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站在风口浪尖的小米集团(01810.HK)交出了今年的第三季度财报。
第三季度,小米总营收 1131 亿元,连续 4 个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 22.3%;经调整净利润 113 亿元,同比增长 80.9%。

图源:雷军微博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收入 290 亿元,同比劲增超 199%。当季新车交付 108796 台,首次实现单季盈利,同时小米持续布局销售服务网络,中国大陆 119 个城市开业 402 家汽车销售门店。

图源:截图自小米财报
关于小米汽车,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11 月 17 日至 23 日)完成全年 35 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今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会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卢伟冰指出,2026 年将面临更大挑战,主要由于汽车行业购置税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
亮眼的数据背后,小米汽车正面临着严峻的舆论和信任危机。
近日," 小米汽车,颜值比安全重要 " 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争议。11 月 16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连发多条微博澄清。雷军发文称:在去年 4 月的一次采访中,我在谈产品定义时说," 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 ",这和 " 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 " 矛盾吗?还是在这次采访,我谈设计时候说轮毂最难设计,这有啥问题?
同日,雷军还发布了他于 2023 年和 2024 年发布的四则微博截图,称 " 这是小米 SU7 发布之前我发的微博,我谈对安全的理解和 SU7 的研发标准。"
这四条微博分别是:2023 年 12 月 28 日,雷军发文表示,电池是电动车最核心,也是最贵的部件,小米采用了最严苛的安全标准。2024 年 1 月 3 日,雷军发文称,小米汽车,安全高于一切。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隐私安全,四重保障,全面守护。2024 年 1 月 4 日,雷军再次发文表示,安全无小事,安全高于一切。

图源:截图自雷军微博
雷军在 2021 年 3 月对外宣布造车。雷军曾在演讲中称,"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一生全部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2023 年 12 月 28 日,在官宣造车 1003 天后,小米首开汽车技术发布会。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集团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款电动汽车小米 SU7。
自此之后,小米变成了一家业务覆盖 " 人车家全生态 " 的科技出行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小米的估值逻辑也被改变,在 2024 年内小米股价飙升逾 100%。今年初,小米市值一度突破万亿港元,高于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车企前三、中国车企市值第一,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汽车业务虽仍处投入期,但已展现出成为新增长引擎的潜力,并通过品牌效应反哺手机等传统业务,巩固了小米 " 手机 × AIoT × 汽车 " 的新商业逻辑,推高了资本市场对未来增长的预期。
然而,2025 年以来,小米汽车却因安全问题引发多次舆论危机,股价也几度大跌。今年 6 月,小米股价一度达到最高点 61.45 港元 / 股,但自 9 月高点以来,小米股价已下跌近三成。至 11 月 18 日,小米股价一度跌至 40.529 港元 / 股,创下近半年最低点。
刨去汽车业务,小米的第一现金 " 奶牛 " 是智能手机业务。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收入 460 亿元,出货量 4330 万台,连续 9 个季度同比增长。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在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二,其中 4000-6000 元价位市占率 18.9%,同比提升 5.6 个百分点。小米 17 系列首月销量对比上代增长约 30%,其中小米 17 Pro、小米 17 Pro Max 占比超过 80%。
小米 17 系列是小米推出的年度旗舰手机,这款手机的上一代是小米 15 系列,然而,为对标苹果,雷军跳过 " 小米 16" 将其改名为 " 小米 17"。雷军称," 只有对标第一,学习第一,才能最终赶超第一。"
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 17 系列开售 5 天销量破 100 万、11 月初销量突破 200 万,比上代快了很多。双十一期间, 小米 17 Pro Max 在各大平台均获得 6000 元 价位段国产手机销量、销售额双冠军,也是唯一一款能对抗 iPhone 的产品。

图源:截图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小米 17 系列在今年 9 月发布,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认为,该系列的提前发布有效支撑了小米的智能手机销量,品牌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21%。
Counterpoint 高级分析师 Ivan Lam 认为,小米 17 旗舰系列在产品设计上深得中国消费者青睐,其大胆的背屏设计广受欢迎,帮助该系列在整个假日购物季乃至 10 月下半月持续热销。Lam 补充道:" 去年,小米系列中销量最大的还是基础款,但该季度的情况发生了逆转,小米 17 Pro 和 17 Pro Max 已经成为销量主力。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小米的平均售价(ASP),也进一步凸显了其在高价位细分市场的品牌定位优势。"
另外,小米 l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 276 亿元,毛利率 23.9%,同比提升 3.2 个百分点。小米 AIoT 平台已连接 IoT 设备数 10.4 亿,"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 " 正式竣工投产,规划峰值年产能 700 万台,每 6.5 秒下线一台高端空调。Q3 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 7.42 亿。
据财报,小米第三季度研发投入 91 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已投入 235 亿元,预计全年投入超 300 亿元。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小米的研发人员总数 24871 人,创历史新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