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3小时前
双十一销量暴涨十倍,谁是AI眼镜的“超级赢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双十一虽然结束了,但是小雷的双十一专题还没到结束的时候。在各个品牌和平台陆续发布战报后,我们终于有机会透过一手数据,来看看今年到底是谁把 " 新物种 "AI 眼镜卖火了,消费者更偏爱哪些品牌、又真正看重哪些方面的体验。

从京东发布的数据来看,数码品类的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过 50%,同时有超过 200 家开放平台店铺成交额同比增长 200%,以旧换新成交额同比增长也超过 100%。可以说,在 3C 数码品类里,京东依然稳居线上平台的中坚生态位,这也让他们的战报比以往更有参考价值。

图源:京东

而在一众数码产品中,"AI 拍摄及显示眼镜(也就是常说的 AI 眼镜)" 的成交量就颇为亮眼,整个品类的销量同比增长超 10 倍,成为数码品类里增长最高的品类。作为今年最热门的新品之一,华为、小米、阿里、百度等大厂纷纷入局,也让这个赛道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图源:京东

不过,从京东的实时销售数据来看,AI 眼镜的销量还是主要集中在老牌智能眼镜厂商上。比如大家熟悉的影目 INMO 就凭借出色的产品力与体验,在京东平台的各类排行榜中都名列前茅,同时也成为智能眼镜热卖榜里唯一有两款产品排名前五的品牌。

而且,AI 眼镜的销量并没有一味集中在最便宜的入门、低端产品线上,用户反而会更侧重于考虑有完整生态的品牌,其次是外观形态足够日常、不 " 社死 ",最后才是功能是否真正好用、能否融入通勤和工作场景。

因此,可以看到市场一边在往更高阶的一体式 AI+AR 方向走,一边又需要足够亲民的纯音频类 AI 眼镜去不断 " 拉新 "。

音频拉新,AR 深耕

回到具体的销量,整体来看 AI 音频眼镜还是要稍微多一些,因为其在价格上更容易被新人所接受。以小米的 AI 眼镜为例,其官方定价是 1999 元,在双十一期间价格一度降到 1450 元左右(包括国补),这个价格对于小米用户来说显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图源:雷科技

毕竟从功能角度看,相当于你花一台入门机的预算,买到了一个随身耳机 + 随身相机 + 随身 AI 助手的组合包,而且三种体验都不算敷衍,对第一次尝试 AI 眼镜的用户来说," 冲一副玩玩看 " 的心理门槛自然会大幅降低。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雷鸟 V3 身上,在叠加国补之后,价格甚至可以杀到 1173 元左右,主打一个量大管饱,让这款已经上市接近一年的产品,在今年双十一重新回到了热销榜单。

从功能配置到实际体验,这两款产品的思路非常接近:一边借助成熟手机生态和语音助手的积累,一边靠扎实的硬件基础,把 " 第一副 AI 眼镜 " 这个位置牢牢占住。正是这些价格阶梯清晰、定位偏入门的产品,帮 AI 眼镜这个品类拉到了第一批真正愿意掏钱的 " 体验用户 ",也为后续生态的迭代和升级打下基础。

但对于已经买过、用过 AI 眼镜的老用户来说,纯音频交互和少量基础功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一体式 AI+AR 的全功能智能眼镜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下一站。而在这个品类里,持续深耕 AR 显示多年的影目 INMO 就有更大的优势,影目 INMO 用 GO3 和 GO2 两款产品,满足了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成为此次双十一促销的大赢家。

图源:YouTube

INMO GO3 和 GO2 之所以受到消费者欢迎,其实与影目从创立开始就押注一体式 AI+AR 轻量眼镜路线有关、从早期的 INMO Air 到现在的 GO 系列,核心卖点一直是:一副 " 真的能当普通眼镜戴着上街、上班 " 的智能眼镜,而不是一块挂在脸上的尝鲜设备。

整体看下来,今年双十一其实已经描绘出 AI 眼镜赛道的生态扩张线路,由价格更亲民的 AI 音频眼镜负责 " 拉新 ",用常用功能的组合让更多用户先尝试着戴上这类设备。中高端则由一体式 AI+AR 智能眼镜承接 " 升级 ",在显示、交互和生产力场景上持续发力,把眼镜从尝鲜玩具一步步推向 " 第二块屏 "" 第二台手机 " 等定位。

虽然,现阶段的 AI 眼镜还存在不少问题尚待解决,比如续航、交互体验以及应用生态等,但是从用户的选择来看,只要产品可以满足价格、形态和场景,基本是不愁没有用户买单的。

选购 AI 眼镜,用户更看重什么?

今年整条 AI 眼镜赛道,被不少媒体称作 " 百镜大战 " 的第二年。无论是行业报告还是厂商访谈,几乎都在强调同一件事:市场已经从最初的试验阶段,开始向几种主流形态聚拢,用户其实并不想单纯为了 " 新奇 " 付费,而是更愿意为明确场景、明确功能的产品买单。

所以,大家能够看到声量最大、存在感最强的依然是一体式、同时具备显示与拍摄能力的 AI 眼镜。这样一款产品可以同时解决:第一人称拍照和视频记录,随身 AI 助理带来的问答与提醒,翻译、提词、会议记录等效率场景,以及导航、识物、支付等轻量级 AR 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价格是 AI 音频眼镜两倍的一体式 AI+AR 眼镜,能够在整体销量上与前者持平,因为对于选购者来说,这些基于 " 显示 " 打造的一系列功能,更契合他们对 " 未来产品 " 的需求。

图源:影目 INMO

简单来说,像翻译、导航、消息通知等功能其实是不少用户的刚需,而这些需求对于纯音频的 AI 眼镜来说并不好满足,即使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实际体验其实也不如文字显示来的直观。

不过也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不管是选择 AI+AR 眼镜还是 AI 音频眼镜,价格依然是核心影响因素,可以看到 AI+AR 眼镜的售价基本集中在 2500-3500 元档位。目前,这个价位段的 AI+AR 眼镜还是以单色光波导为主,只能显示简单的 UI 图形界面和文字。

至于能够显示复杂画面的全彩光波导智能眼镜,价格普遍超 5000 元,整体销量与单色光波导和纯音频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可见用户对于 AI 眼镜的可接受价位其实并不算高,多数人宁愿牺牲部分体验来换取更高的性价比。

所以,小雷觉得接下来智能眼镜厂商的内卷方向,或许可以更多的放在如何降低单色光波导眼镜的成本上,通过降低售价来笼络体验了纯音频 AI 眼镜后觉得 " 不够用 ",想进一步升级的用户。

而且,功能较为单一的 AI 眼镜,反而不太受用户欢迎,比如不少智能眼镜厂商都推出了纯音频无拍照功能的 AI 眼镜,虽然价格相对来说便宜很多,但是销量来看与功能更完善的款式差距不小。

可以说,目前 AI 眼镜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并不是一味的追求 " 低价 " 或 " 多功能 ",而是倾向于可以平衡价格、性能、续航以及体验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在这个赛道里如果想做一款细分化产品将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AI 眼镜 " 期末考 ",谁的答卷更好?

如果把今年的双十一,看作是 AI 眼镜行业的一次 " 期末考 ",那么影目 INMO、雷鸟以及小米等品牌其实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其中,影目在一体式 AI+AR 智能眼镜领域已经连续四年占据销量冠军,对于一个没有手机、PC 等成熟生态加持的品牌来说,这个成绩本身就说明他们有足够的产品力和软件实力来支撑整个智能眼镜生态。

比如说,在一体式 AI+AR 智能眼镜路线里,INMO AIR3 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它不是简单的显示终端,而是一款搭载自研 IMOS 3.0 空间操作系统的一体式 AI+AR 智能眼镜:支持 AI 语义交互、空间计算、多屏协同等能力,用户可以在眼前完成信息调用、应用切换,而不再只是 " 看视频 "" 投个屏 " 这么简单。

同时,INMO AIR3 也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阵列光波导光学方案并量产的产品,即使在全球范围内,这条技术线的主要对手也只有 Meta(Meta 还遭遇产能危机)。而且,影目 INMO 还在双目全彩显示、轻量化量产等方面实现超越,并通过开放 SDK 搭建生态、做开发者社区,把自己定义为一个 " 平台级终端 ",而不只是卖几个型号的硬件。

如果说 AIR 系列负责在技术和系统层面对标 " 下一代手机 ",那 GO 系列则是在双十一这类大促中,与普通消费者距离最近的一条线。INMO GO3 一方面延续了一体式智能眼镜的路线,另一方面又在设计和日常佩戴体验上给整个行业来了一次 " 颜值降维打击 ",配合官方规划的多框型、多配色季度更新策略,GO3 已经在主动向 " 生活潮流单品 " 靠拢。

功能层面,GO3 也没有停在 " 轻娱乐 " 上,而是把翻译、提词、会议助理这些高频场景做到极致,并且还带来了首个双芯片架构 + 可拆卸双电池的全新结构,让 AI 眼镜也可以实现全天候佩戴。可以说,这些 " 杀手锏 " 都让 INMO GO 系列在 AI 眼镜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成绩最亮眼的品牌之一。

再来看看其他品牌,小米的 AI 眼镜虽然是首款产品,但是却有着不错的定价和成熟的手机生态支持,依靠庞大的小米用户生态来做大蛋糕,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 AI 眼镜品类,你可以说小米的 AI 眼镜没有 " 特点 ",但是却无法忽视它在市场中的地位。

至于雷鸟的主场其实在 XR 眼镜那边,不过也正是因为有着 XR 市场的积累与支撑,让他能够借助 XR 市场的用户生态群,更好的探知智能眼镜用户的需求,使得他们在 AI 眼镜市场也是如鱼得水。

从这次双十一的成绩单来看,AI 眼镜这个品类已经从 " 有没有人买 " 走到了 " 谁卖得更好、谁用得更多 " 的阶段。在雷科技看来,增长 10 倍只是一个起点,真正决定谁能笑到最后的,还是要看谁的产品能够在价格、形态、功能上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双十一 京东 小米 智能眼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