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城市,低调却不容忽视。
产业 " 硬实力 ",被冠以国之重器殊荣。
高端数控机床便是一例,南京六合 " 冒尖 " 发展。
在这块产业版图上,在雄州街道已 " 出列 "。
不单是细分领域的标签,更是新时代下的战略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产业招商眼光独到,也足够聚焦。
作为 " 现代工业的心脏 ",高端数控机床称为 " 工业母机 "。
从 " 一五规划 " 到 " 十五五规划 ",都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在雄州街道,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有多快?
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这里最好的回答。

十五五点名 招商方向
" 产业强市 ",已成为南京的 " 头号工程 "。
在这里,构建了 "4266" 的产业体系:
四大支柱产业、两大产业集群、六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
而六合的产业结构,是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和航空航天,即常说的 "3+1"。
很明显,都来源于南京的新兴产业,6 个中六合占了 4 个,当然部分产业有所侧重和微调。
说到六合智能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很硬核。
最近,研读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注意到工业母机是关注的领域之一。
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装备,代表国家制造水平的核心竞争力。
恰好南京六合,在低调中沉淀出了实力。
数控机床高端化和智能化,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抓手。
对于产业发展,跳出了 " 什么都想招 ",聚焦在 " 重点招什么 "。
地方政府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清醒认知与战略定力,是这里不断向上增长的内因之一。
南京六合区的高端数控机床,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关键是,雄州街道在招商引资中覆盖了全产业链。
截至目前,在六合智能制造装备(数控机床)集聚区,已拥有数控机床企业 100 余家,核心企业拥有 200 多项专利技术。
一直以来,将目光投向了技术壁垒高、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的智能制造装备领域。
如今,形成了模具—铸造—机加工—热处理—机床整机等上下游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南京市智能装备产业链的重点板块和重点园区。
一台高端数控机床,甚至会直接影响下游汽车、医疗设备等二十多个行业,可见强大的产业链控制力。
重器担当是脊梁,而企业百花齐放则是生机。
➢ 大量数控:PCB 钻孔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为台积电等企业供货
➢ 南特精密:生产全国最大的平面导轨磨床,精度可达 0.001mm
➢ 速锋数控:自主研发高端机床部件打破国外垄断,为 C919 客机零部件
➢ 肯迈得机床:填补国内空白,如数控球面车床、双端面数控车
高、精、新项目,如同动力强劲的 " 引擎 ",催生出源源不断的投资力量和发展增量。
实践印证,核心技术等不来的。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在于产业链上的 " 自力更生 "。
只有一批重量级项目相继落地,才是构建起雄州街道 " 大国重器 " 的坚实底座。
我们看到," 一中心四平台 " 的建设,主要围绕数控机床设计与优化、关键零部件这两大方向。
重点攻关机床整机方案设计、数字化装配与性能预测、精度设计与优化等关键技术,为诸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
如此一来,各种 " 光环 " 的笼罩,让这里在南京乃至区域发展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投资吸引力 重点项目
工业母机,被写入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
作为制造业的 " 心脏 ",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领域。
高端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中具备高精度、高效率、高复杂性特征的机床。
在雄州街道,在这条产业链上,招商引资足够硬核,也愈加耀眼。
这对投资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向着规模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作为制造业的 " 底座 ",高端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速锋数控位于雄州街道的数控机床集聚区。
这家企业,现在拥有自主开发的卧式加工中心系列、龙门加工中心系列等产品,可提供高端数控装备制造的成套解决方案。
速锋数控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开发生产的定位器,成功应用于 C919 机翼与机身的组装,助力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
还推出精密五轴超声波加工机床,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自适应控制等多项新技术,可用于陶瓷等超硬材料及硅片精细加工。
这家企业在雄州街道的发展,成为园区乃至六合推动数控机床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的缩影。
自 2007 年落户雄州街道以来,大量数控已入选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这家企业,是专业生产五轴及以上联动的先进制程 PCB 数控钻孔机、成型机的高新技术企业。
大量数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 5G 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医疗电子及汽车电子等 PCB(印刷线路板)制造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先进复合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华中数控(南京)研究院、江苏工业母机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落户入驻。
这意味着,将共同携手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优产业,助力雄州街道乃至六合的先进制造业向更 " 高 " 处攀登。

再添新名片 强筋壮骨
招商引资,不是 " 一锤子买卖 "。
项目能否落地扎根,拼的是营商环境与服务。
一直以来,这里始终秉持 " 将心比心、说话算话 " 的服务理念,以 "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 的作风,为项目成长提供全链条保障。
这步棋,落子有声;这声响,是企业的信任,也是投资的期许。
如今,一批技术硬、潜力大、竞争强的企业纷纷扎根在这里,为当地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强筋壮骨,成为产业生态持续繁茂的鲜活注脚,具体重点项目如下:
肖布林机床总部项目
这家企业是世界滚动轴承、主轴车床精度和稳定性的代表,是欧洲第一家将 CNC 控制集成到车床上并配备计算机的公司。
项目拟投资 1.25 亿元,租赁数控机床产业园二期 12000 平米厂房和办公楼。企业引进了瑞士、日本、台湾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难度大、精度高的中小型零件。尤其,在航空航天、电子、手表、液压元件、光学元件、医学镜、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协鸿精密机械研发项目
作为两岸机床行业的标杆企业,已深耕精密制造领域近 60 年,引进台湾协鸿机床精密制造技术,客户涵盖波音、空中客车、宝马等国际企业。项目入驻后,为肖布林项目提供零部件设计服务。
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及 3C 电子领域,为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加工中心机制造商及工具机出口厂商。
旭承海精密机械研发项目
这家企业引入了日本先进的精密加工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半导体、光伏能源等高端领域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的研究。
这种技术定位,精准契合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高可靠性零部件的需求日益旺盛。
南特精密恒温车间项目
这家企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为各种机床加工配套生产、龙门磨床、龙门加工中心机生产制造,其技术支持来自关系企业中国台湾省柏阳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柏阳机械从事此机械行业 20 年之久,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具备国内一流的研发实力,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可靠技术保证,及领先独特的工艺技术,主要生产数控机床、机床和精冲模、模具标准件及其设备零部件等。
机床配套智能装备及五轴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制造项目
这家企业是德克米乐机床(南京)有限公司,总投资约 1 亿元,规划建设约 1.8 万平方米厂房及附属设施。目前,拥有中国台湾精湛的机床工艺,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及自主设计研发能力,建有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现代化厂房。
公司主要铸件、钣金、零配件均在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配套及国内采购,部分核心零部件从中国台湾进口。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部分立式加工中心及配件出口中国台湾。
新拓精密切削刀具研发制造项目
这家企业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现代高效精密切削刀具,项目落地后计划引进日本技术人员,筹备成立切削刀具制造与应用研究院。
核心产品为金属陶瓷刀片、硬质合金刀具、CBN 刀片、微小径 CBN/PCD 铣刀・钻头等刀具系列产品及非标定制刀具。主要服务于 3C 行业、汽车、光学、医疗、航天航空、军工、新兴产业等领域。
在雄州街道,大型企业犹如参天大树,中小企业像灌木和苔藓,两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
这种生态,增强了集聚效应,降低了供应链的响应成本,便于要素快速流转,最终形成富有创造力的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不能止于 " 种树 ",还要 " 种森林 "。这也是,雄州街道链式招商、补链强链的底层逻辑。
与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是,在 " 种森林 " 的同时,还不忘盯着本地 " 土壤 " 的培育。
好的营商环境,是赢得企业信任的关键密码,让企业在想投、愿投、敢投,才能让地方不断向上增长。
在这里," 将心比心 " 换来 " 同心同行 "," 说话算话 " 筑牢 " 发展底气 ",政府与企业同向发力、为企业保驾护航。
战略布局定方向、资源禀赋强根基、产业集聚聚动能、营商环境优生态,软硬实力双向赋能,正让雄州乘势而起、向新而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