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14 日,交通银行(601328.SH)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连续发布 4 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其中,由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挂出的两期为信用卡透支资产,未偿本息总额分别高达 17.9 亿元和 6.07 亿元;另两期分别来自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和河北省分行,涉及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未偿本息总额为分别约为 3800 万和 1507 万元。一日之内密集挂牌多类型个人不良资产,显示了该行加速风险出清的明确意图。
当前,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呈现活跃态势。除交通银行外,建设银行(601939.SH)、民生银行(600016.SH)、上海银行(601229.SH)及广州农商银行(01551.HK)等多家机构也于近期挂牌不良资产包。然而,市场数据表明,这类资产的估值普遍承压。以平安银行(000001.SZ)为例,其于 10 月底完成转让 " 橙安 2025 年第六期 " 项目原始债权金额高达 10.33 亿元,最终仅以 9300 万元成交,转让折扣不足一成。这一现象表明,尽管银行端积极出清,但二级市场对信用卡不良资产的承接意愿和估值能力仍处低位。
不良规模庞大但回收预期弱
根据公告,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于 11 月 14 日重新挂牌第 8 期与第 10 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第 8 期涵盖 32,004 笔贷款、29,898 户债务人,未偿本金 5.92 亿元,未偿本息总额达 17.90 亿元。第 10 期资产包包含 13,315 笔贷款,对应 12,842 户借款人,未偿本金 2.27 亿元,未偿本息合计 6.07 亿元;两个资产包的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均超过 2000 天,借款人平均年龄约 41 岁,均为纯信用类贷款,且全部处于 " 未诉 " 状态。
交易安排方面,两项资产包均采用多轮线上公开竞价,报名截止时间为 11 月 25 日 17:00,正式竞价日为 11 月 28 日。不设保证金,不使用银登中心标准协议文本,资金支付要求严格:受让方须在《不良贷款转让协议》生效后 3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全款,款项直接划入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指定账户。这种设计凸显银行对快速完成交易、实现风险隔离的迫切需求,而非追求高溢价。
信用卡成不良处置主战场
除交通银行外,多家银行也在积极推进信用卡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于 11 月 13 日挂牌的第 2 期项目规模较小,未偿本息总额约 1,997 万元,但五级分类结构复杂,包含可疑类 145 笔、次级类 104 笔和损失类 42 笔。值得注意的是,该资产包中有 2 笔已进入诉讼程序,其余 289 笔未诉,体现出建行在风险分类精细化管理基础上的灵活出清策略。
相比之下,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第 6 期项目则呈现 " 大而纯 " 的特点:148,351 笔贷款全部归为损失类,未偿本息高达 51.42 亿元,且无任何担保或诉讼记录。其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达 1856 天(约 5 年),借款人平均年龄 42.79 岁。这类高度同质化、长期沉淀的表外资产,主要目标是实现彻底的风险隔离和账务清理,而非追求回收价值。
民生银行同日发布的招商信息还披露了第 8 期项目详情:拟转让约 53 万笔信用卡不良债权,对应约 52 万户债务人,债权基准日为 2025 年 11 月 9 日,债权总额约为 216.97 亿元,其中,未偿本金达 112.01 亿元,息费金额 104.96 亿元。该项目同样全部为损失类表外资产,未发起诉讼,债务人分布于广东、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 29 个地区,年龄集中在四十岁区间。
上海银行则展现出另一种思路。上海银行在 11 月 12 日发布的 2025 年第 1 期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中,虽未公布具体转让金额,但披露关键数据:借款人 14,831 户,未偿本金 2.35 亿元,未偿利息 3636 万元,本息合计 2.72 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 417 天。五级分类全部为损失类,但账龄明显短于同业。资产亮点在于 " 债务人区域集中,长三角地区债权人占比超六成 ",催收半径小、沟通成本低。该行预计于 12 月上旬开展竞价,定位为 " 轻量级、高周转 " 资产包,或意在吸引区域性 AMC 参与。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则采取 " 高诉讼比例 + 区域集中 " 策略。2 期债权合计总额高达 10.68 亿元。第 1 期资产包债权总额达 8.16 亿元,其中已诉讼案件占比超 70%,包括已判决待执行、已执行及终本执行等状态共计 1,148 笔。债务人 95% 的贷款发放地为广州市,65% 户籍在广东省,地域高度集中有利于降低后续催收成本。该行强调 " 可节省诉讼成本、执行后有较高预期收益 ",试图通过资产包的司法进展提升市场吸引力。
九成以上价值被核销
平安银行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完成的 " 橙安 2025 年第六期 " 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项目,成为当前市场定价的典型样本。该项目原始债权金额为 10.33 亿元,最终由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以 9300 万元受让,相当于每 100 元债权仅售 9 元,转让折扣不足一成。该资产包涉及 27,703 户借款人,分布于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湖南等地,贷款类型为个人信用卡,五级分类为可疑类与损失类。
如此低的成交价源于多重现实约束:一是信用卡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回收完全依赖催收而非资产变现;二是大量债务人长期失联、收入中断或资不抵债,实际偿还能力极低;三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征信管理规定严格限制债务人信息使用,影响精准催收效率;四是监管严禁任何形式的暴力或违规催收,抬高合规成本并压缩操作空间。在此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普遍采取 " 低价买入、选择性催收 " 策略,仅对少数有还款意愿或能力的债务人进行重点跟进,其余则作为坏账核销处理。
惠誉博华认为,通过放宽准入条件与提升市场透明度,监管推动银行将不良资产处置逐步纳入日常运营流程,有效提升了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与资产质量稳定。《不良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的修订,进一步放宽准入。商业银行、地方 AM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私募基金等机构均可依法参与不良资产交易,审批制逐步改为备案制,处置频次和灵活度明显提高。
银登中心的作用持续强化,推动了不良资产市场的加速流转,显 著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
以一成甚至更低的折扣率加速出清信用卡不良资产,已成为银行业的普遍选择。这背后是一场银行优化报表与资产管理公司博取收益之间的精算平衡。对银行而言,即便低价转让导致当期部分账面损失,但其带来的资本释放、成本节约和风险化解的正面效应,远高于长期持有这些 " 冰封资产 " 的机会成本。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内的各类型零售贷款不良率都在上升,零售风险正在暴露当中。其中,近几年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持续上升。不过从斜率来看上升趋势放缓,但从信用卡贷款不良生成率来看,仍处于较高水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