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当小米汽车智驾团队规模突破 1800 人时,行业嗅到了一丝 " 颠覆者 " 的气息。这个数字不仅超越许多新势力初创期的研发配置,更直指特斯拉、华为等头部玩家的腹地。在智能驾驶这场 " 军备竞赛 " 中,小米用规模宣言撕开了赛道缺口——技术突围从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生态体系的全面对抗。
相关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智驾团队的四位核心成员为叶航军、陈光、陈龙和王乃岩。曝光的四位核心成员构成一幅战略图谱:前宝马 iX 架构师主攻整车智能化、Waymo 背景算法专家深耕感知系统、华为鸿蒙系统老兵搭建车机互联、本土自动驾驶冠军团队操刀场景落地。四人如同 " 四象限 " 分工,覆盖了从底层架构到用户体验的全链条。
当友商还在讨论 " 算力堆料 " 时,小米的智驾团队已开始复刻手机战场的成功路径:用 MIUI 式的迭代速度优化智驾系统,借智能家居数据训练车辆感知能力,甚至可能将米粉社群转化为自动驾驶数据众包网络。这种跨维度的资源整合,或将催生行业未曾设想的 " 用户共创式智驾 " 新模式。
当四位核心成员在台前展示技术肌肉时,幕后的生态联动早已悄然启动。智能电动车的终局竞赛,或许正从 " 马力竞争 " 转向 " 人力密度 " 的较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