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一|
NO.1 工信部:加快 5G 工厂建设,加强 6G 与工业融合的前瞻研究
11 月 22 日,2025 中国 5G+ 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指出,推动工业互联网 " 向智 " 跃升。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优化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拓展 " 平台 + 智能体 " 服务。统筹新型基础设施 " 向优 " 布局。推动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一体部署、协同建设,开展工业 5G 独立专网试点,构建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行业融合应用 " 向新 " 拓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和重点产业链 " 链网协同 " 行动,打造 "5G+ 工业互联网 " 升级版,加快 5G 工厂建设,加强 6G 与工业融合的前瞻研究。
NO.2 长鑫存储发布 DDR5 内存新品,最高速率达 8000Mbps
11 月 23 日,长鑫存储正式发布其最新 DDR5 产品系列:最高速率达 8000Mbps,最高颗粒容量 24Gb,并同步推出覆盖服务器、工作站及个人电脑全领域的七大模组产品。长鑫存储现场展示了最新 DDR5 系列产品,以及最高速率 10667 Mbps、最高颗粒容量 16Gb 的最新 LPDDR5X 移动端内存。据称,这两大产品系列速率、容量双维度均位居业界第一梯队,标志着国产存储具备与国际一线大厂同台竞技的技术实力。
NO.3 今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 1.5 万亿元
11 月 23 日,据 2025 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消息,今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5 万亿元,2030 年有望突破 2 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背后,是低空装备产业的全面突破。数据显示,我国已有 969 家企业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完成了登记注册,备案产品 3191 种,超过 478 万架,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NO.4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完整清洁能源产业链
11 月 22 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了《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报告指出,我国去年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 818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超过美国、英国和欧盟投资之和,位居全球首位。我国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到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向全球提供了 70% 的风电设备、80% 的光伏组件,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 60% 和 80%。
NO.5 中信证券:商业航天司正式成立,卫星产业迎职能整合
11 月 23 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 2026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中,招聘 " 商业航天司航天监管岗 ",意味着商业航天司这一关键职能机构已正式成立。在发射端,中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助力星座大规模组网。目前 GW、千帆星座均超百星在轨,应用端落地在即。中信证券认为,商业航天司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多部门相关职能,卫星产业发展有望在更高层面实现统筹协调,商业航天发射审批、卫星运营牌照发放等关键环节的推进效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NO.6 我国科研团队在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
11 月 22 日,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强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科研人员,在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该研究聚焦于大脑神经网络的 " 基本零件 " ——突触,首次揭示了其处理时空信息的核心机制。相关成果于 11 月 22 日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NO.7 报告称未来五年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11 月 22 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组织编写的《低空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 ( 2025 ) 》22 日在湖南长沙发布。报告称,未来五年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应加快建设低空基础设施体系。报告建议,根据本地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规划建设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算力、安防等设施,并与政府相关信息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服务当地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同时集成利用卫星导航、物联网、AI 算法、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等技术,确保各系统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NO.8 两部门就规范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公开征求意见
11 月 22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起草了《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大型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境内。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符合国家数据出境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大型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个人信息出境安全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及时防范、处置个人信息违法违规出境安全风险和威胁。
NO.9 工信部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11 月 22 日,在 2025 中国 "5G+" 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此次商用试验期为两年,目标是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NO.10 全球最大 " 华龙一号 " 核电基地 2 号机组并网发电
11 月 22 日,全球最大 " 华龙一号 " 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 2 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电,标志着 " 华龙一号 " 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漳州核电 2 号机组于 2020 年 9 月 4 日开工建设,于 2025 年 10 月 11 日装载核燃料。今天,2 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后,经现场确认,机组状态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标准。后续,机组将按计划开展系列试验,进一步验证机组性能,确保满足商业运行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