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9小时前
医学AI从“可用”到“好用”:宫颈癌大模型等上海医学AI应用加速转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人工智能(AI)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作为中国医学 AI 发展核心阵地,上海正通过构建算力、数据、模型、评测验证等基础设施,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今天(11 月 20 日)," 智汇医学 AI 无界 " 浦江医学人工智能大会暨首届上海市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大赛总结会上,医疗评测基准发布,医学人工智能评测联盟成立,将推动行业向标准化、体系化新阶段迈进。

医学人工智能评测联盟筹备期间获国家卫健委、上海市政府等各级部门重视与指导,将建立统一、科学、严谨的医学人工智能评测体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同步发布覆盖垂类、专科、场景的医疗大模型评测体系,为衡量医学 AI 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提供科学标尺。

《医疗大模型应用安全实施指南》同期正式发布。该指南填补医疗大模型安全应用标准空白,为技术创新划定安全边界,提供实践准则。

本次大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市医务工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汇聚政府、学术界、医疗界及产业界代表,探讨医学人工智能前沿进展,展示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实践成果。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郑桐森系统介绍国家推动 " 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 " 相关政策,强调将从标准体系建设、场景应用落地、安全底线筑牢三方面推进工作,保障医疗 AI 技术行稳致远。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介绍上海落实国家部署及本市医学 AI 工作方案的具体进展,提出通过夯实数据基础、聚焦场景落地、优化发展环境三大核心举措,推动医学 AI 实现从 " 可用 " 到 " 好用 "、从 " 局部 " 到 " 全域 " 的跨越。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徐枫表示,实验室坚持 " 以临床需求牵引技术研发 ",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未来将聚焦构建评测基石、开源模型赋能、深度协同创新三大重点,发挥 " 连接器、放大器、加速器 " 作用,推动 AI 成果服务临床。

" 首届上海市医学人工智能应用技能大赛 " 现场落幕。大赛围绕 "AI+ 智慧医疗 ""AI+ 智慧管理 ""AI+ 智慧服务 " 三大赛道,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三大赛道决赛第一名项目团队队长获授 " 上海医务工匠 " 称号。

作为 "AI+智慧服务赛道 " 一等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团队代表,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作《AI 全流程助理 + 专科智能体,重塑患者就医体验》成果展示,展现 AI 赋能医学的广度与深度。本次大赛挖掘表彰了一批医务科技人才,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能。

大会还设置 " 人机大战 " 实战演示环节,以胃肠道疾病诊疗为命题,顶尖医疗团队与 AI 战队同台竞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上海仁济医院、上海九院研发的胃肠多模态辅助诊疗大模型,在真实医疗场景中展现卓越性能。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罗蒙点评称,宫颈癌大模型、胃肠道内镜大模型、眼科大模型等示范项目,充分体现上海在医学人工智能前沿应用的探索深度。所有路演示范应用项目已进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进行流程验证,将通过专业验证加速临床转化与技术落地。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系统阐释医学基座大模型如何重塑医院运行模式与服务生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学 ai 上海 人工智能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