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汽车行业正处于科技拐点 智驾竞争是一场“马拉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进入四季度以来,车企抢抓年底政策切换窗口期,生产供给保持较快节奏。车企新品继续密集上市、行业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35.9 万辆和 332.2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2.5% 和 3%,同比分别增长 12.1% 和 8.8%,月度产销规模再创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成为驱动车市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预判,今年四季度,车市在政策引导和高增长基础上有望延续平稳增长势头。自明年起,新能源车购置税将由 " 免征 " 调整为 " 减半征收 ",政策变化刺激消费者在今年年底前集中购车,叠加年末车企冲量,新能源与出口双轮驱动的格局进一步强化,智能网联技术升级和 " 反内卷 " 带来的市场秩序改善也将支撑消费信心,预计四季度车市销量仍能实现小幅正增长。

在此背景下,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以下简称 2025 广州车展)今日(11 月 21 日)正式启幕,首发新车 93 辆,展车总数 1085 辆,其中新能源车 629 辆,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首发新车集中展出,为各车企的年底收官之战吹响冲锋号角。作为每年国内的最后一场 A 级车展,广州车展身负承前启后的重任,既是对各企业全年发展态势的总结,也是各企业展示新成果、对新一年布局谋篇的关键舞台。尤其是借助广州车展的带货力和长尾效应,车企都想为年末的销量冲刺之战再添一把火。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汽车产销量稳健增长的同时,车市呈现出新变化与新特征,智能驾驶已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正在经历快速迭代与技术突破。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智能驾驶的应用体验快速提升,并加速从高端市场走向主流市场。

随着智能汽车时代到来,中国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技术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持,已经培育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智能汽车市场。从 " 技术引进 " 到 " 技术输出 ",中国高阶智驾方案也在驱动全球出行变革,各企业都在探寻 " 中国答案 "。

新的市场格局正在重塑,汽车行业风云激荡。国内车市今年挑战几何?竞逐智驾赛道,企业该如何突出重围?智驾技术是否就是制胜未来的关键?

在 2025 广州车展召开前夕,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研发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负责人王忻,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理想汽车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大众品牌市场业务负责人赵建民,岚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博晓,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 & 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等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 NBD)分享了他们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智能化已是中国品牌核心竞争力

NBD:作为每年国内的最后一场 A 级车展,广州车展的举办意味着车企年度收官战敲响战鼓。站在岁末节点,你们认为,2025 年对国内车市而言是不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

范皓宇:2025 年确实充满挑战。AI(人工智能)重塑了技术体系和竞争格局,但也为车企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赵建民:今年是我进入汽车行业的第十六个年头。回望这 16 年,2025 年可以说是过去这么多年里最艰难的一年;但如果往后看,2025 年也有可能是最轻松的一年。

吕鹏:2025 年对中国汽车市场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年,行业正处在科技拐点。智驾技术已从之前的 " 技术演示 " 进入 " 量产验真 " 阶段,用户对实际体验的要求远高于功能宣传。

NBD:2025 年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 " 智驾元年 ",伴随快速迭代与技术突破,智驾成为当下汽车智能化竞争焦点。车企之间竞争加剧,倒逼智能驾驶加速从高端市场驶向主流市场。你们认为,智能驾驶技术会成为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王忻:我们认为,破局点不是孤立的一项技术,而是涵盖智能、安全、品质、设计和舒适等多维度、系统性的表现。中国客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的需求和要求非常高,智能辅助驾驶是奔驰 " 豪华智能 " 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要破局,应该是安全、能效、智能座舱生态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傅强:智能驾驶是企业破局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它仅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真正决定破局的,在于企业的体系性综合能力——这既涵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包括汽车作为移动出行工具本身所应具备的安全、品质与可靠性等基础属性。

李云飞:智能化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能力。尤其在政策监管趋严、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车企必须 " 软硬结合 ",实现真正的 " 整车智能 "。中国绝大多数汽车企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现阶段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李博晓:智能辅助驾驶很重要,岚图在这个领域投入了足够多的资源。今年年初,我们就提出了要 "All in"AI。但它是破局的重要手段,不是唯一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整个技术底座的体系化能力建设,这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智驾领域还有长尾问题待解决

NBD:在智慧出行领域的竞争中,你们认为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的优势是什么?企业该如何积极应对,从而在持续的变革中抓住机遇?

王忻:" 安全 " 和 " 创新能力 " 是奔驰的核心优势。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奔驰的核心理念是 " 安全为先 "。这种对安全的追求,使奔驰的智能辅助驾驶形成差异化优势。智驾不是去拼短跑冠军而是一场马拉松,其实到目前为止,智驾领域还有很多的长尾问题有待解决。奔驰不以短期功能领先为目标,而是追求安全、可靠和用户体验等长期价值。

范皓宇:当市场上的产品在硬件配置上趋同的时候,辅助驾驶能够提供最直接、可感知的差异化体验,这是车企实现销量增长、构建护城河的重要技术。此外,辅助驾驶也是企业构建体系化 AI 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做辅助驾驶或者智能驾驶,最终的目标是创造用户价值,通过辅助驾驶给用户带来更安心、舒适、便捷的体验。

李博晓:岚图在智能辅助驾驶赛道已经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感觉了。我们坚持两条智驾路线并行。一方面,我们全栈自研可控;另一方面,我们与华为等伙伴展开开放式合作共创,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发力智驾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技术底座的构建和耦合,包括天元智能架构、岚海动力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等,构建了覆盖 MPV(多用途汽车)、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和轿车的完善产品矩阵,这也是岚图接下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广州车展 梅赛德斯-奔驰 大众汽车 新能源车 智能驾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