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行业龙头禾赛科技公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 2.56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净收入约 7.95 亿元,同比增长 47.5%。这不仅标志着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也意味着激光雷达产业在自动驾驶及智能化浪潮中的商业化拐点正在到来。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从财务表现到出货规模,禾赛科技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从亏损到高增长的结构性转变,反映出其在全球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竞争力正在持续提升。

财报数据显示,禾赛科技第三季度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到 44.14 万台,同比增长高达 228.9%,其中面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市场的出货量为 38.08 万台,同比增长 193.1%;面向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出货量为 6.06 万台,同比飙升 1311.9%。得益于市场渗透率的迅速提升,公司实现历史性的盈利突破。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禾赛科技的技术与规模效应开始释放,自动驾驶产业链对其核心产品的需求强劲,带动业绩快速上行。
在成本管控与规模效应并进的同时,禾赛科技第三季度毛利率为 42.1%,虽较去年同期 47.7% 有所下降,但在快速扩张背景下仍保持较高水平,显示公司在供应链、研发和制造端的效率优化取得显著成果。和众汇富认为,毛利率的阶段性回落主要源于产品出货结构的变化和大规模量产初期的价格策略,并非盈利质量恶化的信号。相反,在产品组合逐步升级、单车配备数量上升的趋势下,公司盈利空间仍具提升潜力。
禾赛科技在报告期内不仅实现盈利,还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净收入将达到 10 亿至 12 亿元,同比增长约 39% 至 67%。这意味着全年净利润有望达到 3.5 亿至 4.5 亿元,远超年初市场预期。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管理层对下季度及全年增长的信心,主要基于两个判断:一是 ADAS 市场持续放量,二是机器人、物流及智能制造场景的应用拓展速度超出预期。
从行业角度来看,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与量产提速正推动其在智能驾驶领域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快速普及。国内外主流车企相继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使得禾赛科技受益于行业扩容红利。与此同时,机器人、安防、智慧物流、低速无人驾驶等领域也开始形成稳定的需求曲线,进一步拓宽了激光雷达的商业边界。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全球市场结构性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厂商凭借供应链完整性与成本控制优势,正在形成对国际巨头的追赶乃至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科技的成长也面临一定挑战。毛利率下行趋势若持续,将对后续盈利能力形成考验;同时,市场竞争加剧使价格压力进一步显现。如何在扩大出货规模的同时保持产品差异化与技术领先,将成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和众汇富认为,禾赛科技若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及智能终端领域形成多元化布局,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在资本市场层面,禾赛科技的扭亏为盈被视为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成熟的重要信号。过去几年,激光雷达企业普遍面临 " 高投入、慢变现 " 的阶段性瓶颈,而禾赛率先实现盈利,表明行业已从技术验证期进入商业化收获期。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向 " 智驾平权 " 时代,激光雷达将成为安全冗余与环境感知的核心硬件,产业规模有望在未来三年翻倍增长。
展望未来,禾赛科技的战略重点仍将集中于两条主线:其一是继续深耕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主流车企深化合作,提升渗透率与订单稳定性;其二是拓展非车载业务,重点布局机器人、智慧城市及工业感知场景,以分散单一赛道的波动风险。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从技术路线来看,公司在固态激光雷达、线束光学及自研芯片方向均保持领先,产品更新节奏明显快于竞争对手,为其后续毛利率修复提供了基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