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22小时前
顺为和启赋投了一家儿童硬件教育公司,要用AI重做经典图书IP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硬氪获悉,深圳市奇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奇朵智能 KidoAI")近日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 + 融资。我们总结了本轮融资信息和该公司几大亮点:

融资金额及投资机构

融资轮次:成立仅三个月,已完成两轮种子轮融资

融资规模:数千万元

投资方:顺为资本、启赋资本共同加持

资金用途: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团队建设,扩大研发投入以完善产品矩阵,并推进首批产品的规模化量产与市场交付。

公司基本信息

成立时间:2025 年 7 月

注册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企业定位:「奇朵智能 KidoAI」是一家以 "IP+AI+ 硬件 " 为核心模式的儿童数字生活创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产品,为儿童成长与家庭生活,提供集认知启蒙、语言训练、情景交互与创意分享于一体的 AI 生活新方案。

团队背景:创始人兼 CEO 黄勇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他曾主导多个儿童教育项目从 0 到 1 落地,拥有十余年 AI 教育硬件产品研发及运营管理经验。核心成员多来自消费电子、AI 算法研发及儿童教育科技领域,覆盖儿童 IP 内容开发、AI 交互、智能硬件设计等领域,兼具技术落地能力与教育场景洞察力。

技术亮点:「奇朵智能 KidoAI」的产品核心,在于用 AI 技术重新 " 出版 " 儿童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将权威的内容 IP,通过 AI 智能体进行数字化再造,最终装载于特制的硬件载体中,形成 "IP+AI+ 硬件 " 三位一体的产品模式。

这条基于 AI 大模型提出的新型出版生产线,它实现了从内容生产、审核到交互的全程智能化,把传统的绘本、图书、科普知识等纸质化 IP 内容,转化为可对话、可陪伴、可生成个性化内容的互动体验。

" 十万个为什么 " 儿童 AI 探索相机(图源 / 企业)

其中,在内容选择上,研发团队瞄准了 3-18 岁用户的多元学习场景,其首款 AI 探索相机针对《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经典图书 IP 进行了智能硬件重构,将学龄孩童知识启蒙场景,转化为一系列可交互、可感知的沉浸式数字体验。

未来公司还将与更多的内容 IP 方进行创新合作,构建覆盖音乐、科普、文学等更多领域的结构化知识库及 AI 硬件产品。

市场体量

据艾瑞咨询与 IDC 联合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儿童教育智能硬件(含学习平板、AI 点读笔等)市场规模已突破 38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 450 亿元,且以年均复合增长率 18.5% 持续扩张,至 2030 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其中,幼儿早教机在国内的整体规模已达约 18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2.3% 左右,预计到 2030 年将突破 320 亿元;具备 AI 语音识别等功能的中高端产品已占市场总额的 60% 以上。

创始人思考

硬氪:从奇朵智能 KidoAI 首款产品形态来看,你们并没有对硬件结构做出太多改变,其创新性如何体现?

黄勇:在我们看来,成功硬件品类的市场基,在于其已被验证的用户心智与规模化出货能力。

因此,奇朵的产品策略上不会去轻易定义新品类,而是聚焦于年出货量不低于 300 万台的成熟赛道,例如全球年销量达数千万台的儿童相机品类,这类产品已在用户认知中形成稳定的形态符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首款产品还是选择用户熟悉的 " 卡片式、长方形 " 相机作为产品载体,正是为了避免因形态创新而带来额外的用户教育成本。

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任何教育硬件的本质都是内容载体。用户无论通过 APP、硬件还是纸质媒介,其核心诉求始终是内容消费。奇朵形成的 "IP+AI+ 硬件 " 的独特产品逻辑,就是以经典内容 IP 为核心,通过 AI 技术重构内容体验,再将其装载于符合用户心智的硬件形态中。

以《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经典 IP 为例,过去是通过图书、音频等形式出版;而进入奇朵的 AI 出版流程,它被重新 " 出版 " 为一款儿童探索相机。硬件在这里作为内容的新型输出介质,而 AI 则是提升内容交互体验的关键引擎。

基于现实世界实现 AI 内容交互(图源 / 企业)

可以说,奇朵本质上更像是一家以硬件为载体的新型出版公司。我们不做内容的创造者,而是通过技术与硬件的融合,重塑经典内容的传递方式,让每一款产品都成为承载智慧与启发的新型知识媒介。

硬氪:市场上有不少 AI 硬件尝试走 IP 结合的路径,怎么形成产品的持续生命力?

黄勇:在智能硬件创业领域,任何团队都必须直面两个根本性问题,即如何应对手机的替代性,以及如何应对华强北的仿制压力。

关于手机替代性问题,我们通过精准的用户场景分析找到了突破口。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大陆 12 岁以下儿童的手机普及率较低,尽管手表普及率高,但其核心功能定位在通话与定位,拍摄体验远未满足需求,这正是儿童相机品类能保持年销数千万台的基本逻辑。对于 12 岁以上用户,我们采取与手机共生的策略,通过与手机连接,在特定场景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白牌仿制对于当前硬件创业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在这个方面,我们会通过跟权威 IP 深度合作构建差异化内容壁垒。华强北模式擅长硬件组装,但难以复制内容生态。

硬氪:产品研发过程中,你们遇到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黄勇: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在于为不同 IP 寻找最适配的硬件载体。就像传统出版需要决定一个 IP 适合做成绘本、连环画还是小说一样,我们需要为每个内容 IP 找到最契合的硬件形态。

比如《十万个为什么》这个 IP,核心价值在于激发儿童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我们选择 AI 相机这个硬件形态,原因就在于相机作为 " 捕捉现实 " 的工具,与 IP 的 " 探索发现 " 内核高度一致。当孩子在户外捕捉到一只昆虫、一片奇特的树叶或一道彩虹时,AI 相机能够即时识别并启动《十万个为什么》中的相关知识库,实现 " 所见即所学 " 的场景化学习,这是传统图书或音频形态无法实现的沉浸式体验。

硬氪:这也意味着,你们必须既要懂内容运营、又要懂 AI 技术研发,还要能理解二者怎么融合。

黄勇:这种多维度的跨界能力组合,反而也构成了奇朵的核心优势。我们已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 AI 内容生产线,实现了从 IP 导入、内容处理、知识补充到三审三校的全流程覆盖。在严格遵循出版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库结构化建设与 RAG 等深度处理技术,确保内容的专业性与准确性。

在产品开发层面,后续计划每年推出 3-4 款产品。我们会延续硬件重构的底层逻辑,通过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品类,供应链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关键还是如何为每个 IP 精准匹配最适合的硬件载体,并借助 AI 技术重塑内容交互体验。

硬件只是载体,内容才是灵魂,AI 则是激活内容价值的引擎。通过将传统出版的专业性、AI 技术的创新性,与成熟硬件的稳定性相融合,我们希望能走出一条 " 内容价值硬件化 " 的全新路径,让经典知识以更生动、更互动的方式融入新生代的学习生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黄勇 融资 文学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