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 IPO,合肥或将再收获一个重卡界的 " 蔚来 "。
自动驾驶这条超级赛道,牵动着全球目光。
2025 年 11 月 6 日,国内两大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同时在港上市,掀开港股智驾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小马智行的创始人彭军和楼天城背景之一,来自自动驾驶 " 黄埔军校 " 百度。拥有百度系自动驾驶背景的从业者不在少数,还包括中智行创始人王劲、它石智航联创李震宇等。
也是在最近,一家由百度亲自下场成立的自动驾驶企业也要冲击 IPO 了。它就是 2020 年成立的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科技公司 "Deepway",总部位于 " 最牛风投之城 " 合肥,合肥国资也深度参与其中,并给予了多次投资。
据报道,2021 年,Deepway 深向举办首场品牌发布会后不久,就收到了合肥抛来的橄榄枝,希望公司 " 关注合肥 "。此后,创始人万钧与合肥政府始终保持密切沟通,每当有业务进展时,万钧都会通过微信告知合肥相关负责人。
2 年后的 2023 年 11 月,Deepway 总部正式落户肥西县经开区,据悉落户首次洽谈到正式签约,过程仅用了两个月。合肥还为 Deepway 深向组建了专门的服务团队,从研发人员安家落户到子女入学都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5 年时间的发展,按 2024 年销量计算,Deepway 在全球正向定义(指从零开始设计,非改装)新能源重卡市场排名第一,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此番 IPO,合肥或将再收获一个重卡界的 " 蔚来 "。
百度与狮桥的 " 联姻 "
根据招股书,百度是 Deepway 的战略股东,目前持有 17.28% 的股份。百度不仅是 Deepway 的重要股东,更是其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来源,甚至可以说是百度亲自 " 下场 "。
成立之初,Deepway 就获得了百度 " 白盒 " 模式的自动驾驶技术授权,这是百度在商用车领域的唯一授权。Deepway 可基于百度数千万行源代码进行自研修改。
一位 Deepway 内部人士曾透露,单纯的自动驾驶软件方案难以落地,如同 " 有趣的灵魂找不到好看的皮囊 "。而百度的 " 白盒 " 授权,恰恰为 Deepway 注入了 " 灵魂 ",并允许其根据卡车独特的场景,如过弯防甩尾、长距离巡航等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
这一合作让 Deepway 从成立之初就能直接利用百度过去十几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和积累。
这种独一无二的授权背后,是 Deepway 成为 " 百度 Apollo X 计划 " 的首个落地公司,旨在共同打造货运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
合作基础源于百度在 2018 年曾以 10 亿元战略投资狮桥集团,而 Deepway 正是百度与狮桥集团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
掌舵 Deepway 的是狮桥集团的创始人万钧,CTO 田山原为百度商用车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
2020 年,Deepway 成立时,万钧已在物流行业深耕八年。万钧毕业于人大,2012 年创立狮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卡车金融企业之一。
狮桥集团以 AI、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专注物流运输平台服务、智能新能源卡车研发制造及卡车金融领域,构建商用车全周期智慧服务平台,业务覆盖全国 30 个省级行政区 700 余县级市。
万钧认为,在巨头林立的领域,单纯的轻资产模式容易被复制。他主张通过 " 轻资产、重运营 " 来构建核心竞争力。狮桥深度介入司机的运营场景,积累了超过 14 万卡车司机的经营数据,构建了独有的风控模型和行业壁垒。这种深度运营能力,也成为了后来吸引百度投资的关键。
正是这段创业经历让他近距离观察到物流行业的效率瓶颈与成本困境。" 行业从业者接近自身极限,却还是赚不到钱 ",万钧曾如是说。
在物流行业,油费和司机工资是两大核心成本,分别占总支出的约 40% 和 20%-30%。万钧的解决方案是,先通过电动化降低燃料成本,再通过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逐步减少人力依赖。
Deepway 的起步定位极为明确:不做简单的 " 油改电 " 重卡,而是采用 " 正向定义 " 路径,从零开始设计真正适合电动化、智能化的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发展初期,多数企业为快速抢占市场,选择在原有燃油车架构上修修补补。
公司采用 " 两段式 " 破局战略:第一阶段提供正向定义的新能源重卡解决方案;第二阶段在新能源重卡规模化部署基础上,通过智能运营和运输提升整体行业效率。
在技术路径上,Deepway 选择 " 跳过 L3,直指 L4"。万钧算过一笔经济账:L3 系统会让单车硬件成本增加十几万元,却因为仍需司机随时接管而无法节省人力成本,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因此,Deepway 聚焦于能解决核心问题的 L2(辅助驾驶,降低成本)和能带来颠覆性变化的 L4(无人驾驶,最终目标),形成了其独特的 " 天玑 · 雁行 " 智能编队运输系统。
五年后,他交出了一份成绩单:累计交付约 6400 台新能源重卡,覆盖 311 名客户,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5.06 亿元,同比增长 97.6%。
技术和场景的强互补,愿景的一致,让这家强强联合的企业获得了最大概率的赢面。
三年半累计亏损 17.02 亿元
Deepway 的增长很快。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Deepway 的收入分别为 0、4.26 亿元、19.69 亿元和 15.06 亿元。
新能源重卡销售收入占绝大部分收入 , 其新能源重卡的建议零售价区间为 47 万元至 70 万元(含增值税)。2023 年、2024 年、2025 年上半年占比都超过 99%,零部件销售占比不足 1%。而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处于免费提供状态,尚未贡献收入。
研发投入方面,Deepway 也是逐年增加,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 2.31 亿元、3.52 亿元、3.65 亿元和 1.79 亿元。
但公司还远未实现盈利。报告期内亏损分别为 2.67 亿元、3.89 亿元、6.75 亿元和 3.71 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 17.02 亿元。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报告期内总资产分别为 5.08 亿元、13.48 亿元、25.56 亿元和 39.2 亿元,而同期公司的总负债分别为 6.91 亿元、19.2 亿元、38.04 亿元和 55.39 亿元。
根据招股书,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Deepway 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5.93 亿元。
为改善财务状况,Deepway 正加快位于湖州长兴的三电智慧工厂建设,建成后每年生产的三电零部件可支持约 5 万台车辆。三电系统成本约占整车制造成本的六成,实现自研自产有望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未来战略方面,Deepway 早已开始海外布局,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澳大利亚等国建立销售渠道网络。
Deepway 此前曾对媒体公开表示:"2025 年将成为公司海外交付的爆发之年,已成立独立的国际贸易公司,除了出口中东外,还在瞄准美国、东南亚、新西兰等地市场。" 万钧还定下出海的明确目标:"2028 年海外销量占比超 50%,2030 年突破 60%。"
合肥欲投出重卡界的 " 蔚来 "
Deepway 的融资名单中,多次出现 " 最牛风投城市 " 合肥国资的手笔。
2023 年,安徽省铁路基金参与出资的中安新能车基金便已完成对 Deepway 深向的投资。
2024 年 12 月,Deepway 宣布完成 7.5 亿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安资本与普华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建信信托追加投资,大湾区基金、合肥产投、肥西产投参与跟投。该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公司在合肥地区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研发及量产推进。
据悉,这是安徽的省、市、县三级国资实现联动参与:中安资本代表省级国资持股 3.33%,合肥产投作为市级平台持股 0.83%,肥西产投则代表县级资本持股 0.5%。
在重卡领域,除了 Deepway 外,重卡新势力 " 零一汽车 " 也于合肥落户。随着 Deepway 的上市,合肥有望再度收获一个重卡界的 " 蔚来 "。
除了合肥国资,Deepway 的股东背景堪称豪华。
招股书显示,5 年时间,Deepway 在 A 轮融了 6 轮,B 轮 3 轮,pre-ipo2 轮,共计完成 11 轮融资,累计融资为 19.6 亿元,获得百度、魏桥集团、启明创投、联想创投、光跃投资、建信信托、中电基金、交银国际、慕华科创、华盖资本、中安资本、大湾区基金、合肥产投、肥西产投、普华资本等知名机构、产业方及地方政府的投资。
在 2025 年 8 月最后一轮的 Pre-IPO Ⅱ轮融资中,公司每股成本约为 38.94 元,根据已知信息粗略计算,对应当时估值应该超过了 54 亿元。
资本持续的 " 输血 " 支撑了 Deepway 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投入。而资本愿意下注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行业的广阔前景 , 中国市场正引领全球重卡新能源转型进程。
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持续爆发,累计销量达 11.96 万辆,已超过 2024 年全年,同比增幅高达 198%。据灼识咨询预测,到 2030 年,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达到 53.5%,市场规模达 2558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3.3%。
如果 Deepway 成功上市,它不仅有望成为 " 港股智能驾驶重卡第一股 ",获得品牌和资本的双重溢价,更将为整个智能新能源重卡赛道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