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13小时前
小米公关一号位换岗,雷军要亲自下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日前,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将转岗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王化本人和小米皆未做任何回应,但坊间有关雷军对其工作不满故而换人的声音却此起彼伏……

  

王化转岗的 " 真相 "

 

11 月 16 日午后 ,多个媒体、自媒体大 V 援引媒体’电车界’报道:从业内多位人士处获悉 "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即将转岗,不再负责小米公关事务 "。消息一出,很快在数圈码、科技圈和财金圈扩散开来。

对广大吃瓜群众而言,最为好奇的一点,也恰恰在于一个被雷军点名表扬的十年老将,怎么说转岗就转岗?难道真如部分媒体、自媒体大 V 或直言或暗示的 " 王化对前阵子小米遭遇的极端负面舆情处置不力?"、" 过去的 KML 打法雷总不满意 "

今年 7 月份,雷军公开场合表达了对王化的感谢之后,王化还在深夜单独发了一条微博表达对小米、对雷总、对过去十年遇至的伙伴和家人的感激,以及当有网友留言 " 怎么感觉跟离职了一样 " 时,王化第一时间回复 " 再战十年,行稳致远 "。

从王化的微博和回复不难看来,他首先是深爱着小米与他的这份工作的,并且是要长长久久扎根小米,做出贡献的,这样的老将,首先忠诚度方面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那也就引入到能力象限的话题上来了,不妨先来简单梳理一下王化的履历。

四川大学毕业的王化加入小米之前,曾在媒体行业有过 10 年以上的经历,可以说是中国传媒行业的一个资深老兵,毫无疑问,对行业的洞察、对媒体的理解、对传播学的见解、乃至在传媒行业拥有的人脉、渠道等资源是他彼时最为优势的能力标签;

2015 年加入小米时,小米连独立的公关部门都没有,直到 2017 年才小米才正式组建公关部,那会王化还是林斌身边的一个特别助理。

2018 年小米公关部开始扩张时,王化还是集团公关部的编外人员,但已经应当时的公关老大徐洁云的要求,开始实质介入小米外对的传播出口与媒体对接工作了;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 2019 年中,王化正式通过转岗如愿回到集团公关部,承担起公关总监的角色;

2020 年王化晋升为小米集团公关部副总经理时该部门已有约 40-50 人的规模,王化曾如此描述这段难忘的的工作历程 " 带领如此规模的团队,是我职业生涯中从未有过的经历。我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深知这不仅是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21 年 5 月晋升为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

也就是说从 2017 年实质开始公关工作到 2021 年成为小米公关一号位,短短 5 年时间,王化完成了职级的三连跳,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他十年工作感言时,雷军公开对他辛苦的工作和贡献做公开的感谢与肯定。

以及我们获取到一个重要的信息点,就是王化加入小米十年间,先后转了数次岗位,包括他的前老大徐洁云(现雷总秘书)也经历了数次转岗。或者说因为徐洁去转岗,王化接管公关部,间接成就了王化。

那既然,小米内部是有着跟华为类似的干部轮岗制度,那王化这个公关一号位需要轮岗也就在意料之中,也就是说,关于王化此次的换岗,属于正常的工作变动,王化本人,小米公司层面本无需对外进行回应。

当然,如今的小米,不光是手机巨头(全球 TOP 3 生态位),汽车巨头(年交付近 40 万辆),IoT 巨头,还是互联网巨头……意味着小米这家 500 强实际上要跟手机、汽车、大家电、互联网乃至未来的半导体芯片等多个行业的强者进行无差别竞争。

……

在这样一个特殊且复杂的大背景之下,甭管是王化,还是新的继任者,都不可谓不压力山大,甚至可以这么说,继任者能否比王化干得更好?可能真的要打个问号的,以及,公关归根到底只是公关。

对于奔跑中的小米而言,任何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问题,都能在高速发展中得到解决,所以,那些认为雷军连发几条辟谣微博就代表雷军要自己一肩挑公关职责的论调,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小米不变的是成长

" 米黑变为米粉、米粉变路人、花粉变米粉、果粉变米粉…… " 这个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每天都在变,于小米而言,一切的不确定性风险(包括舆情),其实都能迎刃而解——成长,360 ° 全方位的成长!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路走来,小米是如何一步步甩掉 " 贴牌厂 "&" 组装厂 " 的帽子的:

大家电领域

诚然,最早小米的不少白电产品是走了贴牌代工路线,但是随着小米大家电业务的不断发展,目前供应链的话语权已逐步回到小米占主导的地位,一如笔者在《中国家电江湖大变局》一文中所述:

" 虽然长虹美菱为小米空调提供制造服务,但也仅负责生产环节,小米空调的研发、设计和品控均由小米主导,并且小米总裁卢伟冰近来不止一次秀过大家电业务(尤其是空调)的技术肌肉。"

汽车领域

截至 2025 年 11 月 ,小米汽车相关专利总数已达 834 件,其中超过 96% 的皆为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在自动驾驶、电驱技术和电池与压铸技术等板块皆有涉猎,就连一度涉入外观设计争议的小米 SU7 都获得了长达 15 年整车专利保护期。

就在数日前,小米还官宣斩获国际压铸最高奖——北美压铸协会(NADCA)颁发的最佳结构奖,具体是由小米 YU7 的 "20 合 1 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 " 摘下桂冠,一举打破欧美车企垄断,创造了中国汽车制造的行业里程牌式纪录

这一奖项的获得,也直观印证了小米汽车在结构设计、材料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的炉火纯青,换言之,从 SU7 到 YU7,小米汽车的爆卖,绝非偶然,更绝非营销层面的遥遥领先。

芯片领域

今年 5 月 22 日,小米玄戒 01 重磅发布,作为大陆首个 3nm 自主设计的智能手机 SoC 芯片,这一消息引发了举国轰动,国社更第一时间报道了这则喜讯,据新华社报道 " 据介绍,小米芯片研发工作已历时 10 年。仅 2021 年以来投入资金超 130 亿元,总研发人数超过 2500 人。目前,这款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首发搭载在小米 15S Pro 和小米 Pad 7 Ultra 两款旗舰新品上。"

据笔者从产业链消息人士处获悉,小米的迭代 SoC 芯片玄戒 O2 亦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届时有望与小米重磅新机一同亮相,并有望提升在小米产品线的覆盖范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商用。 

AI 领域

在天才少女罗福莉未官宣加盟小米之前,小米在 AI 大模型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专利储备,2025 全球互联网峰会乌镇主会场,小米 HyperAI 还斩获了本届互联网大会的特等奖 .

稍早前的 9 月,小米更开源了端到端语音大模型 Xiaomi -MiMo-Audio,它基于创新预训练架构和上亿小时训练数据,首次在语音领域实现基于 ICL 的少样本泛化,并在预训练观察到明显的 " 涌现 " 行为。

今年 8 月,小米开源首个自研声音理解大模型,再往前的 4 月末 ,小米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再到数日前,DeepSeek 核心架构师 &" 天才 AI 少女 " 罗福莉的正式官宣加入小米,无疑对小米的 AI 的研发创新将是如虎添翼!

小米取得这些专利、科技创新成果背后,是雷军对研发雷打不动的加码投入:

雷军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小米集团将持续深耕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和芯片三大底层核心技术,未来五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将投入 2000 亿元,不断夯实技术基底。

So,苦键盘侠们对这样一个在最为硬核的先进制程的芯片、AI 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取得突破的科技大厂冠之以没技术的组装厂的帽子,无疑将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

参考资料:

封面图源鲁大师 2022 牛角尖颁奖典礼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雷军 林斌 小米集团 四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