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第七个年头,Intel 正式走入中国,从此与中国一路相随、风雨同舟,可以说是中国伟大新时代的见证者。
一转眼,Intel 中国已经 40 周岁了!
经过 40 年的发展,Intel 在中国形成了庞大的业务网络,包括以北京 ( Intel 中国研究院 ) 为中心的研究体系、以上海 ( 亚太研发中心 ) 为中心的研发中心、以成都 ( 封装测试基地 ) 为中心的制造中心、以深圳为中心的技术支持体系,长期合作伙伴超过 1.5 万家之多。
值此之际,Intel 在重庆隆重举办了 2025 年度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

本次大会,汇聚了 41 家赞助商、3000 多名产业伙伴、客户、开发者,在超过 12000 平方米的巨型展厅内,展出了 14 大场景的 1000 多项生态创新成果,还有 5 场主题演讲、10 场专题论坛、30 场技术课堂,堪称半导体行业的年度盛典。
会上,联想、惠普、腾讯游戏、华硕、视源、中国移动咪咕、火山引擎、中兴、超聚变、华勤、立讯、普联技术 ( TP-Link ) 、海石商用、海信医疗、阿丘科技等客户分享了基于 Intel 技术产品的创新成果,完整覆盖客户端、边缘、云和数据中心等全领域。
此外,大会还在后期开放给重庆公众,邀请重庆高校师生参观学习,共同感受新质生产力 / 人工智能 + 的魅力和潜力。




其实去年底,Intel 就在四川成都举办过一场类似的新质生产力技术大会,当时有 26 家赞助商、2000 多家伙伴与客户、10000 平方米展厅、730 项创新成果,今夕更胜往昔。
放言整个行业,可以说只有 Intel,才有这样的号召力!

由于行程原因,Intel CEO 陈立武未能亲临现场,不过依然以视频的方式发来致辞。
他表示:" 今年恰逢 Intel 进入中国市场 40 年。在 AI 浪潮中,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各位伙伴的合作,从客户端、数据中心,到边缘计算,共同把握新机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全力打造一个更强大、更聚焦、更具执行力的 Intel。我的任务很明确:确保 Intel 的产品能解决您最关键的挑战,助力大家在市场上赢得先机。"
作为 Intel 历史上第一位华人 CEO,陈立武上任刚刚半年多,通过雷厉风行的多管齐下,就已经让 Intel 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从决策执行到从技术产品莫不如此,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还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Intel 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郭威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过去这一年,Intel 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也有了更多的坚持和坚守。
在组织方面,一是整个组织扁平化,由下而上;二是进一步弘扬工程师文化,更专注客户和产品。
在战略方面,一是保持更稳健的运营状态,确保将足够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投入、最值得投入的战略方向;
二是发展壮大 x86 生态这一 Intel 最核心的价值与资产,覆盖从硬件性能到软件软件,从 OEM、ODM、ISV、SI 厂商到最终用户;
三是坚持发展代工业务,作为唯一一家既设计芯片、又制造芯片的公司,同时能够利用庞大的 IP,帮助客户共同生产芯片。
相信再给陈立武和他的 Intel 一段时间,那个曾经的居然必然会王者归来!



Intel 副总裁兼中国区软件工程和客户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高嵩分享了 Intel 的新技术、新产品,畅享了 Intel 的新未来。
新技术的代表是 Intel 18A 工艺,全球首次融合了 RibbonFET 全环绕栅极晶体管、PowerVia 背面供电这两大埃米时代的核心技术,带来了 15%以上的性能提升、25%以上的功耗降低、30%以上的晶体管密度提升,将成为 Intel 未来三年 PC 和数据中心产品的基石。
新产品的代表是 Panther Lake 处理器,也就是酷睿 Ultra 300 系列,融合了酷睿 Ultra 200H 系列 ( Arrow Lake ) 的高性能和扩展能力、酷睿 Ultra 200V 系列 ( Lunar Lake ) 的高能效,在核心性能、图形性能、能效、AI 体验上都实现了新的飞跃,比如多核性能提升 50%、图形性能提升 50%、功耗降低 40%、平台 AI 算力高达 180 TOPS。
Intel 18A 现已经顺利投入量产,Panther Lake 则将在明年初的 CES 2026 上和大家正式见面。
关于二者我们已经做过详细的解读,这里不再赘述,欢迎进入传送门。

有了全新、强大的工艺与产品,如何在这个 AI 时代迎接更好的新未来、如何让算力转化为更优秀的体验,正是 Intel 思考和努力的新范式、新思路、新机遇。
Intel 认为,这场 AI 浪潮中,随着大模型的飞速进步,开源、闭源模型的差距正在迅速收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开放权重模型,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容小觑,DeepSeek、通义千问、ModelBest 等优秀代表层出不穷。
这也为 AI PC 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要知道这一概念提出还不到两年,就已经初具规模,并从 "AI 增强型 PC"(传统应用+AI 插件)向 "AI 原生 PC" 快速演进,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娱乐,让 PC 从冰冷的工具进化为有温度的朋友,逐步具备感知、认知、执行、记忆、学习的五大核心能力。
这自然离不开硬件算力的支撑、软件优化的服务,更需要软硬件的深度融合。
在硬件层面,Intel XPU 提供强大的综合算力,而在软件层面,Intel 正在模型 Day0 支持与微调、稀疏注意力、推测解码、KV Cache 压缩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不断创新,不断更智能、更敏捷、更流畅。
比如 Panther Lake 可以支持高达 800 亿参数、32K 上下文窗口 ( 相当于一本不太厚的书 ) 的 MoE 混合专家模型,首词响应时间 ( TTFT ) 不超过 30 秒,Token 吞吐率也提升了 2.7 倍。
比如特有模型的适配端侧方面,经过能力、延迟、功耗间的深度优化,甚至可以超越某些庞大的通用模型,像是端侧图像搜索,经过微调的重排序模型准确率,已经从 85%提升到了 96%。




联想、惠普、华硕三大核心 PC 伙伴,纷纷分享了与 Intel 的悠久合作历史、AI 时代的全新成果。
联想作为全球第一 PC 厂商,40 年来始终和 Intel 并肩携手,比如 1993 年的第一台奔腾电脑、1998 年送给时任 Intel CEO 安迪 · 格鲁夫的第 100 万台电脑,以及最新的 Aura 元启系列 AI PC、天禧 AI 超级智能体。
惠普的惠小微 6.0 是一整套 6+1 全场景 AI 解决方案,从知识库、效率神器、生活助手、游戏伙伴、电脑管家、智能会议到应用商店无所不包。
华硕的 "Tony 大叔 " 介绍了全场景覆盖的 ROG 电竞硬件生态、始终追求极限的 ROG 枪神超竞版系列游戏本、潮玩新次元的天选家族、全能的 ROG/ 灵耀 / 无畏 / 弘道 / 破晓全系列 AI PC。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就是 ROG 诞生整整 20 周年了!

在这个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 AI 新时代,Intel 决心以汇山海的气魄、众行远的智慧、展新篇的胆识,携手整个行业,共同奔赴未来。
郭威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一个不断创新的 Intel,不能只看自家产品,必须将创新上升到生态的高度和广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本次大会的初衷,正是希望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协作,产生强大合力与新的动能。
比如为了汇聚集体的力量,Intel 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了 2025 AI 创新应用大赛,吸引了超过 70 万开发者参与培训和社区交流,2817 支团队提交了 1063 件作品,最终涌现出了 70 多个高质量获奖作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决赛选手中,超过半数都不足 25 岁,展现了 Z 时代的蓬勃生机,Intel 也特别设立了 " 英雄出少年 " 奖项。

除了消费级客户端 PC,在边缘计算,在数据中心,AI 同样孕育着无尽的潜力,Intel 也在努力奔赴。
比如下一代至强 6+ 能效核处理器 ( Clearwater Forest ) ,将采用 Intel 18A 新工艺,配备最多 288 个核心、576MB 三级缓存,支持 DDR5-8000 内存,拥有领先的计算密度和能效比。
比如下一代数据中心 GPU Crescent Island,专为满足 AI 推理负载而设计,基于优化了能效比的 Xe3P 微架构,集成多达 160GB LPDDR5X 内存,可提供极为充裕的容量、带宽,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 ( FP64/FP32FP16/FP8/BF16/MXFP4 ) 。



针对当下热门的机器人浪潮,从工厂机械臂到协作机器人,从自主移动机器人 ( AMR ) 到具身人形机器人,Intel 同样做好了准备。
即将发布的 Panther Lake,将带来 AI 处理和边缘特定功能的突破,拥有强大的 AI 算力、创新的 XPU 架构、卓越的环境适应性、实时的性能保障,可以实现更快的 AI 推理速度、更精准的控制能力、工业级的可靠性。
尤其是原生支持 Intel 时序协调运算(TCC)、时间敏感网络(TSN),可为机器人等关键任务提供超低延迟的实时 AI 支持。
Intel 还推出了全新的机器人 AI 软件套件和机器人参考主板,不仅支持开放标准(比如 ROS 2)、VLA 模型、先进视觉算法,还允许在单个 CPU 上同时支持控制器和 AI 功能,进一步优化 TCO。


Intel 中国区董事长王稚聪在主题演讲致辞中,别出心裁地把 Intel 的技术产品和重庆火锅、8D 建筑联系在了一起。
Meteor Lake 即酷睿 Ultra 100 系列开始导入的 Chiplets 芯粒设计,仿佛一道九宫格火锅,CPU、GPU、NPU、I/O 等每一个模块都仿佛火锅里的一道菜,正可谓:火锅 " 一锅煮天下 ",万物皆可入味。
未来,Intel 一方面会继续将不同的功能单元灵活组合,打造适应不同需求的芯片,提供通用型的 " 套餐 " 产品;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客户有 " 点菜式 " 的需求,Intel 也会生产定制芯片。
这将是 Intel 技术和业务模式演进的两个重要方向。
最后,王稚聪表示,重庆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坚韧精神的城市,这种精神激励 Intel 在充满挑战的未来不断创新、合作前行。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面对各种挑战,Intel 仍要继续 " 雄起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