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安全监测】
安全隐私合规监管趋势及漏洞风险报告
(1012-1025)
●最新监管动态
监管通报动态
●监管支撑汇总
梆梆安全监管支撑数据
国家监管数据分析
●漏洞风险分析
各漏洞类型占比分析
存在漏洞的 APP 各类型占比分析
01 最新监管动态
1. 监管通报动态
10 月 20 日,上海通管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 APP(SDK)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持续开展整治。经抽测,发现 42 款 APP(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对未能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的,上海通管局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10 月 22 日,工信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智能终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开展治理,经抽查,共发现 20 款智能终端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工信部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10 月 28 日,浙江通管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持续加大对 APP 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力度。浙江通管局对此前公开通报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 APP 开展 " 回头看 " 专项复查,经核查,共发现 18 款 APP 仍存在问题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情况,浙江通管局采取下架处理。
02 监管支撑汇总
1. 梆梆安全监管支撑数据
依据近两周监管支撑发现存在隐私合规类问题的 APP 数据,从 APP 行业分类及 TOP3 问题数据两方面来说明。
1 ) 问题行业 TOP3:
学习教育类
实用工具类
本地生活类
2 ) 隐私合规问题 TOP3:
TOP1:认定方式 2-1 未逐一列出 APP ( 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 )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TOP2:26 号文一 - ( 三 ) -9 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通过简洁、清晰、易懂的方式告知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如发生变动,应及时告知用户最新情况。突出显示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建立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不得采用默认勾选、缩小文字、冗长文本等方式诱导用户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TOP3:认定方法 3-1 征得用户同意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或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
2. 国家监管数据分析
针对国家近两周监管通报数据,依据问题类型,统计涉及 APP 数量如下:
| 问题分类 | 问题数量 |
| 191-2 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37 |
| 164-1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 15 |
| 191-1 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 | 13 |
| 164-2 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 12 |
| 164-5 APP 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 11 |
| 191-6 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 " 或 " 未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 | 10 |
| 164-6 APP 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 | 6 |
| 164-4 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 | 2 |
| 26 号文 信息窗口乱跳转 | 2 |
| 164-3 违规使用个人信息 | 1 |
| 164-9 应用分发平台上的 APP 信息明示不到位 | 1 |
| 总计 | 110 |
针对国家近两周监管通报数据,依据 APP 类型,统计出现通报的 APP 数量如下:
| APP 类型 | APP 数量 |
| 邮件快件寄递类 | 28 |
| 实用工具类 | 14 |
| 其他 | 13 |
| 学习教育类 | 6 |
| 网上购物类 | 5 |
| 求职招聘 | 3 |
| 本地生活类 | 2 |
| 房屋租售类 | 1 |
| 网络直播类 | 1 |
| 总计 | 73 |
03 漏洞风险分析
从全国的 Android APP 中随机抽取了 4,057 款进行漏洞检测发现,存在中高危漏洞威胁的 APP 为 3,164 个,即 77.99%% 以上的 APP 存在中高危漏洞风险。而这 3,164 款漏洞应用中,有高危漏洞的应用共 2,333 款,占比 73.74%,有中危漏洞的应用共 3,071 款,占比 97.06%(同一款应用可能存在多个等级的漏洞)。存在不同风险等级漏洞的 APP 占比如下:

各漏洞类型占比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漏洞进行统计,应用中高危漏洞数量排名前三的类型分别为 Java 代码反编译风险、HTTPS 未校验主机名漏洞以及动态注册 Receiver 风险。各漏洞类型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存在漏洞的 APP 各类型占比分析
从 APP 类型来看,实用工具类 APP 存在漏洞风险最多 , 占漏洞 APP 总量的 22.3%,其次为教育学习类 APP,占比 11.97%,生活服务类 APP 位居第三,占比 10.03%,漏洞数量排名前十的类型如下图所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