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聚集了人工智能领域重量级人物的行业峰会上,一项非正式调查揭示了硅谷内部对当前 AI 热潮日益增长的疑虑。
尽管资本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 AI 赛道,但行业内部人士对部分头部初创公司天文数字般的估值已开始显露不安,其中 AI 搜索领域的挑战者 Perplexity 和行业巨头 OpenAI 被最多人视为最可能 " 失败 " 的押注对象。
这场名为 "Cerebral Valley" 的 AI 峰会于旧金山举行,在周三以一场特殊的现场调查收尾。活动组织者、独立记者 Eric Newcomer 向在场的超过 300 名创始人及投资者提出了一个在硅谷被认为颇为 " 冒犯 " 的问题:你会选择做空哪家估值超十亿美元的 AI 初创公司?
调查结果显示,致力于挑战谷歌的 AI 搜索初创公司 Perplexity 高居榜首。更令人意外的是,被公认为此轮 AI 革命最大赢家的 OpenAI 紧随其后,位列第二。这一结果直接反映出,即便在 AI 投资狂热的表象之下,市场对行业领跑者商业模式及估值可持续性的信心正悄然出现裂痕。
虽然任何非科学性的匿名调查结果都需审慎看待,但其揭示的信号不容忽视。在通常忌讳公开唱衰初创公司的硅谷文化中,这次罕见的 " 点名 " 凸显了投资者圈层内正在蔓延的一种共识:我们正身处一个 AI 泡沫之中。
Perplexity:估值狂飙下的 " 泡沫 " 样本
对于密切关注硅谷动态的观察者而言,Perplexity 在此次 " 做空 " 榜单上登顶并不完全出人意料。该公司已成为部分人士眼中 AI 泡沫的典型代表。
据 Business Insider 近期报道,Perplexity 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每隔数月便启动新一轮募资,并吸引了贪婪的投资者需求,其估值已从 140 亿美元一路飙升至高达 500 亿美元的水平。这种快速攀升的估值使其成为了泡沫论的 " 海报男孩 "。
当被问及对 Cerebral Valley 峰会调查结果的看法时,Perplexity 的发言人 Jesse Dwyer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回应称:" 天呐,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爱评头论足的山谷峰会。"
OpenAI:高估值与巨额支出的隐忧
相比之下,OpenAI 位列第二则可能更让外界惊讶,因为它被普遍视为 AI 领域的明确消费者赢家。然而,其不断膨胀的估值和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支出承诺,已经让部分投资者感到不安。
据报道,OpenAI 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支出计划,引发了对其财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在近期一次与投资人 Brad Gerstner 的访谈中,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被直接问及:" 一家年收入 130 亿美元的公司,如何能做出 1.4 万亿美元的支出承诺?"
面对其公司估值被夸大的质疑,Altman 强力反驳,并对 Gerstner 给出了简洁而自信的回应:" 如果你想卖掉你的股份,我会帮你找个买家。就这样。"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峰会的调查结果,OpenAI 未回应置评请求。
硬币的另一面:押注与分歧并存
尽管看空情绪浮现,但这并非故事的全部。在另一项关于 " 你会押注哪家公司 " 的调查中,Perplexity 和 OpenAI 同样榜上有名,这表明市场对这些公司的未来预期存在巨大分歧。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正是当前 AI 投资领域的真实写照。
在该 " 看涨 " 榜单中,位列第一的是 Anthropic。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这家公司近期正在探索一轮新的融资,其估值可能高达 3500 亿美元。
在本次峰会上,一个几乎没有争议的共识是:我们确实处在一个 AI 泡沫之中。但许多资深投资者认为,这未必是件坏事。
凯鹏华盈的合伙人 Ilya Fushman 在台上表示:" 我认为每一个技术周期,按定义来说,都是一个泡沫。真正的问题在于,哪些是能够存活下来的持久公司,以及它们最终能变得多大?"
同场座谈的独立投资人 Elad Gil 则将当前情景与 1990 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他预测:" 最终会有几十家公司变得规模巨大,少数几家会成为真正改变时代的公司,而其他所有公司都将以某种形式消失。" 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的价值就在于精准预测,像 Perplexity 这样的公司,究竟会成为下一个谷歌,还是下一个被时代遗忘的 Altavista。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