,比如淘天总计投入 500 亿福利,有利于大幅释放市场消费潜力,呈现出整体向好、短期爆发的态势,各大玩家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易观分析数据显示,今年双 11 周期参与用户数显著提升,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主要电商平台总成交额同比增长 10%。

其中,抖音增速最高,达到 13.9%,淘天则以 50.1% 的份额强势领跑,成为双 11 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双 11 淘天延续 618 策略,考核指标聚焦剔除退款后的商家真实成交,让商家和平台方向一致,传递出其追求健康增长、扶持优质品牌的明确信号。
当然,价格战并非双 11 的全部内容,集体转向服务战为这场消费盛宴添色不少。当满减规则逐渐简化,配送速度、履约稳定性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这意味着,用户不再只看谁更便宜,更在意谁更快、更靠谱。
当下,这场变革正加速传导到电商行业全链路,甚至重塑行业规则。平台侧,不再单纯比拼补贴力度,而是加码物流基建、升级服务标准;品牌侧,核心竞争力从低价引流转向全渠道履约能力;用户侧,购物心智从计划性囤货转向即时性满足。

而数据印证着改变发生:天猫双 11 首日,淘宝闪购超市便利订单增长 670%,京东秒送的 3C 数码成交用户量同比激增 350%。不难看出,万物皆可即时达已经从口号变成日常,双 11 正式进入 " 分钟级送达 " 的新时代,并推动电商行业进入远近场融合的新阶段。换言之,当即时交付从增值服务变为基础权益,代表双 11 规则被彻底改写。
02 双 11 向即时零售要增量
即时零售首次加入,成为今年双 11 的一大亮点,主要参与者是淘宝、京东、美团,而它们正是上半年外卖大战的主角。万万没想到,当初这场以外卖为核心的大战,到头来给即时零售做了嫁衣。如今,外卖大战进入平稳期,但围绕即时零售展开的角力却持续上演,并在双 11 达到高潮。
淘宝方面,双 11 前夕,已有 3.7 万个品牌 40 万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打通线上线下;双 11 期间,淘宝闪购引入 88VIP 折上 95 折、千万免单红包等核心玩法,并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品牌 " 淘宝便利店 ",以闪购仓为形态,主打 "24 小时营业、30 分钟达 " 的服务。截至 11 月 5 日,淘宝闪购有 863 个非餐品牌的成交额相比双 11 前增长超 100%。
京东方面,并未披露双 11 即时零售的具体动作,而是以外卖为排头兵角逐双 11。京东外卖联合餐饮品牌首次参与京东双 11,推出 " 请客吃外卖,爆品 9 块 9" 活动。双 11 期间,其合作的 TOP300 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 13 倍。
美团方面,双 11 前夕,美团闪购宣布联合上万个品牌建设 " 品牌官旗闪电仓 ",帮助各类品牌轻资产、低成本 " 拎包入驻 " 即时零售;双 11 首日(10 月 31 日),近 800 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 100%,上百个品牌官方旗舰店整体销量增长 300%,并带动 3C 家电、酒水、乳制品等品类热销。
事实上,即时零售在双 11 大放异彩,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原因很简单,即时零售业态的兴起,对用户、品牌、平台都是天然利好,可以实现三方共赢。对用户而言,无论线上浏览还是线下体验,都能实现 " 所见即所得 ",热门款、急需品不用再苦等预售,即时需求随时被满足,更便捷的体验旦用难回。
对品牌而言,即时零售既是新增量渠道,近百品牌实现月成交额破千万,还能解决库存割裂的老大难,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过去,线上缺货、线下压货或线下冷清、线上爆单的困境,在线上线下库存打通后彻底改观:线下门店的库存能快速转化为线上订单,商品周转加速,积压风险降低,进而盘活实体网络。

对平台而言,即时零售积蓄的泼天流量可以反哺电商业务。QuestMobile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受外卖市场竞争与即时零售崛起带动,淘宝、京东流量显著增长。其中,淘宝月活用户接近 10 亿,创历史新高,京东月均活跃用户数和使用频次也实现双位数增长。天猫双 11 数据则显示,截至 11 月 5 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 11 期间电商订单数已超过 1 亿。
由此可见,即时零售不仅是品牌增长的超级增量,更是电商平台进一步增长的强大推动力。淘天预计,未来 3 年,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 1 万亿元新增成交。当然,与其他玩家不同的是,阿里瞄准的不只是即时零售这块蛋糕,而是要以此为支点,扩展出一个庞大的大消费平台,用高频业务夯实核心电商版图、重构生态竞争壁垒。
要知道,消费者需求正日益多元化,渴望在一个平台上解决多种生活消费需求。因此,你会看到,阿里全面加码多场景的大消费,6 月淘宝、饿了么和飞猪兵合一处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全力构建一站式消费平台;8 月推出全新淘宝大会员体系,实现 " 衣食住行 " 全场景覆盖。到了双 11,大消费平台首次参与,使跨场景的潜力充分展现,一种全新、覆盖远中近场的消费习惯正在加速形成。
03 双 11 向 AI 要效率和体验
为了充分释放双 11 势能,今年 AI 首次被推上主舞台,淘宝、京东、抖音、快手均打出 AI 这张王牌,重构电商的运行机制,成为驱动效率和体验的 " 超级技术引擎 ",切实享受到 AI 电商的红利。
淘宝方面,今年是首个 AI 全面落地的双 11,做好用的 AI,既解决消费痛点,也让商家获得增长。用户端,AI 正悄然改变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和决策方式,淘天一口气推出 6 款 AI 导购应用,包括 "AI 万能搜 ""AI 帮我挑 "" 拍立淘 " 等,为用户提供购物攻略、筛选商品、推荐同款价优商品等功能。

商家端,AI 成为商家提质增效的好帮手,为超 500 万商家配备由 "AI 店长 " 和 6 个 "AI 员工 " 组成的智能经营团队,全方位帮助商家提升 ROI。其中,AI 店长 " 大促小助理 " 已生成 500 万条大促经营策略,平均帮助商家节省 30% 工作量,效率提升 1.5 倍。
京东方面,选择全链路 AI 应用的路径,将 AI 技术覆盖消费体验、商家赋能和物流体系。其不仅升级 " 拍照购 " 功能,大幅提升用户搜索效率,还升级物流超脑 2.0,使动态决策变成数据驱动。抖音方面,将豆包接入抖音商城,构建新的商品推荐入口,用户在豆包中提问即可生成直达商城的推荐页面,实现 AI 辅助消费决策。
快手方面,用 AI 赋能全链路助力商家,覆盖商机洞察、智能选品、关键词优化等环节,为每个商家配备 24 小时在线的 AI 运营团队。依稀记得 2 年前,马云在阿里内网称,"AI 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经过 2 年探索,各大玩家交出自己的答卷,尽管进展不一,但 AI 电商的模式愈发清晰,市场潜力也在今年双 11 得到验证。
在我看来,AI 电商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效率革命、体验革命,更是对整个交易生态的重构,即重塑电商的底层逻辑。首先,AI 改变 " 人货场 " 的基本关系,传统电商模式下," 人找货 " 是主要形态,在 AI 技术的加持下,电商平台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预测消费需求," 货找人 " 甚至 "AI 懂人又找货 " 将流行开来。

其次,AI 改写电商平台的价值链分配。传统电商模式下,平台主要承担连接商家与用户的中介角色,但 AI 技术可以使平台成为赋能商家智能化运营的服务商。比如,淘天制定三大 AI 核心方向:提升流量匹配效率以带动 GMV 增长、提供 AI 经营团队降本增效、推出 AI 导购产品。这代表平台不再只是流量分配者,而是通过 AI 技术全方位赋能商家,共同提升运营效率。
当 AI 电商这一新物种来临,用户、品牌、电商平台都是受益者。从 AI 店长生成 500 万条经营策略,到虚拟主播与千万用户对答如流,今年双 11,AI 已不再是概念里的热词,而是驱动增长的实际引擎。显然,全行业已走到 "AI+ 大消费平台 " 两大历史机遇交汇的新节点,将为品牌开启一个高效增长的黄金时代。
结语
从大促规则简化、考核剔除退款后的 GMV,到即时零售、AI 初露锋芒,今年双 11 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在激发消费潜力的同时,也使品牌获得确定性增长。整体来看,五大玩家表现可圈可点,而淘天的表现尤为突出,主要归功于其战略方向更符合行业新阶段的趋势,成功踩中每个风口,且执行更加到位、坚决。
一言以蔽之,今年双 11 不再是单纯的销售冲刺,而是阿里以大消费为底座、AI 为引擎,重构电商生态、驱动电商行业进入智能增长新阶段的一次战略性展示,更有望成为电商发展的分水岭。大消费时代的价值重构已开启,由拥抱变化最积极的淘天引领,它正在为赢在未来而积攒更多筹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