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消息,日前特斯拉和无忧传媒的纠纷总算是告一段落。
前情回顾,2022 年无忧传媒购特斯拉汽车,当时特斯拉为其垫付 7761 元新能源补贴,约定车辆两年内需行驶 2 万公里,否则无忧传媒需退还特斯拉该款项。然而两年后车辆里程未达标,特斯拉遂要求拿回这笔钱。最新消息是目前双方就此次诉讼达成和解,特斯拉追回了该笔款项。
原本不过是个小插曲,但无忧传媒当时称特斯拉未协商就直接起诉,加上某些自媒体转发并展开讨论后热度迅速攀升,顿时引发众多网友对特斯拉此举正确性的 " 质疑 "。
曾有自媒体称:" 这事儿(指特斯拉追款)难道一个电话解决不了吗?"

图源:微博
小雷从他的原话推测,其想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就为了这 7761 元这样的 " 小事情 ",没必要连沟通都没有就直接走起诉途径,打个电话说不定更省事。
但事实是,特斯拉并非如外界所传未与无忧传媒取得联系,而是先后通过三次邮件、三次电话以及多次短信进行了通知!
11 月 20 日 @特斯拉客户支持发文针对此事作出回应。特斯拉方面称:曾三次向无忧传媒在订购协议里预留的电子邮箱发送催款邮件,还多次拨打其登记的电话号码试图联系,然而对方在知晓来意后直接挂断了电话。在多次联络均无成效的情况下,特斯拉无奈启动了诉讼流程。

图源:微博截图
小雷认为 7761 元这个金额其实并不大,不过其背后所体现的契约精神才是关键所在。加上一些自媒体没有了解清楚就发文吐槽,这般做法着实与自媒体应有的素养不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无忧传媒并非特斯拉起诉的唯一对象。自今年 7 月起,特斯拉已陆续对 30 多家中国企业提起诉讼,这些涉诉企业分布广泛,地域范围从广东延伸至浙江,从江苏覆盖到山东,涉及建筑、制造等多个领域的企业。
这些企业均在购买特斯拉车辆两年后,车辆行驶里程未达到国家补贴标准要求而被特斯拉起诉,被要求退还新能源补贴金额在 7000 元 -15000 元之间。
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收到法院传票的那一刻他们都懵了。购车时他们根本没留意几十页的合同条款,直到被特斯拉起诉才得知还有退还补贴这一规定。部分企业曾收到过特斯拉 " 车辆里程不足,建议多行驶 " 的短信或者屏幕通知函,但都忽略了。

依据相关政策规定,企业购置新能源汽车须在两年内行驶里程达到 2 万公里,方可获取全额补贴。是特斯拉先行替购车企业垫付了这笔补贴款项。未达标准特斯拉便无法从政府处领取到相应的补贴。
小雷则认为,特斯拉为了避免蒙受损失,依据其与购车企业签订的合同条款,向相关企业追讨与政府补贴等额的资金合理合法。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特斯拉起诉无忧传媒以及其他企业这一行为,各方看法不一。
部分网友表示:特斯拉严格依法依规行事,追讨补贴本就是其合理合法的正当权利。但也有网友质疑特斯拉作为汽车行业巨头,区区破几千块钱也要对簿公堂,缺乏像其他车企那样的包容与担当。
说到最后,你是怎么看待特斯拉这次大规模诉讼行为?在法律与实际情况之间,应该如何找到平衡?车企是不是要体现一点人情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