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长短视频博弈深化与微短剧赛道爆发的双重背景下,长视频平台正从规模比拼转向价值兑现的关键阶段。此前政策端广电总局放宽剧集限制的红利释放,行业整体产能加速激活,头部平台的业绩表现愈发具备风向标意义。
11 月 18 日盘后,爱奇艺发布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核心数据的稳健表现迅速传导至资本市场。财报发布当日美股开盘后,爱奇艺股价持续攀升,最终以 6.34% 的涨幅收盘。

财报显示,三季度爱奇艺实现总收入 66.8 亿元人民币,其中收入结构呈现会员主导的特征,会员服务收入环比增长 3% 达 42.1 亿元,在线广告服务收入 12.4 亿元,内容发行与其他业务收入合计 12.3 亿元。
在行业成本压力犹存的背景下,其三季度总成本同比下降 3% 至 54.7 亿元,形成营收与成本管控的正向联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外业务的爆发、AI 技术的深度落地以及体验业务的加速布局,已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三大核心发力点。
第二增长引擎加速转动,海外营收与用户双创新高
内容全球化已成全球流媒体行业的核心叙事之一,国际平台纷纷加码区域化内容布局以挖掘新增长。与此同时,国内长视频行业用户付费市场进入平稳期,这一行业共性特征推动头部平台将海外市场视为重要的增长探索方向。
在此背景下,爱奇艺 Q3 海外业务的阶段性成果尤为突出,成为其财报中一大核心业绩增量。
财报显示,三季度爱奇艺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下历史新高,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 40%,总收入同环比增幅更是创下近两年峰值,彻底坐实 " 第二增长曲线 " 的地位。
区域增长数据清晰指向新兴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在巴西、5 个西语区市场、墨西哥及印尼等重点布局区域,公司国际版会员收入同比涨幅均突破 100%,这一表现与新兴市场数字娱乐消费的快速崛起形成共振。
而支撑增长的核心则在于爱奇艺 " 大陆 IP 出海 + 本土内容创作 " 的双轮策略落地。
一方面,国内爆款内容的全球化改编成效显著,泰语配音版《朝雪录》不仅刷新爱奇艺国际版泰语配音剧集的播放时长与收入纪录,更登顶 13 个市场的热度榜单。
另一方面,本土化内容制作精准锚定区域文化需求,泰语剧集《灵魂重生》凭借悬疑题材与本土演员阵容,成为区域内年度热门内容,其会员收入创下爱奇艺国际版泰剧纪录,相关话题同时登顶谷歌和推特热搜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微剧已成为爱奇艺出海的 " 新锐力量 ",三季度由微剧带来的海外会员收入环比增长 140%。截至 9 月底,微剧在海外会员收入、播放时长等核心指标上,已跃升至仅次于长剧集的第二大内容类型。
广电监测数据显示,去年 7 月至今年 6 月期间,女性是微短剧出海的核心消费群体,在 25-44 岁微短剧出海针对目标人群的广告投放量里占比达 84.87%,爱奇艺如《成何体统》等自制微剧通过强情节、快节奏的叙事风格,精准匹配该群体的内容消费偏好。

可以看出,新兴业务的投入初见成效,过去几个季度海外业务的强劲增长,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形成互补。云合数据显示,三季度爱奇艺国内剧集云合总市占率继续位列第一,形成 " 国内基本盘稳固,海外高增长突破 " 的格局。
AI 重塑内容生态,从创作到体验实现全链路赋能
如果说海外业务是当下的增长亮点,那么 AI 技术的深度应用则决定了爱奇艺未来的竞争力边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 年中国 AI 视频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 AI 视频大模型相关市场规模已达 1260 亿元,同比激增 187%,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180 亿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高达 42%,已然成为全球 AI 视频产业的核心增长极。
在这样的产业浪潮下,AI 视频大模型已进入实打实的产品化深耕期,能否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实际产能与用户价值,成为长视频平台拉开差距的关键。而爱奇艺的 AI 战略已在 Q3 进入 " 实效落地期 ",从内容创作、成本控制到用户体验实现全链路赋能。
在内容生产端,AI 正在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工具。
三季度,爱奇艺联合谷歌、字节跳动发起的 AI 短片创作大赛,吸引了 30 多个国家超 2300 位创作者参与,这背后更暗合了 " 个人创作者群体扩容推动 AI 视频需求爆发 " 的行业特征,通过赛事完成 AI 创作人才的初步储备。
另外,其与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鲍德熹合作设立的 " 鲍德熹 · 爱奇艺 AI 剧场 ",首批作品已进入上线倒计时,走出 "AI 工具 + 专业产能 " 的内容生产新路径。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 AI 技术已能使长视频相关内容制作成本降低 40% 至 50%,爱奇艺借助 AI 在漫剧等新兴内容形态上的实践,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为内容供给开辟增量空间。

而用户体验端的 AI 赋能,则呼应了长视频平台 " 从内容供给竞争转向服务精细化竞争 " 的行业共识。
艾瑞咨询调研显示,83% 的个人创作者期待 " 无需专业技能即可实现内容适配 ",而爱奇艺推出的 AI 功能 " 速看 " 恰好切中这一需求,其可自动将长视频剪辑为竖版短视频合集,适配手机端观看习惯,目前已覆盖平台核心内容品类。
而个人智能助手 " 桃豆 " 则通过精准的内容推荐、剧情问答及 " 追剧战报 " 等功能,将用户追剧时长可视化,有效增强用户粘性与互动感。
从行业视角来看,爱奇艺的 AI 应用已跳出 " 技术展示 " 的范畴,形成围绕创作提效、体验优化、用户留存的正向循环,这也是其会员收入能够实现环比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
体验业务破圈生长,IP 价值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长视频行业早已过了 " 单靠内容吸金 " 的阶段,IP 价值的横向延伸与纵向深挖,正成为平台新的增长引擎。
以优质 IP 为核心,打破线上内容边界,拓展线下体验场景,是爱奇艺构建多元收入结构的另一重要举措。Q3 数据显示,其 IP 消费品与线下乐园等体验业务已实现规模化增长,成为继会员、广告、海外之后的又一增长点。
首先,爱奇艺三季度在传统内容赛道持续稳居头部。例如,剧集《朝雪录》和《生万物》内容热度值均破万,科幻剧《不眠日》凭叙事创新收获广泛好评;院线电影《捕风追影》以 12 亿元票房跻身暑期档爆款;综艺《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热度值破 8000,云合市占领跑同类作品,《姐姐当家》亦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基于此,爱奇艺在 IP 消费品领域完成从 " 单一授权 " 到 " 自营 + 授权 " 并行的模式升级,整体收入同比增长超 100%。其中,头部剧集衍生的收藏卡牌带动自营消费品收入环比增长超 70%,自营团队已将产品线从卡牌拓展至多个品类。这种自营模式的优势在过往案例中已得到验证,譬如此前剧集《爱你》同款香包上线一个月销量便超 5 万件。
授权业务的爆发则展现出 IP 的辐射力,头部内容《赴山海》的授权合作商家超 30 个,创下授权业务新纪录。
聚焦影视内容衍生价值,爱奇艺通过自营抓核心收益、做深度运营,授权扩覆盖范围、触达多元场景,让 IP 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
线下乐园的布局更是标志着爱奇艺的 IP 生态进入 " 实景体验 " 阶段。目前,扬州和开封的爱奇艺乐园建设稳步推进,扬州乐园力争 2026 年初开业,第三家乐园也已官宣落地北京。

通过实景还原与互动体验,线下乐园能将用户对 IP 的情感共鸣转化为实体消费需求,最终形成从线上内容引流、线下体验加深情感,再到反哺线上会员续费的商业闭环。在会员增长见顶的行业背景下,爱奇艺的 " 线上内容 + 线下体验 " 模式,正在重构长视频平台的 IP 变现路径。
结语
爱奇艺 Q3 的业绩表现,以及资本市场给出的积极反馈,本质上是对其内容为本、技术赋能、全球化布局的认可。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公司始终以打造优质内容和 IP 为核心,同时积极投入海外、AI 等前沿领域。这一表述恰好点明了爱奇艺的增长逻辑,在于以不变的内容竞争力,应对行业变化的挑战,再用创新业务打开增长天花板。
对于整个长视频行业而言,这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绩单,更印证了在内容同质化竞争之外,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能为行业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随着海外业务的持续渗透、AI 技术的深化应用以及体验业务的逐步落地,这家长视频龙头的估值逻辑也正从传统 " 内容平台 " 向 " 全球 IP 生态运营商 " 稳步转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