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昨天
冯晏诗歌朗诵会在哈尔滨学院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初冬的哈尔滨,寒雪初降,诗意渐浓。11 月 19 日,一场以 " 文字的声音 " 为主题的冯晏诗歌朗诵会在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温情上演。以诗歌为媒、以声音为桥,这场雪与诗的盛会,不仅让初冬的校园浸润在雅致文脉之中,更续写着哈尔滨 " 中国诗歌之城 " 的深厚文化情缘,为这座冰雪之都再添一抹灵动的文学亮色。

作为被中国诗歌学会正式授予 " 诗教校园 " 称号的高校,哈尔滨学院此次携手哈尔滨市朗诵协会共办盛会,让诗教成果与城市文化同频共振。朗诵会现场座无虚席,诗人、师长、学子与诗歌爱好者齐聚一堂,网络直播端的网友们同步云端聆听,万千心灵在诗歌与声音的交织中实现共鸣,共同沉浸在这场跨越空间的文学盛宴里。春有诗会迎暖,冬有雅集赏雪,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始终将诗歌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确立 " 以诗润德、以诗启智、以诗塑美 " 的育人理念,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品牌工程,多年来深耕不辍。从 " 通识 + 专业 + 实践 " 三位一体的诗教课程体系构建,到专业 " 诗教导师团 " 组建、与市文联共建 " 作家实践基地 ";从诗歌主题文化空间打造、学生诗歌社团培育,到校园 " 雪韵诗会 "、社区公益读诗活动的持续开展,文法学院始终致力于让诗歌走出课本,成为师生日常表达的语言、滋养心灵的养分,让 " 处处见诗、时时品诗 " 的氛围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伴随着主持人心韵富有诗意的开场,朗诵会正式拉开帷幕。她将诗歌比作落在纸上的雪,朗诵喻为燃在唇齿的火,巧妙串联起冰城、校园与诗歌的紧密联系,点明书香校园离不开诗歌润泽的主旨,热情邀请在场观众与线上网友走进这场 " 雪的回声、火的低语与时间的轻叹 " 之中。随后,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院长周晓燕登台致辞,为这场诗雪之约送上温暖祝福,为活动奠定温馨而厚重的文化基调。她坦言,这份丰硕的诗教成果,离不开 " 中国诗歌之城 " 的文化沃土滋养,今日的相聚正是校园诗教与城市诗歌文化的深度共鸣,是诗歌力量在冰城大地上的生动延续。

访谈环节中,哈尔滨市朗诵协会会长张晶武与诗人冯晏展开深度对话,从诗歌灵感的萌发,到对家乡冰雪的书写,话题层层深入。冯晏还与在场学生积极互动,耐心解答关于诗歌解读的疑问,更回应了 AI 工具在写作中的合理运用等现实问题。她提出 " 每一行诗都是诗人剪下的影子,是个人经验的浓缩,而朗诵则赋予影子新的生命 " 的独特见解,让观众对诗歌与朗诵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感受到文字背后鲜活的生命力量。

朗诵环节无疑是整场活动的核心亮点。11 位朗诵者依次登台,用各具特色的嗓音与精湛的演绎,将冯晏的诗歌诠释得淋漓尽致。国家一级演员赫丹朗诵的《散步》,把对生活的热爱化作绵长的脚印,让听众在平凡日常中触摸美好;著名诗人杨河山带来的《波特曼西餐厅》,在刀锋与雪的独特意象中,藏下舌尖的盐与岁月的黑胡椒,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深切回忆;著名诗人阎逸演绎的《一百年以后》,以深沉语调引发人们对时间与永恒的哲学思考;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韩丽娜带来的《曾经语言的沉默》,让沉默在雪的映衬下成为最轻也最烫的语言。此外,语言培训机构的老师与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的师生们也纷纷登台,用真挚情感赋予诗歌新的生命力,让现场观众深刻领略到,好的诗歌经过朗诵的二度艺术创作,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冯晏的诗歌世界丰富而深邃,既有对《散步》《雪花飘了一夜》等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也有对《一百年以后》《距离》等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感悟,更有《好久不见》《有些事物 " 喜欢过了 "》中对情感与回忆的真挚抒发。这些作品从不同维度展现生活之美、时间流转与情感深沉,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获得心灵的滋养与慰藉。

这场朗诵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哈尔滨学院诗教成果的生动展示,更承载着学校对未来的美好规划。据悉,哈尔滨学院计划牵头成立 " 哈尔滨市诗教联盟 ",以联盟为纽带,整合高校、中小学、文化机构、媒体平台的优质资源,实现诗教资源互通共享——让高校师资赋能社区诗教,让专业朗诵力量指导校园社团,让媒体传播放大诗歌影响力,推动诗歌真正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成为 " 中国诗歌之城 " 最动人的文化名片。

活动尾声,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的学生代表为冯晏献上鲜花,以此表达对诗人的敬意与感谢。感谢冯晏用清冽炽热的文字滋养心灵,感谢哈尔滨市朗诵协会的倾情助力让文字拥有最美的声音,更感谢每一位朗诵者的深情演绎与所有参与者的热忱相伴。

当热烈的掌声久久回荡在校园之中," 文字的声音 " 冯晏诗歌朗诵会圆满落下帷幕,但冰城的雪仍在继续飘落,诗歌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这场雪与诗的美好邂逅,已然成为诗教联盟的温暖序章。哈尔滨学院将继续深化诗教内涵,以诗为媒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让诗歌成为青年学子涵养品格的源泉,让 " 中国诗歌之城 " 的诗意在冰城大地上永远流淌,在岁月长河中绽放出愈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申志远 于秋莹 文 / 摄 / 视频

编辑:刘奕萱

相关标签

哈尔滨学院 文学 哈尔滨 雅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