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行Travel 4小时前
今年最野的运动火了,北上广打工人扎堆被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九行 Travel ,作者:晓洋,题图来自:Simon 摄

踏入 11 月,酷热退去,是南方赏秋的好日子。

福建武夷山上,青绿里夹杂一点红与黄,秋风掠过,竹林沙沙作响。本可以在山间漫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有些人却偏要在黄泥路上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圈外人说,这些人真是 " 没苦硬吃 ";他们自己却说,这叫 " 没泥巴不越野 "。

△越野跑的快乐,是 " 成年人玩泥巴的快乐 "?(图 /Simon 摄)

10 月到 11 月,正是国内越野跑赛的 " 旺季 ",其中福建、广东、浙江和四川等地几乎每周末都有比赛。成百上千的跑者前赴后继地上山,报名通道一开,名额几乎秒空。

人们跑越野,究竟跑的是什么?越野跑跟之前流行的路跑、登山又有什么区别?

一、跑起来越虐,越叫人 " 上头 "

Diana 酷爱户外,10 多年来乐于尝试不同的运动。登雪山、骑行、冲浪、攀岩、马拉松等流行运动,都在她的朋友圈里出现过。

有一阵子,Diana 身边好友陆续去玩越野跑。他们总念叨这运动 " 很有趣 ",还在群里吆喝 " 周末一起去玩 "。入越野跑的 " 坑 ",她说那是顺理成章。

第一次跟好友去广州周边跑山,她当场崩溃,跑到一半直接打车回家。" 太累了,超乎想象的累。" 她原想着那是朋友间的周末游乐,实际上那天跑了快 30 公里,竟只到计划路线的一半。

尽管这 " 人生首野 " 戛然而止,但 Diana 却没觉得越野跑不适合自己。作为一名南方姑娘,她对雪山总怀有无比的向往。她希望通过越野跑的练习,提升自己攀登高山时的体能表现,同时也能令自己更好地应对山地环境。

△在雪山上奔走,往往挑战着人的体能极限。(图 /Diana 摄)

经过近三年的跑山积累,Diana 抓住了高海拔越野赛事官方摄影师的机会。她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爬上四姑娘山海拔 5 千米的补给点。

即使雪花落在相机上,也没能阻止她彻夜抓拍比赛瞬间。她最想拍到的是选手翻过海拔最高路段时露出的 " 狰狞 " 表情。那些血肉之躯直面严酷自然的内心戏,全写在上面了。

△ Diana 通宵守在四姑娘山八角棚海补给点,给选手拍照。(图 /Diana 摄)

山野的奔跑,会让人疲累,更会叫人 " 上头 "。三年前,Simon 独自报名了家乡南昌的一场越野跑赛。比赛中难受到抽筋,却让他直呼 " 太上头了 "。在他看来,越野跑不仅能亲近自然,而且不会像路跑那样枯燥。没多久,他就开启了双重生活:工作日上班,周末上山。

在公司里, Simon 是衣着整洁得体的企业财务人员,会议上从容应对领导的追问,Excel 表格里的数据在他手下飞快跳动。而到了周六,他会换上越野跑鞋一头扎进山里,不是在拉练,就是在跑比赛。

△ Simon 周末上山训练。(图 /Simon 摄)

去年湖州莫干山的雨和泥,狠狠考验了 Simon 对越野跑的热爱。山道被冲成滑梯,一脚下去,泥水立刻漫上鞋面。那双上千的跑鞋,在泥浆里毫无尊严可言。比赛宣传视频里飞奔而下的场景并不存在,下坡时只能小心 " 屁降 ",在烂泥里留下了一串串不太体面的印记。

△莫干山的泥巴路,考验着每一个选手的耐力。(图 /Simon 摄)

白天跑得狼狈,凌晨接近终点时又冷又饿,他心里敲起退堂鼓:" 为什么要吃这个苦?在空调房吃西瓜不爽吗?" 但到了下个周六,清晨 4 点,他依然准时醒来,奔向山里。

" 痛是难免,苦却是甘愿。"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里提到。无论是高原雪山,还是平原丘陵,越野跑总能让人被 " 虐 " 到极限又甘之如饴。他们嘴里骂着 " 再也不跑 ",下一次却依旧抢着报名。

正是这种 " 越虐越上头 " 的机制,让越野跑在城市中产圈里井喷发展。据悦跑数据研究院的统计,2024 年国内举办的各类越野跑赛事数量达到了 505 场,约为 2014 年同类赛事数量的 8 倍。

二、连报四年,都抢不到参赛名额

利用节假日时间,Simon 已参加了 7 项越野跑比赛,将汗水洒在南昌、台州、湖州等山野。可他最想参加的,仍是浙江临海的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以下简称 " 柴古 ")。

在他看来,这场五千人参加的赛事,相当于 " 中国越野跑的年会 ",不仅能见识到中国最顶尖的越野跑手、结识全国各地的跑友,还能享受古城居民的夹道欢呼。

遗憾的是,他连着四年报名,不是名额秒光,就是没中签。今年他想到 " 曲线救国 ",报名了系列赛。只要明年初拿到好成绩,就能获得 " 直通资格 ",即不用抽签就参加明年的 " 柴古 "。

△今年 Simon 仍未能抽到 " 柴古 " 的参赛资格。(图 /Simon)

Diana 起初不理解这种火爆。2016 年她开始接触越野跑时,报名都不用抢,只要不错过报名截止日期,并提交适当的体能证明,基本就能获得参赛名额。这些年观察下来,她发现:" 玩越野跑的中产数量在扩大。"

越来越多人从路跑、健身房转向山野。有人拍下 " 人生首野 " 的视频发社交平台,有人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天气来给自己的锻炼上难度。旅行博主、美食博主也加入其中,让越野跑成了新的 " 生活方式 "。

而越野跑比赛不仅意味着 30 至 100 多公里的实际奔跑距离,还包括几百甚至几千米的爬升高度。如果说马拉松是城市魅力的秀场,那么越野跑就是多元野性的舞台。

黄山徽州古城的越野赛道穿行于青砖黛瓦与山林溪流之间;甘肃瓜州的 " 八百流沙极限赛 " 设在戈壁,白日热风夜里繁星;贡嘎 100 冰川极限挑战赛,则让人在草甸、森林与冰瀑布之间快速切换。

赛道复杂、天气难测,这也意味着不是每位选手都能完赛。有人笑称自己是去参加 " 大型户外自助餐活动 ":跑 100 公里能沿途吃 10 顿,50 公里吃 5 顿,25 公里吃 2 顿,到了终点再集体吃一顿大餐。每顿饭之间会安排 10 公里山路帮助大家消食;如果吃撑了走不动,还可以坐车去终点参与最后的大餐。

越野跑赛的补给餐单,也朝着 " 满汉全席 " 靠拢。靠海就吃海,深圳安排海参畅吃,舟山赛场的水煮虾和特色熏鱼管够。靠山就吃山,莫干山上甲鱼汤伴母鸡汤,福安廉岭古道上卤味旁烤全羊。华南的赛场上,还有莲雾、油柑、樱桃等小众水果在补给站 " 恭候 "。

△越野跑主办方卷起了 " 自助餐 "。(图 / 小红书截图)

在吃与跑的节奏中,越野跑也成了社交、旅游与自我挑战的综合体验,与其说是一项运动,不如说是一场 "run hard,play hard" 的狂欢。不过,吃好喝好之前,跑山的人们得付点入场费。

三、同样是跑步,但比马拉松 " 烧钱 "

" 越野跑太上头了。"Simon 常说,不过下一句往往接着 " 比路跑更烧钱 "。他给九行记者算了笔跑步账:以 60 公里越野赛为例,报名费就要七八百块,加上交通、住宿等,一场比赛少则两三千。

普通城市马拉松比赛的报名费约为百元,而越野跑按距离计价,平均一公里对应的报名费为 10 至 15 元。"60 公里的比赛,跑下来要是多了 5 公里,我们还开玩笑说‘主办方送的’。"

Diana 当官方摄影师时注意到,越野赛办赛成本也高。四姑娘山的补给物资要靠马匹运上去,贡嘎冰川挑战赛甚至动用无人机。路标、急救和撤场都需专人完成,高海拔赛段还得请高山向导担任医疗保障。

复杂的赛道也让装备成为门槛。自 2021 年白银越野赛事故后,比赛主办方会严格检查选手的 " 强制装备 ",会根据路况、天气等因素,要求选手带上冲锋衣、头灯、登山杖、急救毯等装备。

△参加一场越野跑赛的装备与用品。(图 /Simon 摄)

选手们还会自备一身的行头。抓地力好的越野鞋七八百、轻量背包七百、显示轨迹心率的电子表几千 …… 光是这些入门级装备,越野跑至少比路跑要多花 2000 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的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市场的越野跑鞋销售增长 100%。

如果从丘陵跨入高山,费用就更高了。Diana 参加环四姑娘山比赛时,为了应对高海拔的天气,特意买了排湿保暖的打底衫。仅一件打底上衣,海淘价也要六七百。再加上能量胶、盐丸等消耗品,这些一次性消耗品单场比赛就要两三百元。

△高海拔越野赛对选手装备的要求更高。(图 /Diana 摄)

对于上班族来说,比花钱更难的是花时间。想要参加 100 公里项目的越野赛,平均每周末至少得有十多个小时在山里训练。搬到江苏常州后,Simon 发现新家附近没有太多的山地,他得开车往返 50 公里去做跑山练习。

越野跑赛的举办地点极少位于高铁直达的地方,往往需要高铁转大巴或者自驾,在山路上绕半天才能抵达起点。参赛一趟下来得花至少 3 天时间。周末双休不够,还得另外请假。

尽管山路艰险、装备不便宜、时间要求高,但越野跑的热度仍在攀升。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数据显示,2013 至 2019 年,中国参赛人数增加到 15 万,是同期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人们在跑越野,到底是在跑什么?

△许多人还在梦中的清晨,越野跑比赛的选手们已经出发了。(图 /Diana 摄)

四、翻山越岭,跑进久违的自在

相对于路跑,越野跑更 " 野 ",充满更多的不确定。即便有全套装备,每个选手都得在极限边缘,与自己的身体、意志力讨价还价。

莫干山的一场夜雨,逼着 Simon 对自己进行起灵魂拷问。那一刻,他不再去想财务表格或者孩子的作业,只在心里默念:" 再多坚持一公里,再撑十分钟。" 那一刻,他感受到纯粹的快乐。

Diana 拍摄过许多选手翻越雪线的瞬间。镜头里,他们的表情既狰狞又专注,仿佛精神被山风碾碎,又被重新塑形。这些人平时也许坐在电脑前写 PPT、端着咖啡开会,但在山野中所有身份标签都被卸下。

△摄影师与比赛选手的头灯,在越野跑比赛中划出一道道光轨。山野的体验,将化作一道光,点亮日常。(图 /Diana 摄)

在一次次越野跑中,人们会渐渐放弃 " 人生最佳成绩 " 的执念,因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国外有位跑者说,他总会在半山提醒自己:" 我不在乎。" 结果并不唯一重要。重要的是在山里、在风中,仍然在路上。

回到城市,脚下是光滑的地铁地面,身体仍会记得山的节奏。呼吸、步伐、心跳对齐,思绪变得单一而清澈。Simon 说,跑完后会收获一种内在的安静。那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许仍没有解决,但也没那么严重了。

越野跑看似在山里,其实是回到自己。那一刻,人重新变得具体,甘愿在风雨中咬牙前行、在泥地里跌倒又爬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福建 雪山 四姑娘山 攀岩 四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