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4小时前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新增四位院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天(2025 年 11 月 21 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 2025 年院士增选当选名单。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张万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讲席教授房静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张文军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孙宝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万斌,男,1964 年 11 月出生,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上海市手性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院长。

张万斌教授长期从事不对称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解决了多项长期困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在 Science, Nat.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CS Chem. 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 300 余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贝达喹啉、青蒿素、布立西坦、薄荷醇、香芹酮和系列檀香等手性药物和香料工业化合成的关键技术突破,多项成果获得工业化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他深耕教学一线 30 余载,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和上海市有机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课程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他本人也入选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国家 " 万人计划 " 教学名师、中国化学会会士等荣誉。

202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房静远,1961 年 12 月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籍贯安徽枞阳,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6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 NIH 和密歇根大学等进修学习近 4 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院长,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仁济安徽医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房静远是著名消化病学专家,我国胃肠癌及其癌前疾病诊治和预防的临床实践和转化研究的领军人物;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亚太胃肠病学会理事。在胃肠癌发生中的微生态作用、化学预防胃肠癌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我国结直肠癌肠菌研究从临床-基础-转化研究到国际领先。他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支持下,开创性地发现了分析肠菌可判断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与预后、率先证明叶酸和小檗碱及他汀等传统药物具有预防胃肠癌的作用并被写入临床指南,系统地阐明了肠微生态等在结直肠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以独立通讯或最后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 Cell、Cell Metab、 Cell Host Microbe、Nat Microbiol、Nat Rev Clin Oncol、Nat Rev Microbiol、 Lancet Oncol 和 Lancet GH 等著名期刊。所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被成功转让。他牵头制订了 7 项由中华医学会颁布的胃肠癌前疾病诊治指南共识,并以第一完成人获 2008 和 201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也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 " 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中国医科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带领仁济消化学科连续 5 年在复旦专科排行榜居全国首位。

202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文军,男,1963 年 10 月生于山东青岛,中共党员,视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图像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所所长,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EE Fellow。

张文军分别于 1984 年、1987 年和 1989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 至 1993 年在德国飞利浦通信工业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工作,1993 年起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

张文军长期从事图像编码与通信、媒体网络融合、宽带无线传输、视听电子系统芯片设计等领域技术研究。三十年来致力于构建我国电视广播与媒体网络领域自主技术体系,率团队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与工程任务,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主持研制国内首套高清电视广播原型系统,参与制定数字电视广播国家标准和媒体网络国际标准,推动实现数字电视核心接收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能力,发明媒体网络标准必要专利并赢得国际技术话语权,为我国电视广播和媒体网络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中国专利金奖一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等荣誉。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领军,发表 SCI 论文 199 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274 件,美国、日本和韩国专利 54 件。  

202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宝德,男,1963 年 4 月出生于陕西宝鸡,籍贯河南开封,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助理。1984、1990、1993 年于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 年迄今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 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长期从事金属材料与凝固技术研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发展数据驱动建模与外场强化金属材料凝固原理与技术,构建高温合金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缺陷控制理论,创制高温合金反重力精铸装备,提出铝合金微细化新机制,发明铝合金导线材料组织调控技术,创新外场强化铝熔体纯净化原理和技术,解决了铸造缺陷、组织粗大和纯净度低等制约金属材料性能的瓶颈问题。研究成果为航空航天重大装备研制、特高压输电重大工程、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等提供了关键金属材料。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和省部级一等奖 3 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和省部级一等奖 2 项,获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发表 SCI 论文 35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200 余件(含国际专利 20 余件),出版中英文专著各 1 部。

热烈祝贺 4 位新科院士!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化学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