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是把一根携带微型摄像头的管子从人体自然腔道伸进人体,体表完全没伤口,却能把肠道内的情况实时 " 拍给 " 医生看。大家总是听到的内镜手术就是胃肠镜检查的基础上,管子还加载了一些 " 切、割、取 " 的微型工具,可以将你胃肠道里的病变组织切下、取出。
最近,内镜手术器械又升级了!这次升级来自中国医生、上海医生的发明。
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消化内镜协会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平红教授、蔡明琰医师团队历经 7 年自主研发的 " 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切开刀 " 荣获 2025 年新器械创新奖。这是该国际权威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医疗机构自主研发的内镜器械。
长期以来,中国的内镜下切除手术主要依赖进口医疗器械,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价格相对昂贵,第二,遇到复杂的手术需要频繁更换多种器械。简单说,就是小管子要频繁 " 加载 " 切、割、取等不同功能的小工具。手术时间也相应延长。
针对这一痛点,中山医院的医生开始研究对策。他们最终成功研制出一款集标记、黏膜切开、圈套、注射、氩离子凝固技术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电圈套切开刀,并获得发明专利。
目前,这一医生发明获得欧盟认证和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能显著简化内镜黏膜剥离术(ESD)的流程,减少器械交换次数,在确保手术安全有效的同时大幅降低治疗成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