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债务危机已久的恒大汽车迎来关键性转折。近日,盖世汽车从企查查 APP 获悉,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广州国资旗下广州聚力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
图片来源:企查查
工商信息显示,此次被接手的两家公司均为恒大汽车体系内的重要主体。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注册资本 25 亿元;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注册资本 50 亿元。两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合计达 75 亿元,是恒大汽车在广东地区的重要布局。变更完成后,广州聚力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全资控股股东。
财务数据显示,恒大汽车 2024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 75% 至 3837 万元,净亏损扩大至 202.57 亿元,负债总额达 743.5 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 3900 万元。由于资金链彻底断裂,公司自今年 4 月 1 日起停牌,并明确表示无力支付核数师现场审计费用,2024 年年报无法刊发,复牌时间 " 无法合理确定 "。这意味着公司连最基本的合规信息披露能力均已丧失。
去年以来,恒大汽车多次寻求外部救援均告失败。2024 年初,阿联酋纽顿集团 5 亿美元战投资金因交割条件未满足而失效;2025 年 2 月,公司公告承认 " 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够帮助缓解流动资金问题并推进适当重组的战略投资者或买家 "。9 月 30 日公告显示,与潜在战略投资者的讨论 " 尚未实现 ",公司仅能通过折价出售瑞典 NEVS 子公司股权等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但所得 6567 万港元杯水车薪。
此番广州国资出手,被视为地方政府在化解重大风险中的积极作为。通过旗下广州聚力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接盘,既避免了核心资产流失和产业链断裂,也为后续盘活存量资产、安置员工队伍创造了条件。广州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国资平台接手后有望在资金、政策、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项目重启。
不过,国资接盘仅是第一步。恒大汽车要解决技术、品牌、市场等多重困境,仍需大量资金投入和专业化运营。目前,恒大汽车股票继续停牌,公司仍在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以推进适当重组。广州国资此次承接的 75 亿元注册资本资产,最终能否实现 " 起死回生 ",取决于后续重组方案的有效性与执行力。
广州国资接手两家恒大汽车公司,为这家困顿已久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了新的可能。但面对超千亿的累计亏损和庞大的债务包袱,重组之路注定充满挑战。市场将持续关注,这笔交易能否成为恒大汽车困境反转的真正起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