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9小时前
北京队力克上海队乒乓男团摘金,三代球员同场竞技诠释国乒精神传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tiyu1.html

 

当银河综艺馆的聚光灯骤然亮起,聚焦赛场入口,北京队王楚钦、马龙、黄友政携手登场,紧随其后的是樊振东、许昕、周恺领衔的上海队,为期十四天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赛事迎来最终章。

在今日落幕的全运会男子团体决赛中,北京队以 3 比 1 战胜上海队,时隔 32 年再夺男团冠军。这场精彩决赛的最动人之处并非胜负,而是三代国乒人共同演绎的精神传承。

整体实力成北京队取胜关键

这场巅峰对决的走向,在赛前就十分清晰。北京队凭借均衡的阵容厚度占据先机:马龙的丰富经验、王楚钦的强大实力与黄友政的冲击力形成完美互补。若能延续 " 人人能得分 " 的团队状态,就能凭借合力压制对手。而上海队则明显倚重樊振东的个人发挥,如何摆脱单点依赖、激活整体战力,成为球队能否获胜的关键。

也正因如此,首场男双对决成为整场比赛最关键的一战。这场对决的精彩在于双方将每一处比赛细节都做到极致。马龙与许昕作为各自组合的核心,全程上演着 " 变与应变 " 的博弈。首局较量中,北京队在一次擦边球得分被挑战判定为未擦边后,一度陷入 6 比 9 的被动局面,但马龙与黄友政并未慌神,逆转拿下首局,并最终以 3 比 1 击败许昕 / 周恺。这不仅为北京队抢占了心理优势,也印证了阵容均衡的强大威力,让比赛天平向北京队倾斜。

在第二场单打中,樊振东延续了巅峰状态,以 3 比 1 战胜王楚钦,为上海队扳回一城,但北京队的节奏并未被打乱。第三场单打,六战全运的老将马龙登场,这位乒坛传奇状态全开,轻松击败周恺,稳稳守住本队优势。第四场单打,再次登场的王楚钦击败老将许昕,帮助北京队锁定胜局。

" 团体比赛的魅力从不是个人主义,而是整个团队的集体发力。" 赛后,帮助北京队拿下第四场关键胜利的王楚钦直言,团队的凝聚力与整体实力是取胜关键。" 我们这个团队的实力非常均衡,所以一路走来相对平稳。我们给了彼此足够的解压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在赛场上充分释放自己。"

国乒球员薪火相传最动人

这场全运会男团对决,恰是中国乒乓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汇。20 岁的黄友政、25 岁的王楚钦、28 岁的樊振东、35 岁的许昕、37 岁的马龙……不同年龄段的选手同场竞技,构成了今日决赛场最动人的模样。

八年前,27 岁的许昕正值当打之年,他与赵子豪、尚坤组成的上海队一路披荆斩棘,时隔 52 年为上海队捧回全运会男团冠军奖杯;八年流转,35 岁的许昕已从中坚力量,成为扛起责任的老将,带着家庭的牵挂与事业的追求坚守赛场。

备战四年间,他既要履行父亲与丈夫的责任,又要兼顾创业与训练。许昕赛后坦言:" 备战全运会的时候,真的难免在家庭、事业上会有一些冲突。" 但对乒乓球的不舍与执着让他坚持至今。

37 岁的马龙在第六次全运之旅,弥补了职业生涯的唯一 " 遗憾 ",捧起全运会男团奖杯。从 2005 年首战全运至今,20 年间他收获 5 金 3 银 4 铜。龙队对乒乓的纯粹热爱,早已融入挥拍、奔跑、救球的每个瞬间:" 不管是不是外界说这是我最后一场比赛,我在赛场上始终抱着拼尽全力、争取胜利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场球。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珍惜在赛场上的每一分努力,不留遗憾。"

尽管未能带领上海队夺得男团冠军,但收获男单金牌的樊振东在团队协作中沉淀了宝贵的成长:" 通过这四年的团队磨合,每个人都在变得更好。这次全运会的并肩作战,这段一起拼搏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最珍贵的成长。"

作为国乒新生代代表的黄友政,在这样的团队氛围中完成了蜕变——前辈的引领与团队的支撑,成为他成长的关键助力:" 我们团队特别团结,比赛时我难免会紧张,但有马龙、王楚钦两位大哥在,他们总会给我鼓励和指导,让我能放下包袱专注比赛。这次经历让我更坚信自己有能力扛起责任。"

决赛落幕后,定格了温暖一幕:许昕与马龙相视一笑,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位老将的拥抱、三代中国乒乓球人的薪火相传,成为今夜银河综艺馆最动人的瞬间。

(本报澳门 11 月 20 日专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许昕 马龙 北京 上海 王楚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