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球科研城市十强的榜单,刷屏了!
一、中国首次占据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一半以上的席位,超过美国;
二、广东唯一上榜的城市,是广州,并且位居全球第六,超越旧金山湾区。
对,你没看错,是广州,而非深圳。

图源自《自然》官网,
不论是哪个结论,都足以让人震惊。
施普林格 · 自然(Springer Nature)这份榜单,聚焦在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 2024 年最新科研产出变化。
蛮有影响力的!
看来广州科研实力,不容小觑。
十强科研城市中,中国上榜的六座城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杭州——和上一年比,科研产出总量全都是增长。
反而其余 4 个上榜的美国都市圈: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巴尔的摩华盛顿,2024 年科研产出总量都较上一年有所下滑。
这份榜单是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二十周年学术年会上公布的,施普林格 · 自然机构是什么来头?

据猫崽了解,施普林格 · 自然是一家全球性的权威科研出版机构,创立于 1869 年,旗下有《自然》等系列研究期刊。
而这份科研城市的榜单,依据 2 个主要指标:
一个是份额指标,北京去年的科研产出增幅逾 9%,上海增幅近 20%,而同期全球十强中的所有美国城市,份额均有所下滑。
另一个是对 145 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贡献情况。

并且在《科研城市 2025》榜单发布前,还有五大子榜单: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各城市表现。
敲重点,广州在所有子榜单中的排名,都挤进了全球前十!
其中,地球环境科学第三、化学第四、物理科学第六、生命科学排第九、健康科学排第十。
这或许就能够解释,为啥广州能上榜,而依靠腾讯、华为等大厂的深圳却没上榜。

实际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广州从未掉队。
认真看下来,广州还是太低调了!
先看一个数据——科研经费投入,它是最直观能体现政府倾斜了多少资源在科技研发上。
去年,全国科研经费投入是 3.63 万亿,占 GDP 比重(R&D 投入强度)是 2.69%。
如果按 R&D 经费总量排序,第一是广东,超 5000 亿,无疑,广深是贡献的主力军。

广州去年的研发费用还未公布,但可以参考上一年的表现。
根据官方数据,2023 年,广州市的 R&D 经费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增幅 5.5%,远超当年 GDP 的增速(4.6%)。
并且,广州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占 GDP 的比值)为 3.44%。
其中,海珠、黄埔、番禺、南沙区的 R&D 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市平均值。
黄埔区的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天河,近 300 亿。

最近几年,广州科技企业,也逐渐走到台前。
比如小鹏,不仅搞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还搞飞行汽车、机器人等。
前阵子,小鹏汽车发布会上机器人走猫步的视频,倒是 " 火了 " 一把,甚至有网友总结,它是和特斯拉最相似的科技企业。
可以说是全村的希望了。

但实际上除了小鹏,广州的全球独角兽数量达 20 多家,还有数家千亿级别的科技巨头。
而广州的科技产业,主要涉及互联网、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及芯片。
前两者大家估计都耳熟能详了,以网易、唯品会、希音、三七互娱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
和以广汽、小鹏、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为代表的汽车工业。
但大家不熟的是,广州也有半导体,搞芯片。
并且,号称 " 广州第一芯 " 的粤芯半导体已经启动 IPO 上市。

据说,粤芯半导体是大湾区首个 12 英寸芯片的制造商,专注模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主打一个国产替代。
而除了粤芯半导体外,广州还有芯粤能(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商),是今年新晋独角兽。
同时,广州还有一张王牌是超高清显示产业,龙头企业包括视源、华星、乐金、创维等。
广州经济,其实已经企稳了。

最新的 GDP 增速已经触底反弹,广州经济也在转型中。
最新的工业和固定投资增速已经翻红,并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很难得。
而广州的科技兑现和成果落地,尚需时日,并非一蹴而就。
你怎么看广州的经济走势?
关注我们,来评论区聊聊 ~
—————— 分割线 ——————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