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203.8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101.8%,并将净亏损缩小至 3.8 亿元,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20.1%,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亮点。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这一表现不仅展示出企业规模持续扩张的能力,也体现出盈利模型逐步走向成熟的趋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行业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已进入深度竞争阶段,而能够在此时保持高增速的企业往往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和产品策略能力。小鹏本季交付量突破 11 万辆,同比增幅显著,也为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财报结构看,小鹏收入快速增长背后,是产品结构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持续推进带来的综合效果。毛利率首次突破 20% 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显示公司在供应链优化与制造环节成本下降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则表明其新车型的市场接受度不断增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内卷的背景下,能够稳定提升毛利率的企业已经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这种能力将在未来的价格战与品牌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盈利能力方面,小鹏净亏损进一步收窄至 3.8 亿元,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的快速收窄意味着公司距离盈亏平衡更为接近,其经营效率也在显著改善。研发投入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包括智能驾驶、软件平台、整车架构等方向,这虽在短期内带来费用压力,但从长期看是提升竞争壁垒和形成差异化技术的重要基础。和众汇富认为,小鹏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将有助于在未来行业洗牌中获得更稳定的技术领先位置,并通过软件价值进一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展望第四季度,小鹏给出的指引显示,公司预计营收将达到 215 亿至 230 亿元之间,汽车交付量预计在 12.5 万至 13.2 万辆。相比三季度,这一目标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也进一步体现出企业对后续需求的信心。在宏观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仍然激烈的背景下,能够给出明确且成长性明确的指引,对投资者而言是一种积极信号。同时,随着新车型的释放节奏加快,产品矩阵的扩充将持续支撑销量增长,为公司提供更多盈利改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面临新一轮价格战。无论是头部企业的主动降价,还是新势力的促销竞争,都对整体行业的毛利率构成压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小鹏能够实现毛利率提升,说明其在供应链整合与成本控制方面具备较为稳固的能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成本端的优势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否穿越周期的核心要素之一,而软件与技术服务收入提升则是改善整体毛利率的重要方向,小鹏在这两方面均已有布局并开始体现增量价值。
此外,在市场对智能驾驶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小鹏在相关领域的深耕也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无论是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还是在感知系统的持续升级方面,小鹏已在行业中形成独特标签。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具备研发优势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定价权,并通过软件付费与订阅模式获得新的增长来源。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智能驾驶商业模式的逐步成熟,将成为推动新能源车企业从 " 硬件制造 " 向 " 软件驱动 " 转型的重要节点,而小鹏正站在这一转折的前沿。
从行业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已从 " 高速增长 " 阶段进入到 " 优胜劣汰 " 阶段,销量增长更多依赖于产品竞争力、品牌认知与用户体验。小鹏在规模扩张、成本优化和技术突破方面同步推进,使其具备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和众汇富认为,当前小鹏已经展现出从 " 扩张阶段 " 迈向 " 运营效率提升阶段 " 的迹象,而这种转变往往也是企业走向成熟和盈利的关键阶段。
综合来看,小鹏汽车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核心亮点在于营收翻倍增长、毛利率突破 20% 以及亏损幅度显著收窄。虽然行业竞争依旧激烈,价格压力仍然存在,但小鹏在产品、技术与成本结构方面的改善,为其未来的增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第四季度交付量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及智能驾驶商业化加速推进,公司在未来实现稳定盈利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通过持续强化技术优势与经营效率,小鹏有望在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向健康且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迈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