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国 前天
双十一霸榜,全球第二,TCL以“技术为王”交出的硬核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CNMO 科技】刚刚结束的双十一购物节,为 2025 年的电视行业格局写下了明确的注脚—— TCL 以绝对优势登顶京东平板电视竞速榜冠军,实现全周期销量霸榜。这份由全线产品共同赢得的市场答卷,其含金量恰恰在于:驱动消费者决策的,并非价格,而是技术。

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被誉为 2025 年 " 画质天花板 " 的旗舰新品 TCL X11L,成为了 TCL 技术实力的最佳代言。无论是突破性的 10000nits 峰值亮度、20736 个万象分区带来的极致对比,还是约 2cm 的极致纤薄机身、无开机广告的纯净体验……它一次次刷新着家庭影音的新高度,也印证了" 技术引领 " 已成为 TCL 最核心的品牌标签。

今年来,TCL 更是把 " 技术迭代 " 玩出了新花样,以 SQD-Mini LED 为核心,打造出穿透行业壁垒的 " 显示利器 "。从解决十年色域僵局的全局高色域,到单灯白光带来的精准控光,让不少业内人士直呼 "TCL 每次发布新品都像技术爆炸,格局重塑!"

通过打造从旗舰到主流的多尺寸爆品矩阵、深化全球市场本地化运营等系列举措,TCL 不断推动着 " 技术普惠 " 的高品质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个在全球出货量稳居第二、双十一霸榜的电视巨头,如何能确保 " 高端技术 " 的快速落地,并将创新沉淀为可持续、可复用的系统性能力?

答案,正藏于那 " 看不见的内功 " 之中——一套由全产业链自研驱动的系统性能力,正悄然支撑着 TCL 实现规模化的体验交付。

技术重塑消费者的 " 至尊体验 "

TCL 口碑的核心,始终是那份惊艳、富有 " 沉浸感 " 的画质,也就是 " 视觉的震撼 "。如今,这种震撼正借助 " 系统的智能化 " 得以更精准、完美地传递。从你生出 " 不如换台新电视 " 念头的这一刻起,"TCL 的技术 " 就已全面等候检阅。

打开电商平台搜索 TCL,旗舰 X11L 就像是你的专属影音顾问,其搭载的 SQD-Mini LED 技术,能实现100% BT.2020 全局高色域。与传统技术仅在显示单色时表现出色不同,无论画面是纯净的单色还是复杂的多色彩场景,色彩都能稳定还原,彻底解决了串色难题。

同时,凭借绚彩 XDR 10000nits 的峰值亮度,它能 100% 还原所有 HDR 片源的亮暗细节;原生 4K 144Hz 刷新率搭配 TSR AI 光色同控芯片,让动态画面无拖影;而 Audio by Bang & Olufsen 音响系统与伏羲 AI 大模型的智能交互,则实现了从音画到操控的全场景体验升级。

这种 " 懂我 " 的体验,对于追求极致影音的高端用户而言,购买决策效应尤为明显。在 " 技术 + 爆品 " 的带动下,TCL Mini LED TV 在 2025 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激增 153.3%,占全球市场份额 11.4%,市场反馈是对技术价值最直接的肯定。

技术赋能下,一场刀刃向内的产业链革命

然而,将尖端技术快速转化为稳定、可靠的量产体验,离不开底层供应链的强大支撑。在电视行业,一个核心痛点长期存在:首先,在面板供应环节,传统的模式是整机厂商向外部的面板厂采购,不仅成本受制于人,技术迭代的节奏也难以与自身产品规划同步;与此同时,那些关乎画质生命线的控光、色域等核心技术,也严重依赖上游供应商的方案,存在同质化风险。

针对这些痛点,TCL 最大的护城河在于——它是全球唯一自身拥有大尺寸 LCD 面板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整机企业。这种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让 TCL 彻底摆脱了对外部面板资源的依赖,构建起从 " 研发到落地再到市场 " 的完整闭环。

"TCL 华星的面板技术可直接根据终端需求快速迭代,大幅缩短技术落地周期。" 从 HVA PRO/ULTRA 系列到超级蝶翼华曜屏,均实现 " 屏端创新即终端优势 " 的转化,让 TCL 在行业竞争中持续抢占先机。

这背后深层原因,是 TCL 将传统的、依赖外部供应链的被动跟随,转变为了主动的、数据驱动的技术引领。不仅如此,全产业链布局还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了产品差异化、成本可控的闭环管理。

更重要的,是对研发的持续赋能。基于十余年的技术沉淀,TCL 在量子点赛道积累了 2485 件全球专利,这些研发投入转化为 Mini LED 技术的持续迭代,支撑起中高端战略的稳步落地。

技术,正重塑电视业的未来

在我看来,TCL 的技术实践为整个家电行业如何在新周期内穿越红海、实现高质量增长,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第一,技术的价值核心在于解决真问题、创造真价值,而非制造虚幻的噱头。 纵观 TCL 的技术历程,从最早布局 Mini LED,到开创 QLED 量子点,再到如今的 SQD-Mini LED,每一步探索都紧密围绕具体的用户痛点(如色域、串光、机身厚重)展开。这种思路,确保了 TCL 的每一个技术项目都瞄准了一个真实存在的靶心。

第二,技术的终极目标是 " 赋能于体验 ",实现 " 价值跃迁 ",而非简单地 " 参数堆砌 "。 无论是让用户感受到 " 全局高色域 " 的震撼,还是享受无开机广告的清爽,其设计的初衷都是将用户从妥协的画质、冗余的功能中解放出来,享受纯粹、极致的消费体验。

第三,在行业看来,要成功实现这种深度的技术转型,构建像TCL 华星这样的 " 内部搭子 ",至关重要。TCL 华星提供的并不仅仅是先进的面板,更包括经过大规模市场验证的制造能力、成熟的技术产品矩阵,以及最为宝贵的,对显示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与联合共创的研发模式。这种深度绑定、优势互补、共同探索的内循环模式,使得 TCL 能将自身深厚的终端洞察与前沿技术能力进行快速结合,大幅降低了独自摸索的时间成本与技术风险。

一言以蔽之,技术对于电视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展示酷炫的 " 黑科技 ",而在于它能否像血液一样融入产品定义的每个环节,悄无声息地提升画质体验,优化用户感知。

这背后逻辑在于,电视的本质终究是关于 " 视觉 " 的生意,而技术,应当是服务于体验的工具。TCL 的技术破局之路,正是一条用科技延伸画质边界、放大产品价值、同时始终守护用户初心的道路,向行业证明,真正的引领是静水深流,是在一片内卷中把握本质,用技术的力量,让优质体验更上一层楼。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tcl ai mini led 成绩单 出货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