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17 日,据泰媒 Khaosod 报道,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近日在金边的一场全国僧侣大会上发出明确警告,提醒泰国 " 不要忘记,顾客是上帝 "。

他强调,柬埔寨每年从泰国进口超过 50 亿美元、约 1600 亿泰铢的商品,这一规模或许对泰国整体经济并非巨额,但对直接依赖柬埔寨市场的泰国农民与生产者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来源。
随着两国关系出现紧张,加上柬埔寨国内兴起的抵制泰国产品情绪升温,许多原本供应柬埔寨的蔬菜、水果和其他商品出现滞销,被迫重新运回泰国,使部分产业链受到直接冲击。
洪森在讲话中明确表示,柬埔寨市场并不小,而 " 顾客是王 " 的原则值得泰方重视。

他指出,虽然 1600 亿泰铢对一个国家层面的经济体量可能并非决定性数字,但对依靠出口维生的泰国普通民众来说,这个金额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敏感氛围下,一些产品因为抵制情绪而无法顺利进入柬埔寨市场,削弱了泰国基层生产者的收入。
泰国资深评论员巴威 · 罗占飒则提醒,洪森的强势表态虽然反映了柬方立场,但却可能在泰国内部激起相反效果。
他认为,泰国的不友好者向来情绪激烈,听到这种直接点名式的警告后,情绪只会更加高涨,甚至可能推动新一轮强硬舆论。

他指出,类似群体往往不在意宏观经济损失,更不会因为出口受损而调整态度,因此强硬语言很难促成降温。他呼吁双方应以协商与互利为出发点,而非情绪化对抗,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远比表面更深。
事实上,泰国游客是柬埔寨的重要客源。仅 2024 年 1 月至 11 月,赴柬埔寨的外国游客中,泰国游客以 190 万人位居榜首,其后为越南的 120 万人。
这显示两国民众在旅游、消费、交通和人员流动层面的互动十分频繁,任何情绪性的抵制或对抗都可能对双方的互访市场与旅游收入造成更广泛影响。

在舆论持续发酵期间,《金边邮报》最新报道称,洪森进一步澄清,柬埔寨民众对泰国产品的抵制并不包括那些由泰国企业在柬埔寨境内生产的商品。
他指出,这些产品属于本地制造,对柬埔寨就业、产业链以及本地经济都有重要意义,不应被纳入抵制范围。此举被视为对市场情绪的一次降温,也反映出柬方希望在表达态度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随着区域局势持续动荡、民间情绪不断波动,泰柬关系正处在敏感窗口期。
双方如何在经济依赖与政治摩擦之间找到稳定的合作方式,将直接影响两国农民、生产者、旅游业、投资者乃至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