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新势力 前天
专访奔驰佟欧福/庄睦德:奔驰如何在智能电动时代做到颠覆创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蟹老板本人

广州车展前一日,奔驰在广州广交会旧馆所在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科技创新日活动。当天活动上,AMG GT XX   概念车完成了中国首秀。

其所展现出技术能力,无论是首次上车的轴向磁通电机、能长时间高功率爆发的高性能电池——单根电缆就可实现的兆瓦充电、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WLTP   工况),以及仅用时   7   天   13   小时   24   分钟   07   秒,就跑了地球一圈——总里程   40075   公里(约等于赤道周长)的壮举——均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而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就当下奔驰发展的关键问题,采访了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   ( Oliver Th ö ne )  、以及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 ( Drummond Jacoy )  。

本周福利:公众号后台回复【运气】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颠覆

这一场活动,于我们而言,可以大胆判定为对高性能电车的一场颠覆。

在群访时,就这一话题,给自己取了中国绰号「佟哥」的佟欧福也正面回应了。

他很「不客气」地表示,梅赛德斯 - 奔驰 AMG GT XX   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将颠覆人们对高性能电动车的认知,并表示其所打破的 25 项世界纪录就是证明。因此,他非常有信心,未来的量产车型会继续给客户带来惊喜。

至于原因,首先是这台车真正把真正源于   F1   的高性能电驱技术带到了公路车领域。他们与在英国的梅赛德斯 -AMG   高性能动力团队(HPP)紧密合作,从电芯管理、冷却策略,到整套性能系统的开发,都完全基于真实的   F1   工程经验完成。这些技术在概念车上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未来也会直接落地到量产车型。

其次,它采用了目前量产电动车上从未出现过的轴向磁通电机。奔驰已经在纳多赛道上展示过它的性能,它的响应速度、能量密度和持续输出能力都非常惊人。同时,在空气动力学、电驱系统以及多个关键子系统方面,奔驰也都都做了全新的创新设计,实现了全面的性能突破。

如果要补充其他,佟哥的说法则是座舱完全以驾驶者为中心,延续了梅赛德斯 -AMG   一贯坚持的驾驶哲学。

「我们不断追求创新,而这款车,以及其背后的全新技术架构,将会是这种创新精神最有力的体现。」

超稳定

除了颠覆性的技术,超级稳定则是作为技术热爱者更为看重的。

这种超级稳定,突出体现在梅赛德斯 -AMG GT XX   概念车在不到八天时间内完成了超过   4   万公里的连续行驶世界纪录——通过   17   名赛车手的接力、通过单条电缆就可实现的超过   1000   千瓦的超级快充、通过电池本身原材料的革新—— 300   瓦时每公斤的电池包能量密度、通过空气动力学的应用、乃至于轴向磁通电机的首次上车。

七天多时间,平均时速   300   公里每小时,这恐怖数字的背后,是奔驰用技术实现的「超级稳定」。

为什么要追求这个?

佟欧福说,性能车爱好者会知道,在燃油车时代,一辆真正的性能车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不仅能跑得快,更能在长时间、高负载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输出。

所以,「一辆高性能电动车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很明确——必须具备可持续的高性能输出。」庄睦德补充道。

所以,进入电动车时代后,如果希望打造一款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以往性能标准的车型,那就必须重新思考整套系统。

佟欧福透露,他们从零开始为梅赛德斯 -AMG GT XX   概念车开发了电驱系统、电池、轴向磁通电机和充电系统。

「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某一次的冲刺,而是能不能在长时间、连续的高强度驾驶中依然保持高性能表现。」

关键点

在解答关键技术难点时,庄睦德说,要让电动车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新审视整个技术体系。

首先是轻量化,这就需要足够高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比如轴向磁通电机带来的高性能表现。

其次是布局,例如后轴双电机,它能够实现精准的扭矩矢量控制,进一步提升车辆在高性能场景下的操控与稳定性。

而真正的挑战来自热管理。电动车在持续高性能输出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车辆抵达充电站时,电池往往处于高温状态,这时是无法进行高功率快充的。所以一辆高性能电动车必须同时解决两个问题:激烈驾驶时如何稳定控温,以及在高热负载下如何依然保持快速补能能力。

而围绕这两个问题,奔驰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电动车像传统高性能车一样,实现可重复、可持续的赛道表现?

庄睦德说,最终答案,就是现在采用的这套电池系统。电芯直冷技术是支撑这一目标的核心,它能在极限工况下保持电池温度稳定,让车辆既能持续输出赛车级别的动力,又能在充电环节迅速恢复状态。

680  

聊完了产品、技术上的颠覆后,突然觉得这次群访被总结成了一次技术采访。但其实,在群访时,还聊到很多关于中国市场的问题。

目前,中国市场,奔驰累计已经有   680   万用户。佟欧福说,奔驰的战略中心始终都是用户,「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客户都是核心」。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且需求也在日益多元化。从战略角度而言,中国是梅赛德斯 - 奔驰最重要的市场。

「因此,我们需要立足长远,所以我们始终把中国客户和他们的需求放在长期战略的核心。」

他介绍说,过去   10   年,奔驰携手合作伙伴在中国投资了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去年,他们又宣布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   140   亿元人民币。

「我们深知,中国客户需求的提升会带动梅赛德斯 - 奔驰的进化。」佟欧福表示,他们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打造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和体验。

而这一点从他们的产品布局中就能看出:全新奔驰纯电   CLA   开启了奔驰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发布计划;明年,全新纯电   GLC SUV   的国产车型将在轴距上进一步加长,并搭载为中国客户打造的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体验。

佟欧福说,奔驰在中国正不断优化客户触点,包括经销商门店的,也包括数字化体验方面,甚至包括邀请王楚钦成为新锐品牌大使,同时不断扩展在华「朋友圈」,为中国客户带来更多符合他们期待的数字化体验。

例如,奔驰与字节跳动、Momenta   等中国顶尖科技企业合作,以中国速度加速研发创新。

而当他们整合了这些因素——提升每一个客户触点、与经销商紧密协作、与合作伙伴通力合作——「我们就能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就是我们成功的秘诀。我也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段旅程。」

奔驰标准

而无论如何变,标准都是奔驰最为看重的东西。

聊起   2027   年前将在中国发布的   7   款专属产品时,佟欧福就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佟欧福说,随着全新奔驰纯电   CLA   的上市,他们已经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和技术发布计划,明年将在中国带来全新纯电   GLC SUV   的长轴距版本和全新长轴距   GLE SUV。

「每一款车型在设计、安全、舒适和品质方面都将拥有一以贯之的 " 奔驰标准 "。这一点毋庸置疑。」佟欧福再一次强调。

而在智能化方面,尤其是将智能化的本土合作伙伴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上,符合「奔驰标准」同样是决定性因素。

庄睦德就说,梅赛德斯 - 奔驰制定规划,然后与像   Momenta   和字节跳动这样的企业合作,而最终的解决方案是遵循「奔驰标准」的。

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1+1=2」的堆砌,而是紧密的协作和沟通,这样才能创造出「1+1>2」的合力。不管是和哪一个企业合作都必须符合「奔驰标准」。这是奔驰产品开发的核心和   DNA。

佟欧福还透露,明年奔驰大部分的车型都将升级智能化体验。「智能只是电车专属」这一认知已经过时了。梅赛德斯 - 奔驰主打「油电同智」。所以,智能化将是明年奔驰众多新车型的一大亮点。

(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 广州 广州车展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