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Insight 昨天
百度的“进与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窦文雪

编辑 / 子夜

2017 年,百度在开发者大会上敲定了 "All in AI" 的战略,成了几家互联网大厂中率先全面投入 AI 的企业之一。

如今快十年过去了,先乘上 AI 浪潮的百度,已然换挡。

今年第三季度,AI 业务快速奔跑,同比增长超 50%,收入贡献占比达到 32%,逐渐扛起大梁。但百度的传统业务有所下滑,该季度在线营销收入同比下滑了 18%。

可以说,百度进入了一个 " 有进有退 " 的阶段。

图源百度集团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对当下的百度而言,这无可厚非——它全面转向 AI 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但离进入收获期还为时尚早,中长远视角里,持续投入与阶段性业绩承压大概率是常态。

更具象一点来看,从 " 广告 " 老曲线到 "AI" 新曲线,百度面临的机会和挑战都不小。

比如百度 AI 业务尽管表现不俗,但其在 AI 领域抢跑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它接下来如何吃到更多蛋糕?

又如,当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不断展现出增长颓势乃至持续下滑,百度该如何破局?

这是摆在百度面前的长期难题。

AI 业务增长,传统业务下滑

百度的业务表现,有进有退。

今年的三季报,百度一改往日将 AI 业务纳入整体营收框架的做法,首次披露了 AI 业务收入情况,百度的 AI 转型进程或将自此次报告之后被展现得更加清晰。

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的 AI 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 50%,约为 100 亿元。

AI 新业务下的业务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包括智能云中服务企业及公共部门的 AI 基础设施及平台服务的智能云基础设施;二是包括百度文库、百度网盘及数字员工等旗舰软件产品的 AI 应用;三是包括智能体及数字人的 AI 原生营销服务。

报告期内,这三项业务的收入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智能云基础设施的收入达到了 42 亿元,同比增长了 33%,尤其是 AI 高性能计算设施收入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一倍,为 128%。

AI 应用的收入表现平平,为 26 亿元,同比仅增长了 6%。但另一项业务 AI 原生营销服务的增长幅度很大,为 262%。百度还在财报中预测,AI 原生营销服务正在成为百度传统业务之外的第二个增长曲线。

AI 业务之外,百度在近几年着重投入的萝卜快跑也是一大亮点。

三季度,萝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到了 310 万次,同比增长了 212%,同比增速也扩大了 64 个百分点。迄今为止,萝卜快跑车队已累计自动行驶 2.4 亿公里,包括 1.4 亿公里全无人驾驶里程。

整体来看,不管是首次披露 AI 业务,还是萝卜快跑的加速扩张,百度的 AI 战略已经得到了不错的落地。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度的传统业务表现承压。

三季度,百度主营业务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了 18%,至 153 亿元。这也直接拖累了集团整体的业绩表现——百度总营收同比下滑了 7.1% 至 312 亿元。

拉长时间线看,百度该项业务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录得同比下滑。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从外部情况来看,百度的搜索入口优势不再明显,不管是 AI 大模型产品还是短视频平台的崛起,都吸引了一部分用户搜索信息时的注意力。

百度 App 也正加速迈入到用户增长瓶颈期,三季度报显示,2025 年 9 月,百度 App 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 7.08 亿,同比仅增长了 1%。

当然,从今年第三季度百度新、旧业务的分化状况来看,其目前正在经历业务上的过渡,AI 业务将成为集团增长的新力量,相比较传统搜索故事而言,AI 故事是百度更着重讲的。

那么,百度 AI 业务的增长,成色到底几何?

营收结构变了,AI 撑起大梁了吗?

按照百度的 AI 业务营收约为 100 亿来计算,这个数据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 32%,即将赶超在线营销业务。

百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营收结构变化,是因为其 AI 业务已经逐渐开始代替传统业务,扛起集团营收的大梁。

这得益于百度过去几年的主动求变。

对搜索的 AI 化改造是其中之一。今年 7 月,百度搜索进行了 10 年来最大的改版,将搜索框升级为 " 智能框 ",不仅支持超过千字的文本输入,还兼容拍照、语音、视频等多种输入形式,还可以直接调用 AI 协作、AI 作图等。

图源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 10 月,百度约 70% 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 AI 生成内容。

QuestMobile 发布《2025 年三季度 AI 应用行业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百度 AI 搜索月活跃用户规模实现季度环比增长 18.63%,达到 3.82 亿,这也是其今年连续三个季度登上国内 AI 搜索行业月活榜首。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百度搜索受到了 AI 大模型平台的冲击,但 QuestMobile 发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从 DeepSeek 流失的用户中,有 56% 的用户使用了百度。

这次财报中被划归为 AI 应用范畴的百度文库、百度网盘,也是关键变量。

在 2025 百度世界大会上,这两个平台联合推出的全端通用智能体 GenFlow,升级到了 3.0 版本,拥有通用化多模态能力,今年三季报显示,其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 2000 万。

在电话会中百度还披露,目前文库网盘总 MAU 已经接近 3 亿,成为百度最大的个人应用。

此外,进行了全面升级的百度搜索也在做 ToB 生意,此前的 Create2025 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布了百度搜索开放平台,截至今年 7 月,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就已经收录了超过 1.8 万优质 MCP(模型连接协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AI 业务虽给百度带来了更强的赚钱能力,但赚钱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季度其各项业务的利润率并不高。

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的销售成本达到了 183 亿元,同比增长了 12%。百度在财报中称,这主要是由于与智能云业务相关的成本及内容成本增加。

而智能云基础设施整体的收入才只有 42 亿元,与高昂的销售成本相比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的销售及管理费用达到了 66 亿元,同比增加了 12%,主要是由于预期信用损失及渠道支出增加所致。

公司的研发费用高达 52 亿元,虽然同比减少了 3%,但占到了总营收的 16.7%,在行业中也处于较高位置。另据百度 CFO 何海建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披露,自 2023 年 3 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百度在 AI 领域的投入已超过 1000 亿元。

此外,在世界多地加速拿单的萝卜快跑,实则也没有获得太高的收入。

萝卜快跑在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到了 310 万次,如果按照客单价在 2.5 元 / 公里 -3.5 元 / 公里、平均单程价格在 15 元至 25 元之间计算,萝卜快跑的季度营收还不到 1 亿元。

萝卜快跑官方微信公众号

因此,即便百度 AI 业务赚到不少钱,但如何提高利润率,是百度未来需要思考的一个核心命题。

AI 标签贴上了,百度一边扩圈一边进化

由于入局时间较早、转型决心和力度较大,李彦宏常常对外发表有关 AI 的看法,其也是入局 AI 的几家大厂中,针对 AI 发声最多的创始人之一。

例如 " 没有应用,AI 模型一文不值。"" 当 AI 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等常常被外界提及的论断都出自李彦宏之口。

百度集团创始人李彦宏,图源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百度为了讲出更多 AI 故事、讲好百度自身的 AI 故事,在投入力度和探索广度上也在持续加码。

其中一个已经初见成效的动作就是推出了实时互动型数字人。

此前,百度推出的罗永浩数字人在 618 期间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视线,其在百度电商的首场直播就吸引了超 1300 万人次观看。GMV 突破 5500 万元,部分 3C、食品等核心品类商品带货单量超罗永浩 5 月真人首秀同期数据,创下数字人直播带货新纪录。

此后,百度的数字人经历更新迭代,近期百度再次发布全新的 " 实时互动型数字人 ",具备实时响应、声情并茂的特质。

今年的双 11 百度的数字人直播存在感更高。据百度对外透露的信息,双十一期间,83% 的开播主播使用过慧播星数字人,开播直播间数同比增长 119%,GMV 同比提升 91%。

在百度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李彦宏的 AI 数字人还完成了近 20 分钟的全英文业绩介绍,全场没有分析师察觉。直至分析师提问环节,才切换回真人。

其二,在微短剧市场规模大幅增长的当下,百度也在探索 AI 与短剧的结合,在 10 月推出了百度 AI 短剧创作平台。

根据百度 AI 剧微信公众号透露的信息,百度 AI 短剧创作平台支持全流程自动化创作,创作者上传原创小说或剧本后,AI 可自动拆剧集、提角色、做分镜、生视频并合成 AI 短剧。

平台也开放了人机结合的功能,支持用户手动改角色、调分镜、选音色等操作,后续还将上线剧本库功能。

客观来看,数字人也好,AI 短剧创作平台也罢,百度在做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即用 AI 重塑更多传统业务,或拓宽 AI 的业务边界,寻求更多的增长曲线,这条路径百度也要持续走宽、走深。

不过这些一定程度上只是 " 表 " ——足够重要,也更依赖底层技术的支撑。

百度投入 AI 多年,在技术积累上无可指摘,这也是其 AI 故事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久前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的文心一言迭代至 5.0 版本。该模型参数量达到了 2.4 万亿,采用原生全模态统一建模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同时,百度也公布了自研 AI 芯片昆仑芯的最新进展。其中,昆仑芯 M100 主要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进行优化,将在 2026 年年初上市;昆仑芯 M300 主要针对超大规模的多模态大模型训练和推理进行深入优化,将在 2027 年年初上市。

但百度的挑战在于,在这场日益白热化的全球 AI 竞赛中,先发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举个例子。不久前的 11 月 8 日,百度的新模型 ERNIE-5.0-Preview-1022 曾冲到了大模型竞技场榜单 LMArena,文本能力排行榜中,中国第一、全球并列第二的位置。

但在 2025 年 11 月 21 日的 LMArena 排行榜中,百度的文心一言 5.0 就排到了第 24 的位置。同时,其也不再是国内第一,阿里旗下的 qwen3-max-preview、DeepSeek 旗下的 deepseek-v3.2-exp-thinking 等大模型均排在其前面。

图源 LMArena 官网

再聚焦到海外市场,谷歌在不久前正式发布 AI 模型 Gemini 3,在全球 AI 模型 LMArena 排行榜上以 1501 分的历史最高分登顶,在衡量通用推理能力的 Humanity's Last Exam 基准测试中获得了 37.5% 的最高分,超越了此前由 GPT-5 Pro 保持的 31.64% 纪录。

客观来看,底层基础模型的能力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科技巨头们角逐持续升温乃至白热化的背景下,百度确实不需要总站上 " 榜一 ",但它起码要具备持续角逐 " 榜一 " 的硬实力。

这意味着,中长期视角里,百度需要更快,也需要持续进化。

最后,对今天的百度而言,营收结构的重塑只是全面 AI 转型的前奏,而接下来,百度要考虑如何将 AI 业务的营收增长,转化为稳固的利润。这条路道阻且长,但百度已没有回头路可走。

(本文头图来源于百度官方微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百度 ai 浪潮 破局 互联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