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规:所有非中医禁止开具中药、中成药、中药制剂等项目!
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明确的禁令,不再含含糊糊,不准就是不准。
11 月 16 日,河南某医院一名医生公布了他们医院的新规,医院正式规定:所有西医临床医生不准再开中药、中成药、中医治疗等项目!!

在这份《xx 医院关于非中医人员不能开具中药、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注射剂、中医治疗等中医药项目》的文件中,新规表示:
接上级监管部门精神,所有非中医人员不准开具中药、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注射剂、中医治疗等中医药项目。主要针对门诊慢性病、住院患者等参与报销的治疗,即日起执行,如仍出现违反规定产生的医保罚款及责任追究将由个人承担。请各科室做好通知。

这个新规犹如一颗炸弹,威力不小!可谓史上最明确、最严厉禁令,以前也有一些地区和医院出台了限制西医开具中药制品的文件,但都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留有转圜余地。但今天这个文件非同小可,它旗帜鲜明地表达了 " 不准就是不准 "。
例如,以前医院也限制开具中药,中药(煎服饮剂)确实是只能由传统医学的医生来开,但对于中成药(胶囊、片剂、散剂),现代医学的临床医生还是能开的。如今,河南这家医院则扩大了范围,中药、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注射剂、中医治疗等中医药项目,西医的临床医生们通通不能开了,甚至经过 1-2 年的培训之后也不能开,影响确实重大。
医院的新规出来之后,立刻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番激烈讨论。
11 月 16 日,河南郑州一名医生表示:" 各位同行都应该知道开中成药是利润比较大的,如果西医科室砍掉了中成药这个创收渠道,你让科室还怎么活?各科室缺少了中成药这个创收补给,又没有其它的补偿渠道,那…… "
福建漳州一名心内科医生则拿出论据讲起了道理,他认为:" 咱们先来讲讲道理,说一说为什么现代医学的医生们也喜欢开中成药。最开始中医(传统医学)看病是望、闻、问、切,西医(现代医学)看病是 B 超、CT、化验、拍片,中医如果只靠中医那一套,利润不高,所以医院综合疗效和收益的前提下,来了个中西医结合,对此,西医没有意见,反正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中医愿意用那就用吧。"
" 但对于现代医学的医生来说,能精通中医的几乎没有,但为了拉点喜欢看中医的病人,部分现代医学的医生也不得不大量开中成药了,你以为我们就这么乐意开中成药呀,开了中成药后,一些患者又喊着退药退钱,不开又没有办法,这都是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无奈。现在你说西医禁止开一切中医项目,我只觉得不可思议,中医能开西药,我们却不能开中药,这公平吗?"
限制西医开中药项目,从 2019 年就有了政策
非中医不准开中药,也是给医保减轻压力
不准西医开中药项目,从 8 月份就开始闹得沸沸扬扬。
8 月 26 日,福建某三级医院一名内科医生就曾表示:" 我们医院开始严管、严查西医临床医生开中成药的问题了,现在查得很严。长期以来,西医临床医生日常开具中成药已成为习惯,哪个不开呢?我们医院以前还要求开具的中成药不能低于一定比例呢,但现在医院明确规定:西医没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没有处方权的,直接给病人开中成药,这属于违规行为!"
8 月 26 日,广东某医院骨三科一名医生则反馈称:" 别说中药了,我连常规外用膏药都没资格开。想开中成药处方,必须去西学中培训 2 年,拿到处方权。"
不得不说,中成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成药又都价格不菲,在以药养医被根除后,中成药瞬间成为了医院的新宠,其在综合性医院的使用量持续攀升。
然而,随着综合性医院内中成药用药不规范、辨证不精准、造成大量医保浪费等新问题的出现,这也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面临考验。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中成药那么贵,对于医保无疑是一种压力,是时候限制中医经验不丰富的西医临床医生乱开中药制品了。
所以,到了 2019 年,对于西医开中药的限制就正式有了规定。
2019 年 7 月 1 日,国家卫健委突然下发《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于中成药,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

其他类别的医师,符合以下条件,才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1、经过不少于 1 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2、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 2 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 850 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或者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 3 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
在 2019 年,国家卫健委虽然对西医开中药有所限制,但留有余地,尚可转圜,并没有限制死,并不像如今部分医院直接规定所有非中医不准开各种中医制品。
可见,这种限制是越来越严厉的。
凭什么中医能开西药?
需要给出回答
西医不懂中医理论就开中药,会有很大风险
最后,还是要回应一下医生们心中的不甘:凭什么中医能开西药?
笔者认为,只要接受过正规本科教育的新中医,是可以开西药的,我们心里也没必要不平衡。因为中医院校学习的大部分教材都是西医教材,接受的医学理念也都是现代医学理念,在学习现代医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习中医,属于西医和中医都要学。
而且,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里的病理学、传染病、诊断学,以及内外妇儿等临床内容也都占了三分之一,所以他们已经不算纯正的传统医学了,是被现代科学熏陶过的 " 新中医 ",既然学过现代医学,那自然也是能开西药的。
至于西医开中药,这就不好说了。毕竟西医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有关中医的内容几乎是没有的,而且医科大高校中也没有中医教材,除了只学一学期的蓝皮《中医学》外,以后就再也不会涉猎了。
但是对于中成药或者说中药,真的太复杂了,其定义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关于中药的中医理论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性味归经、七情和合、18 反 19 畏等等,医生只有懂得这些理论,才能正确使用中药。
但说实话,我们不太懂。如果工作后我们对中医仍然有兴趣,懂的自然会更多。但是,大多数西医并没有继续学习中医的需要和动力,大学本科时学的那点概论早已忘的差不多了。
没什么中医的经验,却还要大开特开中药制品,这其中的风险可不小。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某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成药处方中,70% 至 90% 由全科医师开出,且 86.2% 的全科中成药处方不辨中医证型,仅根据西医诊断用药。在综合性医院中,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一些西医师缺乏中医理论相关培训,对中成药辨证分型不了解,不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重复开具同一功效类别药品,同时开具感冒药与滋补药等,加剧了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风险,存在较大的用药安全隐患。
以天津市某医院为例,2019 年 3 月至 6 月的基线调查中,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率高达 36.89%,不合理类型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用法用量不合理(30.12%)、无中医相应诊断(19.28%)、选药不合理(17.47%)、存在相互作用(15.66%)、存在重复用药(13.86%)、存在禁忌证(3.61%)
鉴于此,医院新规不准西医开中药,似乎也有他们的道理,我们不好反驳。不知各位同行有什么看法,尽管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意见吧。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 APP!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