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胃肠癌发病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房静远教授是我国消化病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他从事胃肠癌及其癌前疾病诊治和预防工作三十余年,在胃肠癌发生预警、早诊和预防及综合治疗的临床 - 转化医学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他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支持下,开创性地发现了分析肠菌可判断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与预后、率先证明叶酸和小檗碱及他汀等传统药物具有一定的预防胃肠癌的作用并被写入临床指南,系统地阐明了肠微生态等在结直肠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迄今,他的两项成果被美国经典教材《Sleisenger and Fordtran ’ s 胃肠病学》第 11 版(2021 年版)所引用;连续 6 年入选 " 爱思唯尔 " 中国高被引学者,获评 2023 年和 2025 年 " 科睿维安 " 全球高被引学者及 "2024 终身科学影响力全球前 2% 科学家 "。基于以上重要学术贡献,他牵头制订 7 项中华医学会颁布的胃肠癌前疾病诊治指南共识,并以第一完成人获 2008 和 201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被评为中国医科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带领仁济消化学科连续 5 年在复旦专科排行榜居全国首位。
在胃肠癌发生机制、预防和诊治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领域,以独立通讯或最后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 Cell、Cell Metab、 Cell Host Microbe、Nat Microbiol、Nat Rev Clin Oncol、Nat Rev Microbiol、 Lancet Oncol、Lancet GH、Cancer Discov 和 Gastroenterology 等期刊。所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获成功转让。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 " 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
房静远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院长、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和仁济安徽医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仁济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多年。
202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