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4小时前
未来的iPhone,想靠卫星消灭“无服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想象一下,你到一个非常小众的山林景点旅游,拿出 iPhone 想把照片发给家人,却只看到 " 无服务 " 三个字。

至少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尴尬现状很快就要改变。根据彭博 · 社最新爆料,苹果正在探究如何实现更丰富的 iPhone 卫星通讯功能,甚至包括 5G 网络,而不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急救场景。

虽然和国行 iPhone 关系不大,但这只是整个手机行业的一个缩影。

苹果的卫星大计

十年前苹果开始研究卫星通讯时,他们具有相当的野心:使用卫星网络来取代地面基站,让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网可上。

当时并没有能实现这种愿景的技术能力,苹果决定一步步走起。三年前发布的 iPhone 14,苹果卫星的初尝试仅限于无网联系救援人员。

不过从此之后,苹果一直持续为 iPhone 卫星通讯能力添砖加瓦,去年还实现了无网卫星 iMessage 通信,让这个功能在 iPhone 上首次脱离救援的场景,更贴近日常。今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Ultra 3 也开始支持卫星通讯能力。

这也是苹果一直以来做新产品的哲学——先把基础的功能推向市场,然后持续迭代增加新特性,不断靠近最终的完全体。

根据彭博 · 社,苹果内部已经在开发数个卫星通讯功能:

第三方应用卫星框架:允许开发者通过 API 将卫星连接添加到自己的应用中,具体方式由应用开发者自行决定;

卫星地图:将卫星通讯能力引入苹果地图中,用户可以在没有蜂窝网络和 Wi-Fi 连接下进行导航;

图片短信:进一步增强卫星 iMessage,用户可以发送图片;

自然使用:让 iPhone 在口袋、车里甚至室内都能连接卫星,目前所有的卫星通讯需要在天空无遮挡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非地面网络 5G(NTN):硬件方面,明年的 iPhone 将支持 5G NTN 能力,这将使蜂窝基站能够利用卫星网络来扩大覆盖范围。

可以看出,苹果接下来打算进一步减少卫星通讯的限制,丰富使用场景,利用这些服务让 iPhone 进一步获得优势。

不过彭博 · 社也指出,苹果目前没有计划为 iPhone 提供第一方的卫星通话、视频聊天或网页浏览等能力,5G NTN 更多是一种硬件和协议的能力准备。

为 iPhone 提供卫星通讯服务的是一家名为 Globalstar 的企业,规模不大,卫星网络也比较老化,目前还能满足苹果的需求,但很难带来领先的体验。

当下最好的卫星通讯服务提供商则是马斯克的 Starlink,巧合的是,他们正在寻求以 100 亿美元收购 Globalstar。

这三家企业之间的故事颇有种复仇记的意味:根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实际上在 iPhone 14 发布之前,马斯克也曾经向苹果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希望 SpaceX 和 Starlink 能成为 iPhone 的独家卫星供应商,为期 18 个月。

苹果拒绝了马斯克,最终选择了 Globalstar。

如果并购发生,苹果就要面临一个选择难题:继续和 Starlink 合作,还是自己提供卫星通讯服务,或者寻求其他服务商。

The Information 预计,即使苹果和马斯克之间由于卫星通讯和其他问题关系紧张,但如果苹果想要实现拿到的卫星通讯技术,那最好的选择还是 Starlink。

虽然将用户体验掌握在手是苹果一直以来的传统,也能确保功能的隐私符合标准,只是要不要亲自下场提供第一方的卫星通讯服务,苹果内部一直没有定论。

彭博 · 社称,从项目初期开始,一些高管就认为苹果不应该成为运营商,随着其他第三方服务商的快速扩张,反对的观点在苹果内部更加强烈。

成为运营商,对于苹果来说并不会带来太多收益,反而会招致有关部门的监管。苹果甚至选择继续延期免费卫星服务一年,来规避被认定为运营商的风险。

也由于类似的原因,即使苹果已经给 Globalstar 投资了约 20 亿美元,并且可以根据合约抢先收购这家企业,他们大概率也不会收购。

▲ Globalstar 卫星

苹果很可能会继续将现有的和上面即将到来的新功能作为基础体验,免费开放给用户;而更进阶的其他服务,则允许用户通过付费给 Starlink 这样的第三方运营商获得。

由于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选择并不多,苹果可能最终还是会选择和 Starlink 联手。由于后者积极探索卫星访问完全网络的能力,这也会为苹果带来计划之外的新机遇。

就在本周,日本的 KDDI 和加拿大的 Rogers 运营商都宣布,将为蜂窝版 Apple Watch S11、SE3 和 Ultra 3 提供 Starlink 付费服务支持,手表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 Starlink 收发短信。

目前的智能手机想要直接使用 Starlink,只能实现最基础的短信服务能力,完整的网络需要架设额外的天线。

因此 Starlink 正在调整自己的卫星,通过频率协调和调制技术,让卫星主动适配手机的频段,明年将开始发射第三代蜂窝网络卫星。同时 Starlink 也在寻求合作,想要将连接互联网的功能直接集成到手机芯片之中。

十年前那个 iPhone 靠卫星网络上网,实现网络服务全覆盖的愿景,或许真的要来了。

探索通讯的边界

其实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了对卫星通讯的探索。

为了解决当时基站数量还比较稀少的问题,摩托罗拉开始了 " 铱星计划 ",意图通过发射全球卫星组网,实现手机信号的全地区覆盖。

▲铱星全球卫星网络

高昂的使用成本,让铱星计划用户寥寥,而同时移动网络迅速普及、基站覆盖扩大,最终铱星公司从开通卫星通讯到破产只持续了 9 个月。

在 5G 基站都已经深入沙漠腹地的当下,各个手机厂商又重新捡起摩托罗拉放弃的 " 落后方案 ",目前也不算好用,使用场景还很稀少,难免让人对厂商的推进节奏产生质疑。

但手机本质上还是一台通讯工具,探索通讯能力边界一直是手机厂商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这条道路上,苹果并不算孤单,实际上华为几乎是与苹果同时在 2022 年推出了首台支持卫星通讯的手机,并且后续更多国产手机也加入了国内卫星通讯的支持。

在技术上,甚至国产手机的卫星通信能力还更胜苹果一筹,华为已经实现了图片消息传输和卫星通话能力。

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各种无网通讯真的不再是一个专属少数探险家的功能,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 " 有备无患 " 的救命稻草,消费者也已经将功能有无作为手机选购的重要决策依据。

并且,即使在基站服务范围之内,像车库、人流密集这些弱信号场景也偶尔能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场景不一定适合卫星通话,国产厂商有另一套应对方案。

从去年开始,国产手机基本都搭载了一些 "无网通信 "功能:无需卫星和基站,两台手机之间靠蓝牙连接实现近网通信,或者利用周边的其他手机成为通讯的中间人,接力将信息传递更远的距离。

除了卫星通讯,苹果也在 2018 年左右被爆料正在布局无需 Wi-Fi 和蜂窝数据的 " 对讲机 " 功能,但因为相关技术和英特尔基带深度绑定,而苹果当时已经决定转投高通,相关计划无限期搁置。

而现在,英特尔基带团队已经被苹果吸收,未来苹果的 iPhone 和 iPad 产品将全部搭载 C 系列自研基带,"对讲机 " 功能很可能会再次回归。

无论是卫星通信还是其他无网方案,现阶段只能是一种 " 非主流 " 的通讯方式,作为目前常规的地表基站通讯的补充方式。

最终的目标,也和当年的摩托罗拉别无二致,让使用手机不再受信号限制。

因此,对手机厂商来说,探索通讯的边界不是为了卖更多产品的噱头,而是回到手机诞生之初人们对它的憧憬: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受限制地沟通世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卫星 iphone 5g 5g网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